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智法师:诸佛菩萨寿命自在为何趣入涅槃?


   日期:2018/1/27 2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即使佛陀本人也示现了疾病、衰老和圆寂。在佛陀的教法下,具足地道功德和神变的结集经教的五百阿罗汉,以及后世无数的大成就者,四大自在,水不能溺,火不能焚,远离损害,最终也都一一趣入涅槃。

  ——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文 / 慧智法师

  诸佛菩萨为何趣入涅槃?

  《极乐愿文大疏》中将示现涅槃的原因归摄为三点。

诸佛菩萨寿命自在 为何趣入涅槃?

  佛陀示现色身涅槃(图源:网络)

  壹

  “如果没有所化众生,则如无有水器不能显现月影一样,佛陀的色身也就自然融入法界之中。”

  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有一轮明月,地上的水才能显现出月影。如果水是混浊的,或者根本没有盛水的容器,月影则无法显现。同样,如果没有所化众生,佛陀则不会示现其色身。

  其实,佛陀以何种形象出现于世,与所化众生的福报有很大关系。

  2500多年前,佛陀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圆满正等觉形象应化在古印度;佛陀涅槃后,众生的福报逐渐减少,先是由阿罗汉住世延续教法,之后由各大班智达弘扬佛法,再后来由各大善知识弘法利生。可见,若众生的福报浅薄,便无法感召佛陀应世。

  《大般涅槃经》云:“我欲弃捐此,朽故之老身,今已舍于寿,住命留三月。所应化度者,皆悉已毕竟,是故我不久,当入般涅槃。”佛陀示现涅槃前曾亲口对身边的弟子说:“所应度化的六道众生,都已圆满了度化的因缘,所以我将在三个月之后入般涅槃。”

  佛陀示现涅槃还有其他的缘起,比如佛陀曾三次问阿难尊者:“何人得到四神足,可以住世一劫,我对四神足极为善修,我应该住世多久?”但是由于魔王的干扰,阿难尊者没有听到这句话。

诸佛菩萨寿命自在 为何趣入涅槃?

  佛菩萨悲悯众生(图源:网络)

  贰

  “诸佛菩萨圣者们如若住世时间过长,众生则会有他们将恒久住世之想,导致对修法产生懈怠心理,因此为了使众生生起厌离心而示现涅槃。”

  虽然佛陀的法身无来无去,相续本来常有,但如果佛陀不示现色身涅槃,那弟子就会认为:佛陀会一直住世,自己现在不修,以后还会有机会;就算这一世不修,等下次转世为人,自己还有机会依止佛陀。

  佛菩萨悲悯众生,为了避免弟子对修法产生懈怠的心理,同时让众生对轮回的一切苦生起出离心,于是示现了涅槃。

  如《大般涅槃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诸法皆悉无常,恩爱合会无不别离。’”这是佛陀留给我们的遗教。

  所以,当我们对修法产生懈怠时应该想一想:“我今天不修以后还能有机会吗?”这样我们就会产生紧迫感,也不敢对修法产生懈怠的心理。

诸佛菩萨寿命自在 为何趣入涅槃?

  生起出离心(图源:网络)

  叁

  “也有因末法时期刚强难化的众生邪行种种,暂时无法调伏他们而心生厌烦趋入涅槃的。”

  世亲论师是位了不起的大德,他一百多岁时,有一天出门看到一位出家人正在耕地,随身还携带着一瓶酒。见此情景,尊者感到末法时代,佛法衰微,不由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回去留下一些教言后便示现圆寂了。

  由此可见,作为弟子,如果我们的言行不如法,不希求解脱而不精进修行,那么诸佛菩萨、善知识们就会用示现涅槃的方式来让我们生起出离心。

  如果众生在解脱之前就失去了善知识,那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当下应结合诸多教言及修法,努力在上师的教化下生起出离心,不要因自己的刚强难化成为上师、善知识们示现涅槃的缘起。

  到那时,巨大的痛苦不言而喻,然而早已追悔莫及。正如《涅槃经》中记载,佛陀身边的弟子们及诸天人等听到佛陀即将涅槃的消息后都非常悲痛。

  了知以上佛陀涅槃的原因后,希望大家精进修行,团结和合,如理如法行持各种善业,以此缘起祈祷所有善知识长久住世,利益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慧智法师       涅槃)(五明学佛网:慧智法师       涅槃)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涅槃四德 

 其它:简述中国佛教的涅槃思想(方立天) 

 惟觉法师:菩提觉法乐 涅槃寂静乐 

 黄夏年教授:法显与小乘《大般涅槃经》 

 楼宇烈教授: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四章 涅盘思想的完成—大般涅盘经的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二章 涅盘思想的展开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一章 涅盘思想的起源 

 张秉全居士: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3 涅盘之深究 二 身心转依之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1 涅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