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教你一个在红尘中畅通无阻的妙法


   日期:2018/2/6 6: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你们会问:圣人会不会犯错误呢?圣人也会犯错误,并不是开了悟就什么都会,什么错误都不会犯了。

  例如没有学过电脑,还是不会用电脑。但是他学电脑会比常人快一些。因为他比较专心,心能安住在当下,不会散乱。而他犯错误也不会走得太远,一犯错误他就警觉了,心就收回来进入道中了。

  而凡夫犯了错误,也许会醒悟,也许不会醒悟。对于学佛的人而言,警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时刻都要提起警觉的心。否则,一不留神,可能身口意这三个工具中的哪一个就犯错误了。我们说学佛的人有定力,定力体现在哪里呢?就是体现在我们能看住自己的身口意上,能在恰当的时间正确地发挥身口意的力量。

  并不是会放光动地的才是菩萨,也不是会念多少经,会打多少坐,有什么神通的,才是菩萨。只要你存菩萨的心,说菩萨的话,做菩萨所做的事,敢于直下承担,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众生,把快乐分享给大家,当下你就是一个菩萨。并非成了菩萨,才去做菩萨的工作。倘若如此,恐怕你永远也成不了菩萨。在未成菩萨之前,你存菩萨的心,做菩萨所做的事,你就已经入菩萨之流了。

  一个人有没有修行,主要是体现在行愿上。我们中国人心中有四大菩萨: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如果没有大行,前面的大悲、大智、大愿都是空话、假话。你有大智,不用你的大智为众生服务,你的大智有没有用啊?你有大愿却不去行,你的大愿有什么用呢?你有大悲不去行,同样也没有用。所以我开玩笑说,没有大行,前面的三大菩萨都是假大空、高大全。你不行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即便爬得再高,也会掉下来。佛道的成就,红尘事业的成就,都要靠行愿。离开了行愿,一切免谈。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光说,力量都到嘴上去了,你就不会用心在做上了。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把法弘遍三千大千世界,是靠行愿行到的,而不是靠发愿发到的。你发了愿,没有行愿,你的愿也是空的。你有再大的智慧,没有去利益众生,普度众生,你的功德福报也无从圆满。所以每一个佛菩萨在未成就之前,都是先立了宏愿,然后默默地去做,一做就是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

  学佛的勇猛心易发,但是长久心难以保持。一个人的悟性可以在刹那间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但是行愿达不到。没有一定的时间,你的行愿是看不到结果的。行一次容易,行十年、二十年、一辈子很难。在修行的道路上,包括在红尘的事业上,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成就。

  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不同面目的人,尤其在做佛菩萨工具的时候,更会碰到一些与我们意见相左的人,他们想说服我们,我们也想说服他们。当你碰到这样的人时怎么办呢?释迦牟尼佛早就告诉了我们,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中有一个愿叫“称赞如来”,这个“如来”指的不仅是如来佛祖,而是每一个众生,他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如来来看待,来称赞。

  你们说最廉价的礼物是什么?最廉价的礼物就是赞叹,就是利语,就是称赞如来。也就是在语言上不伤害别人,要利益别人,随喜人家的善心功德,赞叹人家,感恩人家。倘若我们连最廉价的礼物都不愿意送,贵重的礼物就不必说了。

  学佛的人整天诵十大愿王,又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十大愿王的含义呢?倘若你真的懂了十大愿王的含义,仅凭这十条,你在红尘中就已经畅通无阻了。实际上只要前面四条就足以让你在红尘中畅通无阻。

  当然,你不要无缘无故地称赞别人,否则人家就要说你是马屁精了。赞美要发自内心,要真诚。当人家做了好事时,我们要称赞,要感恩,要随喜。而且我们自己也渴望像对方那样去做,人家才会相信我们的赞美,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东华禅寺自在堂

  作者: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3次7年闭关、16年建寺安僧、8部著作、1.2万场开示、千万余字的开示录、16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4791万多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贤菩萨       万行大和尚)(五明学佛网:普贤菩萨       万行大和尚)  

 傅味琴居士:2004年普贤菩萨圣诞法会开示 

 惟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李志夫教授:普贤菩萨之行持特色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普贤菩萨法门捷法 

 韩廷杰教授: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华方田教授:关于峨眉山普贤菩萨信仰的哲学诠释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二讲 如何远离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一讲 认识如幻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十讲 是心即佛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九讲 有无俱遣  

 佛光法师:解读《圆觉经》之普贤菩萨篇 第八讲 依道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