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029集


   日期:2018/1/9 6: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二面,倒数第五行,从小注第九段看起:

  【说经之人,代佛宣扬,便同真佛在此。说此大法,绍隆佛种,便是住持三宝。故曰:如佛塔庙,皆应供养。】

  诸佛如来、菩萨、声闻,无不是弘法度生,这是菩萨唯一的一桩大事。弘法利生范围是无限的深广,我们在大乘经里面,特别是《华严》,为我们具体的呈现出来。而在各种不同方式当中,以言词演说可以说是最为方便。但是诸位要知道,除了言词演说之外,其他的方法也非常之多,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能够明白。因此无论是出家弟子,或者是在家弟子,发心为大众讲经说法,都是属於代佛宣扬。有一些同修们常常误会,认为讲经说法是出家法师的事情,不是在家居士的事情,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在家居士一样的讲经说法。既上了讲台,就是代佛宣扬,就应当接受大众的礼敬,这是正知正见。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维摩居士也常常讲经说法。佛的出家弟子,像舍利弗、目犍连这些人,也经常听维摩长者说法,这是世尊许可的、同意的。出家人听在家人讲经说法,也要按一般规矩,像尊敬佛陀一样,顶礼三拜、右遶三匝,我们在经上看到的,毫无轻慢之心。没有说我出家了,你是居士,没有这个心,没有这样的分别执著。而示现的平等,在家跟出家讲法完全平等,这也正是世尊在本经上为我们所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如来弟子做出榜样给我们看。

  古代,诸位都晓得唐朝的玄奘大师,这是我们中国出家人到印度去留学,最有成就的一位大德。他在印度当时,两位老师,他亲近两位老师,戒贤论师是出家人,胜军居士是在家人,两个老师,一僧一俗。玄奘都是执弟子礼,从来没有分别我是出家人,你是在家人。出家人不拜在家人,这就分别执著了,是法就有了高下,这就不平等。这桩事情,尤其到晚近,这个分别执著误会很大。在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居士在南京办了一个佛学院,时间虽然不长,可是影响力很大,他的佛学院叫支那内学院。他写了一个小册子,《支那内学院院训》,里面就把这些事情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说明佛法是师道。师道那一定要遵守尊师重道,尊师是为了重道,因为重道才尊师。师有在家、有出家,师第一大。

  我们虽然是出家,这个在家居士是我们的老师,直接传我们道的,他是我们的和尚,这一点诸位也要明了。和尚这个称呼,是直接传法给我的人,直接教导我的人,这个人就是我的和尚。和尚不一定在家出家,这个诸位要晓得。佛门里面,法师这个称呼也不一定在家出家,只要是弘法利生的,都称为法师。但是现在世俗习惯都称出家人为法师,很少称在家人。和尚,也是在家出家都可以称的。法师、和尚,在家出家都可以称的。你是个在家居士,你教了几个学生,那几个学生就称你作和尚,你是他们的和尚。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还教几个出家人,那几个出家的弟子也称你为和尚。然而现在习惯上没有了,在家的我们都称老师,不称和尚,其实他的身分确确实实是和尚。只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在家人不能称,这个决定是出家身分。所以说和尚、说法师,未必是出家的身分。这个叫师道,是受到人天恭敬的,这个地方说的是忉利天人。

  说经的人,得到诸佛的护念,龙天善神的拥护,诸天鬼神的恭敬,便同真佛在此,他是代佛说法的,他是佛的代表人。说此大法,绍隆佛种。佛法浩如烟海,在这许许多多佛法当中,《金刚般若 》是大乘佛法的总纲,所以称它作大法。这是比其他一切经典格外的殊胜,格外的受到尊重,它的效果是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由此可知,这部经法的重要性。因此这个人、这个处所,便是住持三宝,跟出家人住的道场没有两样。诸位要记住,前面所说的,是讲说经的人跟说经的处所。说多少?一句、二句、三句、四句,这是四句偈。时间纵然再短,都受到天龙鬼神的恭敬供养,如佛塔庙;如,当然不是。像前面跟诸位报告的,我们在马路上碰到一个人,跟他讲几句佛法,那个地方就如佛塔庙,天龙鬼神他就恭敬供养,我们凡夫不知道。凡夫没有恭敬心,因此得法益少。印光大师常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天龙鬼神他们的感触比我们灵敏,他们烦恼比我们轻,智慧比我们长,所以他知道礼敬,他知道供养。

  「虽说说经处」,这一段经文,文字上是讲的说经的处所,可是它意在言外。「意实在人」,这是我们要能够体会得到的,是世尊说法的善巧,意思是在说法这个人。为什么不说人,说处所?处所都这么恭敬,何况其人?用处所来显示诸天鬼神对於说法人的恭敬,不用这个方法显不出来,这是说法的善巧。「然而尊重说经人若此」,尊重说经的人到这种程度。由此可知,说经人之尊贵,世间任何事都不能够跟他相比。底下反过来说:

