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净宗不是度断气的人,度的是活人,你念佛修行,这一生现世就会有受用


   日期:2018/1/22 20: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是故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在玄义里面引《弥陀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的标准不是只有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做到了还不一定能出轮回,而是要发心,要生决定意,才能够出轮回。有些人会想到,我好端端的出轮回干什么?真的有轮回吗?以现代的科技可以证明是有轮回的,轮回不出三世因果。你这一生所做的,来生会受报;这一生所受的,就是过去生所造的,所以只要有所造作就有轮回。反观哪一个人无所作?你要无作,那阿罗汉就无作,就没有轮回;所以,这轮回比病苦还可怕,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逼近我们,我们却不晓得。

  现在的人很聪明,他知道老了会生病,要存钱、要有保险来养老,但是他却没想到有轮回这件事情。在佛门里面学了佛,我们不能只求个平安,佛菩萨绝对可以给我们平安,但是真正的平安是永断轮回。要求真正的平安,这一生平安还不够,要求就要求得彻底、求得圆满。一般人没有这个警觉,不知道自己正处在轮回里。

  轮回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刚刚讲的,有所造作。你动了念头,打妄想,现在想这样,等一下又想那样,这就是轮回;遇境界起烦恼,这就是轮回;一下好一下坏,轮回到这里,轮回到那里,轮回这么明显,但是我们的心太粗了,以为起烦恼是正常的,以为动念头是正常的,所以一天到晚都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么、造了些什么,这就叫众生,这是凡夫。

  做五戒十善有没有动念?有没有造作?只要你有造作,还在动念,你做得再善,做得再好,都是在六道里面升沉。升是升天,沉就是下坠。那为什么说修五戒十善会得下坠的果报呢?这一生修善,来世享福,后生堕落,这叫三世怨。什么叫善男子?对于净土能信、能愿、能行,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是真正的善。也就是说你具有出离轮回的心,想要发愿求生净土的心,这是善男子、善女人。因为一个想要出轮回的人,会做好五戒十善,对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看破了,色身也愿意放下,有出离心做动力,就不会犯十恶业了。我们讲修行,不是叫你死以后去修,学佛不求死,我们讲求生净土,没有说求死净土。

  所以在佛法里面,尤其是净土宗,很多人都认为念佛等老了再来念,或是等退休了再来念,或是踫到事情再来念;不然就是以为净宗是度死人的,超度时用的,这是错误的观念,净宗是度活人的。做三时系念、梁皇忏这些超度法事,里面讲到往生堂上众等亡灵,这些亡灵是谁?就是我们自己啊,亡失灵知觉照之性,故名亡灵。

  大家已经忘记自己是佛了,不是躺在那里,不会喘气的那个是亡灵,我们讲的亡灵,是亡失灵知心。鬼道众生忘失本性,畜生道、地狱、人、天、修罗、乃至阿罗汉、缘觉、辟支佛都是往生堂上众等亡灵。

  所以净宗不是度断气的人,度的是活人,你念佛修行,这一生现世就会有受用,就会有好的果报。像你念佛是因,除断烦恼是果;除断烦恼是因,这一生生死自在是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所以念佛是不思议因果,它可以帮助一个带很重业障的众生,无论是喜欢讲是非、心散乱、定不住、脾气大、对境生心这么粗重的业障,透过佛号都能消除。无论你碰到什么逆境,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它都能消,不是消境界,是除你的心。

  我们为什么会被境界转?就是对境有心,对境有心就被境界转。所以念佛的好处,是帮助我们对境无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修行是往这个方向去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显法师       净宗)(五明学佛网:悟显法师       净宗)  

 达照法师: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张秉全居士:《净宗三大师开示录》序 

 林克智居士:人间佛教与净宗修持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利乐有情是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中国净宗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 

 林克智居士:通向极乐之路 净宗之理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净宗修学的基础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五章 殊胜关怀——佛法是殊胜之通道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7 净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6 镜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5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