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古八德全书》廉的故事(一)


   日期:2018/1/18 9: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陶妻泣富

  春秋的时候,有个姓陶名答子的人,他在陶这个地方当了三年的官,声誉并未因此而变好,而财富却增加了三倍。他的妻子好几次规劝他,他总是无法接受。

  过了五年后,他的随行车队竟有百乘之多,当他辞官回到故里的时候,乡亲们还杀牛来迎接他,独有陶妻却是抱着儿子哭泣着。

  陶母见到这种情形觉得很不吉祥,于是便生气的怪罪陶妻,陶妻回答说:“先生在陶当官,结果家里富有了,国家却穷了,这是会被全国上下所唾弃的,如此败亡的现象已经显现,怎能叫人不担忧呢?我情愿与儿子一同躲避。”

  陶母非常生气,于是把陶妻给赶走了。过了一年,陶答子就因为犯罪而被诛杀了,陶母则因为年纪已老,所以幸免于难。陶答子死后,陶母一个人孤苦无依,陶妻知道后就主动回来奉养她。

  各位读者,钱财与名利是要害人的,并非要助人的。一个真有慈爱之心的人,他不需钱财与名利,一样可以默默为人群服务;反之一个以为民服务为幌子,私下却敛财求名的人,当其名不符实之时,也就是他败亡之时,此点足可作为我们的借镜。

  少君却妆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姓鲍名宣的人,他的继妻桓氏字少君。鲍宣家里原本很贫穷,他跟着少君的父亲读书,桓父非常看重鲍宣,觉得他能吃得了苦。

  桓父因此就把少君许配给鲍宣为妻,结婚之时桓家送了许多陪嫁的嫁妆,鲍宣看了觉得很不高兴,于是就告诉少君说:“你从小生活在豪富的家庭里,自然习惯那些美丽的装饰。而我从小就贫贱习惯了,实在不敢接受这些豪贵的嫁礼。”

  少君因此就把随嫁的奴仆和嫁妆都还给了娘家,并且改换粗布做的衣服,与丈夫驾着窄小的车子回到夫家拜见婆婆,从此每天亲自汲水煮饭,做着一般妇人所做的粗活,乡里的人知道后都非常的称赞她。

  各位读者,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一个习惯富贵生活的人,要再改成凡事都得自己做,这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少君能够入境随俗,舍弃自己的立场,一心跟随丈夫,这真是难能可贵。

  姚杨谢姊

  南北朝的时候,北魏有一个女子姚杨氏,她是太监符承祖妻子的妹妹,她的家中很贫穷,没有任何产业,所以生活非常困苦。

  当符承祖受到文明太后的宠信,渐渐有了权势,这时所有亲戚都想去攀得一些好处,只有姚杨氏没这么想。她对姊姊说:“姊姊虽然拥有一时的荣宠,但比不上妹妹拥有无忧的快乐。”

  姊姊要送她衣服,她都不接受,强迫她接受,她则告诉姊姊说:“家里那么贫穷,却穿着如此华丽的衣服,这不是很奇怪吗?”姊姊知道姚家生活困苦,因此派车去接她来一同享乐,但她并不上车,姊姊强迫她,她则哭着大声说:“你想害死我吗?”

  后来符承祖失势了,朝廷派人把她们姊妹捉去问罪,问罪之人看到姚杨氏所穿乃是破旧的布衣,于是就把她无罪释放了。

  各位读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各有志,所以人各有命。无福而想享福者,与有福却不愿享者,乍看之下似乎同是无福之人,然相去却是天壤之别,一个为利益之奴隶,一个天地拘他不得,此二者相去甚远,此道理不可不知。

  姚察辞练

  陈朝的时候,有一个名为姚察的人,他从小就很善良,奉侍父母非常孝顺,一生中蔬食布衣,五十余年如一日。

  他先后曾经担任度支尚书和吏部尚书,为官之时从不与人交际。有一次,他的学生送他一匹南布和一匹花练。姚察则辞谢着说:“我平时穿着布衣,吃着蔬菜,对我已经足够了,这些布对我来说都是没用的。”从此就无人敢再送东西给他了。

  大业二年,姚察在东都这个地方过世,他遗命家人以简单的棺木来埋葬他就行了。他死的时候身无病苦,死后全身柔软,脸上红润,就如同生前一般。

  各位读者,度支尚书掌管国库所有用度,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所有人事升迁,姚察身任这两个重要职务,却能以俭约自律,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也因为他能如此惜福,因此无疾而终,毫无病苦,这不也是如是因,感得如是果吗?这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古八德全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统文化       廉洁)(五明学佛网:传统文化       廉洁)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2011年印尼企业家论坛中华传统文化带动经济 

 陈大惠居士:趋吉避凶:学习传统文化 

 如孝法师:关于“大连传统文化同道会议“的开示 

 其它法师: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慧静法师) 

 传喜法师:感悟传统文化 传承千古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