  【倘说经人,非法说法,法说非法,妄谈般若 ,误法误人。其罪业之大,亦不可言喻。】

  这是江味农居士在讲义里面,给我们提出的警告。这是真的,古德所谓「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这个经不能说错,说错了要负责任的,要背因果的,这是我们每一位同修都要注意到的。你虽然没有发心出来讲经说法,平常谈话当中,亲戚朋友谈到佛法,要注意这个问题,你要是说错了,也要背因果。不是说我没有上台讲过经,不一定要上台,任何地方只要谈到佛法,可不能把佛法讲错了,这个很重要。要用什么样的态度?要用真诚的态度、恭敬的态度,知道多少说多少,不知道的可以不必说。儒家也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家问我们佛法,我们知道的就答覆他,我们不知道的,或者知道不太清楚的,我们要老老实实说,你问的这个,我自己也不清楚。决不可充面子、要好看,强不知以为知,那个可以痛快一时,后果不堪设想,那个果报太可怕了,这个必须要晓得。在一切法里面有两句是纯真无妄,决定不错,能够常常挂在口边,那是无量功德。哪两句?一句是「阿弥陀佛」,这个决定不错,十方诸佛都这样称的,你决定不会说错的。碰到人,阿弥陀佛,那是无量功德。第二句是「看破、放下」,这个决定不会错,不会说错,不会误人。这两句常常挂在嘴上,无量功德,功德不可思议。常常能挂在口上,就说明心上真有,虽然现在做不到,但是心里头有,常挂在嘴上,不知不觉慢慢他就做到了,甚至做到自己还不晓得,这个功德叫希有的功德。看破放下,身心自在,一心念佛,是决定往生,生到西方世界就不退成佛,所以功德利益无量无边。法不能说错。

  譬如我们发心出来讲经,发心出来讲经是第一功德,可是要如法。不要认为这个事情好,功德太大了,我也发心去讲,结果把经讲错了,不但没有功德反而堕落,一定要如法。诸位同修看到倓虚老法师的《念佛论》,这个小册子我们印了很多,都在外面结缘,《念佛论》最后,老法师给我们举了几个念佛往生的例子,其中出家的是哈尔滨极乐寺的修无师;举了一位男居士,郑锡宾居士,青岛湛山寺的信徒。郑居士,没有多久学会讲《弥陀经》,就学会讲这一种,他很热心,到处讲《弥陀经》劝人念佛。在那个时代,我们能够想像而知,都在乡村偏僻的地方,到处去讲经劝人念佛。听众在我们想像当中,也不过是十个八个,这个村庄讲完了,再到那个村庄,他挺热心。一年到头到处去讲,没讲几年,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的,他从皈依到往生就六年,这时间不长。预知时至,坐著往生的,没有生病。他《弥陀经》讲完了,听众里头有几个老朋友,他就要求老朋友,他说:我要走了,你们替我租个房子。这些朋友听了就很奇怪:你要走了,何必租房子?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到极乐世界去,怕死在人家里不方便。这些朋友们听说:你有这个把握,那不在乎,到我家去。那个人说,到我家去,个个欢迎。人家有这个本事,从皈依到往生六年,讲经是消业障、消罪业,那个力量是第一。所以大家发心讲经,好事情。

  我过去在台中,在李老师的会下,李老师看到我们这些学生,有一些命很苦、很薄、短命的,那个短命人相貌一看就看出来了,李老师经验丰富,年岁很大了,看的人事很多,看到这些人,他就劝他:孩子!你要发心出来讲讲经。讲经是消业障,真的是延年益寿、消灾灭罪,这是最有效果的。他老人家这么一劝,就不少人跟他学讲经,学个一部、两部,也是到处去讲。在台湾从南到北,也是到乡下去讲,听众多的有三、四十个,少的也是七个、八个的样子,但是统统都热心的去劝人念佛。我们要这样子学法,老老实实的学,老老实实的讲,守住一个原则,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不要想我要讲得怎么好,不想这个。凡是求好心切都出毛病了,不求好,只求没有过失,只求没讲错,讲的是不好,不要紧,没讲错那就是好,我们用这种态度来学、来讲,就不会有过错了。否则的话,特别是般若 ,般若 不好讲,如果讲得不好,人家听到之后,怕他堕到空的那一边,因为什么都没有了,变成恶取空,那个麻烦更大,所以般若 是很难讲的一部经。末后江老居士教诫我们,应兢兢自审,不可少忽者也。应当战战兢兢,小心谨慎,不可以疏忽,一定要认真、要努力,讲的时候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这是初学的时候,要认真的修持。前面所说的少分,四句偈,为人说四句偈就有这么大的功德。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受持读诵,为人说四句偈,那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如果能够受持全经、读诵全经,所得的功德利益必定超过前面太多太多了,多到我们无法想像,不要说说了,说不出,想像都想像不到。这小注里面我们要看看:

