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育人先正己


   日期:2018/1/10 18: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和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影响一生。

  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成器,天天惹是生非,表现得很没教养,别人在指责的时候绝对不会说是老师没教育好,也不会说小伙伴把他带坏了,只会说:

  “这孩子家教不好!”

  “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全家一个德行!”

  有人说,家教与门风,是最大的家庭资产。

  好的家教与门风,就是潜力股,会让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里,畅意人生。树立好的家教与门风,就是一个家庭最丰厚的财富,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纵观古今中外,家教与门风,给予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忠厚传家久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上句是说人品德忠厚才能传家,下句则是强调文化知识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

  短短的十个字,却体现着传统社会人们对于家风家教的理解与重视,显示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何谓忠厚?忠不是现在词义上的忠,而是包涵忠诚、仁义、正直、宽容、谦让、善良,厚则是厚道,厚积。

  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然而,河南巩县的康氏家族却延续了400余年,确切地说,康氏家族自第六代康绍敬于16世纪嘉靖年间,在康店村建立起第一家小店开始,截止到18代康庭兰,中国土改运动开始为止,一共传承12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长寿的家族企业。

  康家崇尚耕读,康家子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康家教育子孙的家训是:

  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

  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

  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

  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

  忠厚留有余。

  此家训意在告诫康氏子孙,在经商结交过程中勿求凡事有利于己,要努力实现一定程度的利益平衡,留余于人,以保持商业关系的持续稳定;日常交际中要懂得谦恭退让,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学会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家族子孙定要“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哪怕让别人看不起自己的愚拙,也不能让其处处提防自己的巧诈,立身行事。“巧诈”固然可以欺人一时,谋一时之利益,但不会长久;“拙诚”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会吃亏,却可以取信于人,涵养操守,立稳人生与事业的根基。

  短短70余字中,蕴藏的却是康百万家族留余忌尽、忠厚传家的大智慧。400多年来,在家训的熏陶下,康家历代子孙大多向上向善、勤奋好学,从而保持了家族的持续昌盛。

  老子在《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也就是说,好的家教和门风,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主导孩子,这样的行为胜过千言万语。

  独立才成人

  晚清名臣曾国藩,官居要职家境丰厚。但他却教育子女,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是曾国藩却穷养子女,意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不靠家庭靠自己。

  结果,曾家的孩子都成材了。

  无论工作怎样忙曾国藩都不忘教育子女。曾国藩有写家书的习惯,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曾国藩留有十六字治家名言: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育人先正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的榜样,好的家教与门风,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有所为,走入社会才能有大作为。

  古语说得好:儿孙若有用,留钱干什么?儿孙若没用,留钱干什么?比起钱,教给孩子好的品德,有用的能力,传承好的家风,才更是一个家庭的传家之宝。

  溺爱不可取

  前些天看新闻,说合肥某34岁男子王某, 平时也不出去工作,生活一直依赖年过六旬的父母。

  这天,老父亲责怪其懒惰不干活,男子竟怒火中烧,抄起钉耙将父亲打伤。这一行为引起了左邻右舍的不满,报警之后纷纷要求民警对其“从严治罪”。

  每一个孩子的降临都是父母甜蜜的负担。父母总是想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但是不要忘记了终有一日孩子将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在这之前,父母要教给孩子什么?要赋予孩子什么品质?

  想想这两年流行的“啃老族”一词,我想这些父母可能从小忽视了对“啃老族”们的责任意识培养和精神世界的重视。

  方孝孺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疼爱自己的孩子,而不加以教育,这等于没有疼爱他;如果教育孩子又不引导他上进,这等于没教育他。

  教不好孩子,一辈子都要扶着他走。与其到老了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如一开始就教给孩子好的家风和家教,毕竟,家风和家教,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儿。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国学       智慧)(五明学佛网:国学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