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飘扬的经幡


   日期:2018/1/11 1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智悲佛网

  妙舟来自河南农村,他为人厚道,待人诚恳。在学院里,不论作什么事,他都很下力气,挺有一种老黄牛的精神。一次在复印室里,我碰到了他,不善言辞的他向我讲述了他的学佛历程。有感于他的颇富启发性的经历与叙述的诚恳,我将他的经历记录下来以飨读者。

  从我的家世来看,好像没有出过什么读书人。世世代代,我的祖辈们过的都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他们的一生中,没有非分妄求,只求平淡地走完自己的人生路。本来我也许会按祖辈们的生活轨迹走下去,但由于稍许有点文化的缘故,八二年我考上了平顶山矿务局办的煤炭专业学院,三年后毕业,算是有了一个大专文凭。从此以后,我不用在黄土地上耕耘了,由农民阶级变成了工人阶级,开始在煤矿上班。但名义上的身份改变并未带来生活实质上的提升,即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它的底层也依然享受不到应得的温暖,特别是井下工人。生活在高层次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采煤的艰辛和矿工生活的悲惨。

  在我们那个矿上,矿井生产作业面处在海拔零下一百八十米的深度下,上下班要坐大型电车经十分钟才能到达生产线,然后还需走三十分钟才能到工作面,工作面真可以说是已深入地穴了。在井底生产作业面,地水淹没、瓦斯爆炸、冒顶塌方等经常发生的事故,随时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灭顶之灾。死亡的恐怖使矿工们时时警惕着,不敢有丝毫麻痹大意,因脆弱的生命或许刹那间就消失在土石当中了。最初我被分到井下搞安全工作,矿上规定,若当月没有事故发生,安全工作者将有二百元安全奖金,可我从没拿到过一分钱的这种奖金,因为时常都有伤亡事故发生。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厄运也会降临到我头上。在一次抢险中,为救护因塌方被埋在地里面的几名矿工,我也身受重伤,昏迷中被抢救出来,送往医院急救。两天后我才清醒过来,当时感到全身疼痛难忍。这时一位护工走过来对我说:“你在井底受了重伤,小腿部骨折,要好好休息。”在养病期间,我常常回忆起这次塌方事故的全过程,想到自己从死亡线上捡回来一条命,不禁庆幸万分。但同时也后怕异常,如果当时的运气稍微差一点,我也许就命丧黄泉了。由工友们的死及自己侥幸脱生这件事,我认识到,人的生命是那么的无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撒手西去。于是我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善待自己,不能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还应作有意义的事,否则也太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工友们了。

  在医院住了一百多天,身体仍未完全恢复健康。当时,我心灰意冷,不知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每天混在矿工俱乐部里,以小说杂志、电影电视来消磨时光。一天,我于无聊之中偶尔在一本气功杂志上看到少林气功治病的讯息,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当即就决定要去少林寺治病。在矿领导的支持下,我顺利地来到了少林寺,并拜见了素嘉大和尚。大和尚亲切地向我开示了人身难得、尽快皈依三宝、积资忏罪等佛法道理,并送了我一些佛学书籍。从未听过佛法的我被师父的话深深打动了。我心想:是啊,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可这二十多年来,自己都是在迷迷糊糊中虚度光阴。除了日食三餐、夜图一宿之外,从没想到过别的什么更好、更崇高的生活内容。而实际上,在晨迎日出、暮送晚霞的表面化生活之外,还有启迪人性、净化人生的佛法如意宝,这可太好了!我一定不能错过,我也要皈依三宝、学习佛法!后来,师父慈悲地为我授了三皈依戒,又安排我到少林塔沟武校学习养生功及武术。在武校,白天练功晚上学习佛法,渐渐地,佛法对人生万象内涵的诠示启开了我迷茫的心性。一向只知一点数理化的我,才第一次发现世界上还有佛法这么一个广阔天地。尤其是读了《妙法莲花经·普门品》后,观音大士那无私利他的大悲情怀更是触动了我的心弦。原来在这冷漠、势利的社会人群当中,还有菩萨那杨枝净水,把无尽的爱洒向人间,抚慰每一个伤痛的心灵。世界上难道还有比大士那样更伟大的人格、更伟大的情操吗?联想起上中学时,曾读到过的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句话对当时的我影响很大,从那时候起,我就一直在想着怎样才能作一个重于泰山的人,可一直也不知道该怎么作。今天,了解到观音菩萨的事迹后,大士的大悲愿行可以说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人活一世,与其整天在卿卿我我的儿女情长中度过一生,倒不如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觉悟人生的菩提大愿海中去实践菩提道,这不更有意义吗?刹时,一种生生世世依止圣者、随学圣者的愿心在我心中升腾起来。