  【言受持复言读诵者】

  受持一定包括读诵,读诵未必有受持,这是一定的。受持是做到,佛在经上教导我们的,我们统统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做到,那叫受持。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我们确确实实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就无所住,真放下了,恢复到心地清净光明,这是受持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里面、处事待人接物里面,都能够遵守六度,决定不违背六度,这是生心,而生其心,我真的这样做了。做的人一定是有读诵,读诵而做不到的,那就没有受持。受持又能读诵:

  【明其必能领纳修持,方为真能读诵。】

  这个读诵,跟能读不能行的人完全不一样,这个人能行又天天在读诵,他一定是能够领会经中无尽义趣的教训。这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本经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他能够体会。纳是接受,接受是依教奉行,领是明了,领会是明了,依教奉行。这样的读,是真读,读了就做到。

  【以经义无尽,时时读诵,时时有悟处。】

  学佛必须要知道,一部经就不可思议,不仅说《金刚经》,任何一部经都不可思议,都是无量义。为什么?都是世尊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自性无量无边,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里头也是无量无边义。因此我们从初发心,从初学一直到将来证到等觉菩萨,《金刚经》意思还有没有尽?还没尽。这是跟我们世间学校的教科书不一样,世间学校教科书,一年级的二年级就不适用,二年级的三年级也不适用了。佛门的教科书很奇怪,从幼稚园、一年级念到博士班,还是这一本书,这很奇怪。像《金刚经》就如此,我们从初发心来学它,一直到将来成佛,还是这一本,无量义。读的也年年升级,年年升级是那个意境不相同,意境是愈来愈深、愈来愈广,深广无有止境。所以认真去做,又能常常不断去读诵。

  【薰习不断】

  薰习是两桩事情,薰就是读诵,习就是认真去做、实习,把佛这个道理、方法、教训,在生活里头统统都做到,认真去学习,不能间断,这样:

  【增长定慧,受持之力,日益进步。】

  我们常讲功夫得力,他真有进步。功夫得力,表现在哪里?表现在妄想少、烦恼少、心清净、心自在、智慧开了,这都很明显的你能够感觉出来的。在工作上,事事都很顺利,纵然遇到很复杂的事情,你处理起来是很轻松,就把事情办好了。你会感觉得,从前遇到这个事情不知道怎么办好,现在遇到这些事情,很简单的就处理掉了。所以带来的生活,真的是幸福、美满、快乐,这是功夫得力的样子,得力的现象。从表面看,也能看得出功夫得力,从哪里看?看你愈来愈年轻,看你的身体体力愈来愈好,这都是用功功夫得力的现象。如其不然,你虽然学佛,功夫不得力。所以佛法的修学有真实的效果,绝对不欺骗人,短命薄福的都能够转得过来,何况在生活上这一点点烦恼、不如意,哪有转不过来的道理。

  【若非尽受尽持,岂能头头是道,为众随缘而说也。】

  这是进一步,你为人说经,说得很流利,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持个一偈二偈,不能说没有效果,很困难。持诵一偈半偈,也能够头头是道,随缘而说,那是功力深了,行,是可以做得到。但是我们初学没这个功夫,我们给人家说个一句二句,都讲得很浅,不够深度,没有功力。没有功力怎么办?有补救,多读、多持、尽持。那就是告诉你,全部的金刚般若 ,你都要受持。对於初学的人来讲,你理解得愈多,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能够用得上的也多,许许多多的教训句子,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上,你才能得真实的受用。自己得真正的受用,给别人介绍,那就方便了。这不是人云亦云,不是道听涂说,是我亲自做到的,我亲身体验的,那就当然不一样,说出来也能够感动人心。

