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古代神医谈纵欲的危害


   日期:2018/1/22 14: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纵欲丧德亡身,本是古代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到了现代,人们的观念受到了误导,也就不当回事了。

  传统道德认为欲不可纵。出家人必须恪守戒律,绝对禁欲;不出家人根据中国儒家经典也好,根据外国《圣经》十诫也好,都绝对不能婚姻出轨;从道家修命角度看,无节制的夫妻生活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是中外传统古训。

  《左传》中纵欲致病的故事

  昭公元年,晋侯(晋平公)向秦国请求良医,秦伯派医和前去。

  医和诊视晋侯后说:〝这病没法治了,这叫作像‘蛊’一样的病。不是因为鬼祟,不是因为积食,而是因为亲近女色,被其迷惑而丧了‘志’。〞

  晋平公问道:〝女色不可接近吗?〞医和答道:〝应当节制。前代圣王创造音乐(繁体字‘乐’与‘药’相关),是为了节制百事。所以音乐有宫商角征羽五种音节,旋律快慢首尾连贯,达到音节就降下来,连降五次后就不能弹了。再弹奏,人的手法就会烦乱,出现靡靡之音,惑乱心神,充斥双耳,使人忘记了平和,君子不听这种音乐。〞

  〝人对待事物也是这个道理,当事物让人烦乱时,就应当舍弃它,这样就不会得病。君子过琴瑟和谐的夫妻生活,要用礼仪来节制,绝非用来惑乱心神。⋯⋯房中女色,既让人感官刺激导致身体燥热,又让人暮气沉沉导致心神惑乱,如果没有节制就会生内热蛊惑病。如今国君您纵欲无度,不分昼夜,既不节制人欲,又不顺应天时,怎能不病到如此地步呢?〞

  在中医看来天阳地阴、上阳下阴,体现在养生上就是人胸怀应该如天般霁月光风,阴精应该如地般固藏坚贞。沉溺女色让人恋恋不舍、阴精动摇,与养生要求正好相反。

  《黄帝内经》:为什么人年过半百就衰老了?

  黄帝问:〝我听说,上古之人寿命都超过一百岁而动作不衰;今天的人年过半百就动作皆衰。这是因为时代变了呢?还是因为人偏离道了呢?〞

  岐伯回答:〝那些懂得道的上古之人,取法阴阳,合乎术数,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胡乱房劳,所以能精神贯注于身体,尽享天年,寿命超过一百岁才离世。今天的人不然,今天的人把酒当成水喝,把胡闹当成常态做,醉醺醺的入房,在纵欲中泄尽阴精、失尽纯真。今天的人不知道保持肾精充实,不知道时时约束心神,只图痛快发泄,倒行逆施,起居没有规律,所以年过半百就衰老了。〞

  〝⋯⋯上古之人志向高、欲望小,心态安、恐惧无,身体劳作、精神不累,心平气顺,都感到满足。所以上古之人吃饭香,穿衣自在,生活快乐,不攀比,人人心灵纯朴。〞〝上古之人之所以寿命都超过一百岁而动作不衰,是因为生活有道德,疾病就构不成危险。〞

  古代中医认为纵欲不合于道,清心寡欲的心态才是合于道的,现代社会却色情泛滥、物欲横流,好像人不追求〝性〞福,人一辈子就白活了。其实恰恰那些色情的东西让人类婚姻生活没有幸福感。

  正如经历过苦日子的人容易觉得自己幸福一样,贞洁的人也容易觉得自己婚姻幸福。倒是纵欲的人欲壑难填,不断追求所谓人生幸福,却越追求欲望越大,永远也得不到持久的幸福,徒然在一次次饮鸩止渴中败坏了道德,折损了寿命。

  《千金要方》:孙思邈告诫70岁老汉,节欲方能保命

  昔时在贞观初年,有一位七十多岁的乡村老汉来问孙思邈:〝数日来我阳气越来越盛,白天也想与老婆同寝。我这老头子有这种事,不知是好是坏?〞

  孙思邈回答:〝这是大不祥!你不知道油灯吗?油灯将油枯灯尽时,必定先暗下去,再亮起来,随即熄灭。如今足下年迈桑榆,早就应该闭精息欲,忽然春情猛发,难道不是反常吗?我真为足下担忧!你一定要当心啊!〞老汉不当回事,四十天后发病而死。