  在三宝的加持下,经过六个月的调养,我的身体完全恢复了健康。拜别师父后,我又乘车到洛阳市朝拜圣迹。在一座寺庙里,我遇到了从五台山归来的一位法师,他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说:“练一般的功法并不能了脱生死,要想解脱生死,只有学习佛法、追随圣者的足迹、实践佛法才行。你可以慢慢去体会这几句话的含义,以后若有事,可到达鲁城北观音寺来找我。”拜别师父后,我又回到了原工作单位继续工作,但心里却再也定不下来了。想到释迦牟尼佛舍弃王位而出家修行成道的事迹,再对比我一个愚鲁凡夫却被点点小利困滞家中而不肯出离,这岂不是太懦弱了吗?不行,我也应追随先觉者的足迹出家修道!于是辞罢公职,拜别老母,我便到观音寺找到了那位师父。在师父的帮助下,于六月十九观音圣诞日那天,我顺利地落发出家了。

  随后我就在观音寺里呆了三年,这期间早晚诵经,白天帮寺院搞建设,虽然身体感到很累,但心里却暖意融融。想想世间人,几乎各个都希望发财致富、获得快乐,可由于没有正法的指导,在邪见与贪欲的促动下,他们反而种下更多的苦因。而今的自己已趋入佛法,在三宝的道场上,每天都能为自己的今生后世积聚资粮、遣除过恶,这能不令人欣慰吗?每忆及此,我就浑身充满了力量,更愿在佛法的修学上精进不懈了。

  九七年,出于对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的渴仰,我背上行囊来到了五台山。清凉圣境的风姿吸引着我,对文殊菩萨的敬仰更使我不愿离开,虽然我没有什么高深的见解,但我总想在圣地苦修的念头却越来越强烈。于是在远离人烟的地方,我找到了一个山洞,简单修葺一下后,便将之改成了一个上好的禅室。以后的生活虽然简朴,但游弋在佛菩萨的智慧海中,日日与般若相对白,自己一点也不感到寂寞。林中的猛兽不来扰乱我,百鸟的啼鸣更使人心意清明;汩汩流淌的甘泉也似乎流进了我心里,洗涤着自己的灵魂。不与俗人交,山居的生活多么美好啊!

  九八年我又来到了色达佛学院,求得了一直想得到的观音大法。之后,满怀着喜悦的心情,我回到了汉地普陀山。依然是找一个山洞,依然是手掐念珠而趺坐,皈依、发心、祈祷、安住……心中的浮躁退去了,清明的智慧显发了,内心的乌云都在观音大士的慈眸中化为水,变成甘露,降入心田。三个月的闭关生活圆满后,我已身无分文,但修法所带来的身心愉悦使我比拥有财产更快乐。为了体验另一种境界,我在游人如织的普陀山道上,披搭三衣,安放钵盂,稳坐路边,开始了乞食化缘的生活。也许是我的贫穷,也许是我的微笑感动了人们,,一毛、二毛、一块……一块糖、一个苹果……很快,我的钵盂便堆满了。注视着每个布施财物给我的人,所有那些鄙视、不解、崇敬……的目光都尽收眼底。我边轻诵着观音心咒,边自得地摇动转经轮。打量着人们,人们也打量着我,在一种心照不宣的注视中,我们各走各的路了。

  离开普陀山,我用化缘所得到的善资到郑州买了四百多米长的红布,将其带到五台山,同道友一起,在红布上印满了大自在祈祷文。当那一条条火红的经幡在五台山上迎风飘扬的时候,我的心也似乎随着那舞动的红绸升腾飞扬起来。我祈愿着:愿那遍满十方、竖穷三际的大自在加持云加持每一位众生,给每一位众生都带来清凉与幸福……

  妙舟的人生路暂时走到了这里。读者朋友们,你们对他的人生取向是赞同还是不赞同呢?妙舟最初在煤矿工作,为了谋生,不得不下矿井掏煤金,从煤中来获取生活的资粮。后来的遭遇让他认识了佛法,从而使他淘去了凡情的沉渣,筛选出佛法的金沙。在我们学院的周围,也有一个大金矿,人们因之而把色达称为金地或金马。许多淘金者也在这里辛勤地淘着金,他们中有些淘到了世俗的金子,有些淘到了真正的妙法金子,还有人则一无所获。

  希望人们都能像妙舟一样,大浪淘沙之后都能得到真正的纯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