  【如来之意,实欲人人既能受持,又能为人演说。】

  这句话大家要记住,读诵受持、为人演说,世尊这样的句子,不仅仅在《金刚经》上,可以讲一切大乘经上我们都曾经见过,不是一部经。从这句话里面,我们能够体会到佛的心意,佛的心是实实在在要教我们,不但要依教奉行,一定要为人演说。为人演说这四个字要看清楚,演是表演给人看,用现在的话说,我们在这个社会当中,要给众生做一个好榜样,那是演。演跟说是两桩事情,演是身教,说是言教,演是自己真正做到。在前面我们都讲得很清楚,用大家都知道的这两句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大家都知道的,不学佛的人也知道《金刚经》上有这两句,这是因为过去六祖能大师,在这两句开悟的,所以这两句经文就出了名。我们怎样做到?身心清净就是应无所住,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是应无所住,要做到。心里头真的到无所住,我刚才讲的,你就年轻、就长寿、就不老,都表现出来了,这个样子就可以给别人看。体力充沛,什么原因?人的老、病、死,都是心太脏,心有病,那个身怎么会好?佛给我们讲,贪瞋痴叫三毒。心里有贪瞋痴,那个心好毒,心已经有毒了,身怎么会好?所以外面环境稍稍一点污染、刺激,就得病了。如果心清净,不会得病的,不会长病。病是从污染来的,心地污染,所以心清净要紧。又能行於布施,行於布施,要是用现代的话说,为社会、为国家、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个服务是尽义务,不求报酬,不求代价,尽心尽力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群来服务,这就是而行布施。我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一般人觉得,这个人不是傻瓜吗?他才不傻,他才聪明。不求报酬,福德不可思量,《金刚经》讲得很清楚,福德不可思量。他修的是无量无边的大福德,心清净是修慧,行於布施是修福,福慧双修,这是无量无边,他哪里傻!他有大福报,这个大福报一切众生羡慕,这叫演,你要是真正做到,这是演。你做到了,人家看到他生羡慕心,他就想向你请教,你的日子怎么会过得这么幸福,怎么会过得这么快乐?他来请教,你就给他说法,这是演说。

  我们要认真去修学,现在在这个时代,无论中国外国,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辛苦,即使是豪门贵族,表面上看,他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做了总统,亿万财富了,他的生活很苦,很可怜!你们都不知道,哪有我们这么自在!出门还要请保镳,怕人杀他,提心吊胆,这多苦。吃东西怕人下毒药,那个生活真是紧张,晚上睡觉都睡不好,日夜提心吊胆。所以穷人有穷人的苦处,富人有富人的苦处,总而言之,统统苦,这是事实。我们学佛的人自在,非常快乐,这些人看到的确是羡慕。我在美国许多地方,住在那个地方住了几天,那些邻居外国人就打听,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快乐?一天到晚都笑嘻嘻的,从来没有看到我们愁眉苦脸,绝对看不到,看到我们都很快乐,就去打听,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我就告诉他:我们这些人是学佛的,学佛就快乐!你要想快乐,那你就跟我们一起学佛。所以有演才有说,不但自利,自利一定利他,这是世尊对於我们四众弟子的愿心,他的愿望。我们能这样做,满佛的愿望,这就是孝顺佛陀、孝顺师尊、孝顺父母,这几句话很重要。

  【而成就必须自度度他,二利圆满方可。】

  过去我们总以为,这个成就一定是大乘菩萨,要自利利他,二利圆满。在《金刚经》上看到,这的确是叫我们大开眼界,原来小乘连初果须陀洹,也要自利利他,也是二利圆满。以往我们总认为大乘菩萨不著相,这《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须陀洹不执著须陀洹的相,他才证得须陀洹。所以「无住生心」这四个字,在佛法里面,从小乘初发心,一直到大乘圆教等觉菩萨,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都要遵守这个原则去修行,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这就说明,我们一定要自利利他,要自利就要受持读诵,要利他就要为人演说。自己修持跟弘法利生是一样的重要,没有说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没有,同样的重要,一定要这样做,我们才会有成就。也许有同修听到了,我没有办法,我不会讲经说法。这上面说,说一句、说一偈,没有一定要求你讲全经,一句半偈要很热心的到处跟人讲。跟大家在一起谈话,俗话说三句不离本行,到第三句我们就要念阿弥陀佛了。

  底下一段经文:「正明所以」,正是跟我们说明它所以然的道理。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这个实实在在不可思议,若不是世尊为我们说明,我们怎么也想不出其中所以然的道理,这样殊胜功德利益,原来就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当中成就的。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

  这是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完全用中文写出来。

  【《弥陀经》云:释迦牟尼,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於五浊恶世中,得阿耨菩提。甚难希有,即第一希有也。】

  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是一部不可思议的著作,我们净宗印光大师对他赞叹备至,说:「即使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是把《弥陀要解》赞叹到颠峰,赞叹到最高处!我们晓得,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大势至菩萨这样赞叹,蕅益大师到底是什么人?古书上没有记载,我们看到大势至菩萨这样赞叹,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准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注得是好,是真好!蕅益大师有不少地方发前人之所未发,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成佛是念佛成佛的,这是从前我们没有听说过的,古书里也没人说过,蕅益大师在《要解》里为我们说的。有没有证明?有,就在《弥陀经》上,我们《弥陀经》读了不少遍,没有发现,他替我们指出来,这非常希有。在五浊恶世,示现证得无上菩提,这不但在世间是第一希有,出世间也是第一希有。这个话里面的含义,我们要能够体会。什么意思?我们能够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就是第一希有。何以见得是第一希有?这个人在一生当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退成佛,这能说不希有吗?这能说不是第一希有吗?法门无量无边,不能保证你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佛,唯独念佛法门,确确实实是一生圆满成佛,所以它真的是第一希有。

