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梦斋山人:如何是发菩提心


   日期:2018/1/20 20: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佛法探讨:如何是发菩提心?

  学法笔记:发菩提心的功德。为了利益众生而欲求佛果的这样一个发心,其福德和功德远远超胜于一切世间之善行。可见,慈悲心多重要,菩提心多重要呢!仅仅在心里想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想给予一切众生安乐,想为了救度众生发誓要成佛,这个功德、福德比供诸佛还大。现在很多人都在做一些形式上的善法,根本不去发菩提心。我们做供养、做布施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但若是没有菩提心的摄持,都是有限的、有漏的,都只能得到世间暂时的一些利益而已,根本不能成为解脱的因,成佛的因。但是哪怕只发了一刹那的菩提心,也是解脱的因,成佛的因呢。也许有些人还是不明白:“不可能吧?供养诸佛的功德、福德多大呀!”不是说其他善行没有功德,但若是没有菩提心的摄持,即使你积累的善行再多、再殊胜,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只能成为世间福报的因,这还是有限的、有漏的。所以讲发菩提心,是学佛的关键所在呀。南无阿弥陀佛。

  2、修行寄语:

  学佛学法,要有择法眼。所以对于现今的法师讲法要有取舍的去听去看,不能全盘接收。这样讲不是傲慢与清高,主要是防止被邪知邪见邪教所误导和染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修行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证得那个无限的法身慧命,最好不要浪费时间。能看原经原论的,最好就看原经原论。看不明白的,就看祖师大德的讲解,最好截止到民国期间。这是山人的学法的方法,不提倡别人也要这样。你看今人的讲法,光碟满天飞,讲法的书籍成山,但有多少可用之处就不好讲了。我们链接其他法师的讲法也是如此,他讲的对了,你转发有福德。若是他讲错了,你要跟着受不善业的果报。所以学佛学法要有择法眼。现在有人是听骗不听劝。正法难学,善知识难遇。多向当地的正规寺院和宗教局以及佛协会知询,来辨别哪些法可以听可以看,哪些法不可以听不可以看。做为一个佛弟子,要尊守社会公德和社会法律。但愿法界众生,皆能有择法眼,皆能学习正法而得证菩提。南无阿弥陀佛。

  3、快乐分享:

  宗门常说“担水劈柴穿衣吃饭皆是修行”。神秀偈言:“心若明镜台”。厐居士说:“若能无心于万物,何患外境常围绕?”正确理解“无念”,否则会落入“顽空”和“恶取空”。总之是要善护其念,对境做事不执着不能心随境转,即作而非作;善用其心,虽不贪取执着,但要尽力持戒修善发菩提心,广修六度成就佛果,即无作而作。经言“灭度一切众生已而实无有一众生灭度者”即是“无念”真实写照。正确理解“无念”,这将对修行有很大的益处。无念不是百物不思,不作任何事。愿君“精进修行度大千,五浊恶世润花莲,桃树丛林穿身过,花叶片片不沾衫!”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梦斋山人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梦斋山人       菩提心)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