  孙思邈说:〝像这样的人并非一例,我姑且记载下一例,以告诫将来人。〞

  〝善于养生的人,凡是觉得阳事旺盛,一定要谨慎地抑制它,不可放纵色欲之心来伤害自己。倘若一度抑制了色心,就一度火灭,一度增油;倘若不能抑制色心,纵情泄精,就等于在油灯将灭时更加减少灯油,这种情况自己怎能不深防!令人痛心的是,人在少年时不知道这个道理,即使知道了也不能信奉实行;人到了老年才知道这个道理,可惜已经晚了,难以养好病了。〞

  为什么中医把闭精寡欲看得如此之重?因为先天难补。靠后天吃药无法弥补先天根本上的不足,中医对此束手无策,只有重视后天养生,劝人后天节欲、断欲,能不泄就是补。这并非什么迷信,现代医学上也认识到人的基因链会越用越旧,发生损伤又难于修复,人体的衰老因此也就变成不可逆的。

  既然常人衰老不可逆,那么不修命又想保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延缓衰老。而纵情洩欲却如同伐性之斧,在不断砍伐树干,加速衰老。现代医学也发现了纵欲使人的免疫力降低,身体变差。人身体老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损耗状态,实际上不就是折损了未来寿命吗?

  当然,现代有的人简直把欲望和执着看得比命还重,所谓〝过把瘾就死〞,这完全与养生之道背道而驰了。节制在后天人生中看似本可尽情享受的情欲,确实会带来苦,但却是保命之路。

  《脾胃论》中李东垣:保命比足欲更重要

  李东垣说:〝名与身,谁与你更形影不离?身与利,谁对你更重要?〞

  〝假如一个人效仿隋侯,用金珠当弹子,来射千仞之高的小雀,世人一定嘲笑他:怎么为得到如此轻微的东西,失去如此贵重的东西!我的残躯六十有五岁,视力和听力就大半不行了,全身百脉沸腾,心力交瘁,身体如同众脉漂流,闭眼就觉得魂如浪去。我的神气比以前憔悴、饮食比以前减少,连应付日常的人事都让我病情增重,我现在有的一点身体健康,难道不比隋侯的金珠更珍贵吗?〞

  〝如果病人能够安于淡泊,少思寡欲,少说话来养气,不妄自劳累来养形,虚心寡念来维持精神,将生死得失看淡,安于命运的定数,生死得失既然看轻,人身气血自然和谐,病邪没有容身之地,病情又怎能加剧?如果人能保持如此心态,也就离养生之道不远,可谓得其真趣了。〞

  李东垣颇为慈善,不比现在一些医生,有了名气后,与其看十个五元的病人,不如看一个五十元的病人。他因慈善出名后,应诊非常繁忙,以致于心力衰竭。他用自己的实际教训告诫人要重视身体健康,有了健康身体才有一切,假如人没了健康身体,那真是求一刻轻松也不可得。

  用性命换来的名利这些身外之物到那时享受得了吗?得过重病的人都知道这千真万确。李东垣感慨地说,如果自己少应付点人事,少说话少操劳,自己的病就不会这么重,因而告诫病人要好病就得清心寡欲,看淡生死得失。这是很有道理的,如果病人心里牵挂很多,吃不好,睡不好,他的病能好得快吗?当然李东垣自己没有做到,自己当医生还把自己身体搞坏了,那是因为他关心病人甚于自己造成的,而不是他不懂其中道理。

  人应不应该纵欲?正统夫妻生活需不需要节欲?出家人必不必须禁欲?这在传统古人眼里是很简单的道理,可受到现代观念薰染的人已经不知道了。笔者愿读者能因此认识到节欲的重要性,了解古人和修炼人的心境心态。

 

  在此忏悔我身口意所犯的一切恶念恶言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戒邪YIN,得大自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纵欲       离欲)(五明学佛网:纵欲       离欲)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惟觉法师:放纵欲念及瞋心的后果 

 冯学成居士:记离欲老和尚 

 体方法师:离欲已解脱 

 高明道老师:布施 慈心 为善 离欲 

 妙心法师:欲界话离欲 

 慧光法师:皈依法 离欲尊 

 陈大惠居士:纵欲,你的五脏就没有营养‍ 

 陈大惠居士:陈大惠老师对话中医女博士:为什么不可纵欲? 

 昭慧法师:情欲解放,怎么解放?——节欲、纵欲与离欲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八)~A 第188经(离喜贪 

 万恶YIN为首,邪YIN纵欲最终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