  也许诸位同修说:此地讲的是《金刚经》,不是《弥陀经》。你不会看的,《金刚经》不是《弥陀经》,《弥陀经》不是《金刚经》。你如果会看,没两样,一桩事情。江味农居士就是教宗般若 ,行在弥陀,他写《金刚经讲义》,他研究《金刚经》四十年,真的是《金刚经》的权威,他是一门深入。他怎么修持?他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念佛求生净土与般若 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因为念佛法门是最高的智慧,若不是最高的智慧、最大的福德,他不相信。他能够相信这个法门,能够发愿求生,能够深信不疑,高度的智慧,真智慧。能够发愿求生是大福德,福慧双修。信是智慧,愿是福德,没有圆满的智慧福德,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有人信《金刚经》,不信阿弥陀佛,什么道理?智慧还不到家,还差一截。如果他智慧再提升,他就相信,这个意思很深很深。

  【当知是人,福慧双修,自他两度,便得直趋宝所,大有成就。】

  这是说明一定要自行化他,自行总纲领、总原则就是无住,化他的总纲领、总原则就是生心。无住是智慧,生心是福德,福慧双修。所以在净宗里面,净宗的三资粮:信、愿、行,信是福、是智慧,愿行是福,信愿念佛就是福慧双修,自他两度,自度度他。便得直趋宝所,这个宝所,在净宗以外,其他的宗派里面,就是明心见性,心性是宝所。在净土宗,除了明心见性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宝所,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已经见性,去西方极乐世界当然不成问题,往生西方是实报庄严土往生的。没有明心见性,甚至於一品烦恼都没断,能不能直趋宝所?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一品烦恼都没断。诸位要记住,这在其他法门里是决定不能成就,唯独念佛法门能成就。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西方净土,没有一个不赞叹阿弥陀佛。《无量寿经》上所说的,诸佛称赞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也把阿弥陀佛捧到顶点。所以,你要做阿弥陀佛的弟子,给诸位说,一切诸佛看到你,都对你很尊敬。为什么?你是最尊敬阿弥陀佛的学生,敬阿弥陀佛,当然也敬他的学生。沾光可大了!这个道理事实,我们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便知其福德,远胜於以充满无量无边大千世界之七宝布施者。】

  那个布施修的福算不了什么,福报再大依旧不能超越轮回,只是在三界六道里面享痴福而已。从哪里看比不上?最显著的地方是活动的空间,修再大的福报,不出三界,他活动的空间就在六道这个范围,他不能超越;在佛法里面讲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个六道,这经上讲得很清楚。一个单位世界的天顶是初禅天,一个小千世界的天顶是二禅天,中千世界的天顶是三禅天,大千世界的天顶是四禅天。一个大千世界只有一个四禅天,一千个三禅天,十亿个(一千再乘一千)初禅天,一个大千世界只有一个四禅天。所以讲六道轮回,就是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福报再大,你的活动空间不能超越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但是往生净土的人,他的活动空间就不可思议,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想去就去,想来就来,丝毫障碍都没有。就好比我们人世间,不出六道,六道就好像一个城市,你这一生都不能超越过这个城市,另外一个人,那个往生的人,他的活动空间,全世界可以到处跑。从这一点你就晓得,那两个人福报相差悬殊太大太大了。何况往生的人,《弥陀经》、《无量寿经》上都说得很清楚,十方诸佛天天见面,每天去参访、去供养、去闻法,十方诸佛刹土、无量无边众生,天天跟那些人结法缘,为那些众生说法。这两种生活方式,怎么能相比?大家要是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我相信你一定下定决心,极乐世界非去不可。这个地方我们决定可以去得成,不是没有把握,不是去不成,决定去得成,你的决心就坚定。这个福德远胜於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这是指佛的经典所在之处。前面说的是一个说法的人,为人说四句偈那个处所,处所就如佛塔庙,塔庙是三宝所在之处。这个地方是讲「经」,经本所在之处也是三宝所在之处。你家里面有几本佛经,那就是三宝所在之处,就有龙天善神保佑,所以你对於经典要尊重供养,你才得善神的保佑。

  【经,本有路径之义。】

  这一条路就是凡夫成佛之路、破迷开悟之路、离苦得乐之路、转凡成圣之路,经典有道路的意思。

  【典,轨则之义。】

  典像轨道一样,火车走的是有铁轨、有轨道,不会走错。

  【本经所说,皆是发菩提心者不易之正轨,共遵之觉路。】

  为什么《金刚经》在佛法当中如此的被人尊重,它的道理就是一切修学大乘者,必须要遵守的原理原则,原理原则就是轨道的意思,就是觉路的意思,一定要遵守,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修净土的不遵守,你心里有牵挂、有住,你不能往生,一定要遵守。你学密的、持咒的,如果你心有住,你决定得不到相应,三密相应你决定得不到。你是个参禅的,你心要有住的话,你决定不会开悟,决定不会见性。可见得,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违背这个原理原则,你修行就会有成就。参禅的会开悟,持咒的会得三密相应,念佛的会得一心不乱,学教的也能够大开圆解,都是这个原理原则,离开这个原理原则,都不能成功,所以这个经就被大众所尊敬。

  【故此经所在之处,便是宝所。】

  真实的法宝。

  【佛及一切贤圣,莫不在此。】

  这个诸位要晓得,不是一切佛、一切菩萨都在你这个地方,不是的。一切贤圣修行证果的原理原则、方法在此地,是说这个,他们怎么成佛的,怎么成菩萨的,怎么成罗汉的,那些理论跟方法都在此地。所以这个经尊贵,我们对这个经典要尊重。我们尊经,这些护法善神就尊敬你;你要不尊重经典,护法善神远离你,也瞧不起你。你家里有这个经典,就得这么两个好处,一个是护法善神尊敬你,一个是护法善神不理你,完全看你自己的态度,你自己怎么个做法,你得到两种不同的结果。

  【若尊重弟子,这句话是统谓一切贤圣、菩萨、罗汉,尽摄在内,不必分别专指。】

  不必专指这个大概是讲文殊、普贤、舍利弗、目犍连,不必,那个与《金刚经》的宗旨不相应,《金刚经》是离相,这样专指哪个人,就变成著相。所以这个尊重弟子,是统指所有的佛弟子,包括没有断惑证真的,那就是连我们都包括在其中。我说的这个话是实在话,只要能够听到《金刚经》生欢喜心,不要讲受持,听到心里很欢喜,你就得一切诸佛护念,一切善神拥护。如果你真的能够依照这个修行,那就是前面所说的,那当然是更殊胜。听到这个经典生一念欢喜心,就得一切善神的拥护,因为你这一念善心,一片光明;要以现代科学家的说法,这是强烈的磁场,很大的能量,这一念欢喜心,与一切贤圣感应道交。

  【总明此经殊胜,在处处贵,在人人尊而已。】

  这两句是把世尊说这段经文的意思讲出来。佛确实是这个意思,赞经!经所在的处所,这个处所尊贵;读诵受持经的人,这个人尊贵。世间人凡夫肉眼不识货,不知道这个人尊贵,这是我们常讲,现在人认假不认真,听骗不听劝。现在发大财的人,做大官、地位很高的人,走到哪里人家很尊敬他,肉眼凡夫。真正的高人,凡夫不认识,反而对他轻慢。但是诸天鬼神的眼睛很明亮,他看得到,他们尊敬。

  【又为劝人供养此经、读诵此经、受持此经、广为人人说此经也。】

  这段经文有这个意思,这个意思非常的强烈,这是世尊对我们真实的愿望,劝我们供养。怎么供养?依教修行供养,这叫真供养。如果我们有能力,在现前环境当中,我们印送这部经典供养一切大众,这是供养的方法。现在除了印经之外,还可以制作录音带来供养。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工作很繁忙的人,确确实实没有时间,你叫他坐下来去读一部经,他没有时间,但是叫他听他有时间。他上下班的时候要坐车,自己开车可以放录音带,他可以听。我们搭公车、公共巴士上班,可以带随身听。因此制作读诵经典的录音带,也是最佳的供养。我们佛弟子,现在无论是在家出家都有应酬,都有礼尚往来,人家送一点礼物给我们,我们也要回送一点,我们回送的礼物,里面一定有经书,一定有录音带,法供养。经书、录音带做的是愈精美愈好,做的愈精美,不学佛的,他看到这个本子,他生欢喜心,所以一定要印得好,才能够达到利益众生的效果。这是讲供养此经。

  读诵此经,读是对著经本,诵是背诵。读诵不出声是自利,出声读诵是自利利他。念得要清楚,要清晰,让别人听,听得很清楚,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你就度了他。所以读诵,出声读诵,功德利益很大。从这个地方让我们想起,当年六祖惠能大师,还没有闻到佛法,他的生活很苦,每天到山上砍柴,到城市里面来卖柴,卖几文钱,买一点米菜回家去度日。他的因缘就是在卖柴的时候,听到人家念《金刚经》,有人在那里读经,他在旁边站到听了一会儿,念的人没开悟,他听的人开悟了,这就把惠能大师度了,那个人功德不小,把惠能大师给度了。这就说明出声读,利益众生。我这出声读没有人听,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人,他听了也得利益,有天人鬼神,我们肉眼看不见。但是有一些同修有一个经验,我常常听说,我自己也常有这个经验,我们在读经的时候,甚至在看经、没有读的时候,也没有出声音的时候,闻到有异香,这个香不是檀香,也不是一般烧的香,有的时候时间很久,有十几分钟这个香都不散。这是什么原因?古德告诉我们,我们在看经读诵的时候,这是有天神从这里经过,看到我们在读诵或者在念佛,他在那里合掌恭敬,散花、香花供养,花我们看不见,香我们闻到了。他对你尊敬,所以读经的场地他尊敬,人他更尊敬。我相信有这种经验的人很多,这都可以证明这是事实。

  受持此经,这一步进一步,受持是依教奉行,真正去做。广为人说,遇到人都给他讲,当然讲的方式、技巧是要有变化的。学佛的人讲当然很方便,不学佛的人,甚至於排斥佛法的人,对佛法有反感的人,我们也有善巧方便来给他讲。还有学外教的人,有一些外教很执著,认为佛是魔鬼,沾都不可以沾的,我们也要以善巧方便来帮助他,把他这个错误的观念转过来。所以注意这个广,遇到人都说,喜欢听的人跟他说,不喜欢听的人也跟他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则持说者,便是亲近诸佛、菩萨等大善知识。】

  亲近诸佛菩萨、亲近善知识,很难得!这正是世间所谓可遇不可求者,但是用这种方法就容易、就不难,这也是我们常常劝勉同修们的。佛法、世法要想有真实的成就,都必须要有师承。可是在这个时代当中,老师没有了,到哪儿去找?没有师承,师承断绝。我们想成就怎么办?今人找不到,还可以找古人,这是个办法。找古人,这个例子历史很久了,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是孟子,孟子以谁为老师?以孔老夫子为老师,但是在那个时候孔老夫子过世,不在了。不在怎么以他为老师?孔老夫子的著作在,他读孔老夫子的书,照孔老夫子书里面话去做,这就是孔子的学生,所以称为私淑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他真的学成了,学得很像孔夫子,所以后人尊称孔子为至圣,孟子是亚圣,跟他差不多。以古人为老师,那还有错吗?今人哪个是真有道德学问,哪个是假装的,我们分不清楚,古人没问题,大家公认的。这个路子就能走得通,而且非常安稳,也不怕老师不要我们,这世间有好老师,你去找他,他不收你,那很苦恼,找古人,他不会不收,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做他的学生,不会考虑他收不收你。学孟子这个情形,在中国历史是大有人在,很出名的,像汉朝,写《史记》的司马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大文豪。他的老师左丘明,诸位想想,左丘明是跟孔子同时代,司马迁是汉朝的,相差几百年,怎么拜他做老师?左丘明有一部著作《左传》,他就专念《左传》,专学《左传》。左丘明的手笔文章被他学去了,他学得很成功,唐宋八大家第一。以古人为老师。在我们佛门也有明显的例子,蕅益大师,这是我们净土宗的,蕅益大师的老师是谁?莲池大师。那个时候莲池大师也往生了,往生了怎么以他为师?莲池大师的著作在,莲池大师的全集现在还在,还是完整的。蕅益大师专门学莲池,学一家,依他为老师。不是老师的东西不读不看,看一个人的,他学成功了,莲池是净宗一代祖师,他也是一代祖师。学古人,今人不可靠。

  我过去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我们拜他做老师,他不错是接受我们拜师,拜完之后他给我们说:我不敢做你老师,我没有条件做你老师,我只可以做你学长,在旁边帮助帮助你。他劝我以印光法师为老师,他介绍我的,印光法师是他的老师。谦虚!不像一般人很自大自负,我不比人差,你拜我做老师就可以。那种贡高我慢的气焰,那就不是真善知识,真善知识一定是非常谦虚、非常恭敬,所以他叫我以印光法师为老师。印光法师也不在了,大师的《文钞》在,读《文钞》,依照《文钞》里面的教训来修行,这就是印光法师的学生了。这的确是真正善知识,为我们指出一条明路。我们学《弥陀经》,我们以莲池大师为老师,专学《疏钞》;要以蕅益大师为师父,就专学《要解》。这不会错,决定有成就。今天我们讲亲近善知识,一定要用这个方法。我们学《华严》,以清凉为老师,决定遵守清凉的《疏钞》。懂得这个原则,善知识太多了,随便我们挑选,哪一个跟我们有缘,我们都可以亲近,都能成就。

  【须知此经专明实相】

  实相就是诸法实相,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么?佛在本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你要是明白,你才晓得佛为什么教你无住生心。佛说法的确是有事实做依据的,不是随便说。因为一切法的真相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教你无住,你住是错误的,因为相不可得,你怎么能住!相是怎么回事情?佛在经上讲,我想这个讲法还是比喻,与事实必定还有差距。佛给我们举例子,一弹指,大乘经上讲的,力士是非常健康、有力气的人弹指,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刹那,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我们弹得快的时候,应该一秒钟至少可以弹四次。四,就以这个数来算,我们可以办得到,一秒钟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两个十万八千。所有现象是个生灭的相,一秒钟里面有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楞严》上讲得好,「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看的相,是这种生灭相的相续相而已,它不是真的。没有一样是真正的存在,不但这一切物质、色法不存在,心法也不存在。

  《百法》里面讲的有为法:有为法第一个是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色法,这统统叫有为法,九十四大类。有为就是有生有灭,就是刹那九百生灭,这是相续相。所以真的是了不可得,当体即空,你要住就错了!告诉你应无所住,那是真话,与事实真相就相应。为什么叫你生心?因为这个相是生灭相,它生灭,它不会断的,它会变化;它是生灭相,但是它不会断,它要继续不断的生灭,生灭当中它起变化,「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因为唯识所变,所以教你生心,你善心,它就变成善果;恶心,它就变成恶果,所以教你生心。虽然生心,又要无住,才跟真相相应,跟实相相应。生心有住不是真相,无住不生心也不是真相,一定是生心无住、无住生心,那是实相。如果你要是契入无住生心,二而不二,实相就现前,实相现前就是自性现前。宗门所讲的明心见性,你就见性;念佛人讲理一心不乱,你就证得理一心。无住跟生心是一不是二。如果说两边不能成为一桩事情,你没有见性,没得一心。能够把这个事情看出来,原来是一不是二,这就行了,这就见性了。这个经是,

  【专明实相,直指本心。】

  本心就是自性、真如自性。

  【受持之者,果能直下承当,依经起观,则生福灭罪,径证菩提,功德何可称量。】

  话说得很容易,我刚才把诸法实相给大家一分析,诸位总会有个概念。但是你还是放不下,还是要有住,你心里头还是有牵挂,还是有忧虑,你还是放不下。为什么你还放不下?你虽然听说,没搞清楚,果然真的搞清楚,你的忧虑牵挂决定没有了。那个没有了,就得大自在,那个生活真的是快乐幸福。心里有忧虑有牵挂,你怎么快乐得起来?你怎么不忧虑?没法子的。了解事实真相是看破,实在没有看破,《金刚经》多念念,没有时间念全经,就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多念念,念久了真的是虚妄,你就会放下。或者念末后这个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好。常常念的时候,能帮助你看破,能帮助你了解事实真相,真了解,你自然就放下。

  受持者,果能,果然能够直下承当,真的看破,真的放下,就是直下承当。依经起观,依照这部经上讲的道理、讲的事实真相,把错误的观念换过来;起观就是把从前错误的旧观念换过来。则生福灭罪,当然什么罪都灭掉。罪从心起将心忏,什么心有罪?妄想心就有罪。换句话说,你心里有念头就有罪,有念就有罪。无念也有罪,这事情就麻烦,为什么?有念,你住在有;无念,你住在空,住在空、住在有都有罪,都不能解决问题。空有两边都不住就灭罪了,这是《金刚经》上说的。所以那个无住,不但有不能住,空也不能住;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法相是现象、是有边,非法相是空边,空有两边都不能住。住在有边,你决定搞六道轮回,太苦了;住在空边,你就到四禅天、无想天里面去投胎去了,无想天是外道天,住空的人跑到那儿去。住空的功夫再更高一层,跑到四空天去了,出不了三界。四空天里头,迷迷糊糊、混混沌沌的,定功失掉了,还是要轮回,还是要堕落。所以空有两边都住不得。修行断了见思烦恼,还是空有两边不能住。见思烦恼断了要住空,变成小乘阿罗汉、辟支佛,住偏真涅盘,偏真涅盘是住空,佛在大乘经上说这些人堕无为坑,焦芽败种,大乘经上常常喝斥这些人。断了见思烦恼,空也不能住。空有两边不住,这叫行菩萨道,《金刚经》上是教我们这个方法。两边不住,灭罪,他又能够广行布施,那就生福。佛在经上说,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而行布施是生福,无所住心就灭罪,灭罪生福是最彻底的,彻底的灭罪,圆满的生福。

  彻底灭罪,圆满生福,再往上提升,那就证大菩提,功德不可称量。不但我们没有办法说,称是说,说不出来,无法思量,一切诸佛如来也说不出。为什么说不出?因为他称性,性德无量无边,真如本性里没有罪,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称性的灭罪生福。可见得这个经之殊胜,这部经能够在这个地方我们细讲一遍,这个因缘殊胜很不容易。一般讲《金刚经》,顶多三十天,三十天是草草率率的讲,没有法子细讲,这一次我们不限时间能够细讲,因缘非常殊胜,这大家都有福,那个福报正如经中所说。好,我们念佛回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金刚经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金刚经       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李利安教授:《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二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一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九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八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