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我们一定要认清修行的目的


   日期:2018/2/14 11: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的佛教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承,人们不断地去用种种的不同意识形态在追随。那么佛教的传承究竟意义在于何处呢?

  佛教所传递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这个法则不是表现在思维、意识形态之上,而是在于当下这一念的觉。方可体悟了了分明。所以说万法最高的境界领域皆是同源性海,妙现三千,姿态万别。

  所以说这个佛法所表达的如是等一体同观的自然现象。这个自然现象是完全超越思维意识的影像。这也称之为普周湛然。

  我们大家的修行一定要从根本、心地上努力才是。这个心地上的功夫,就是指内心的心态,对事相的取舍表现的自如。同时深刻地透视事相的实质。表现出来内心的自在,安详,充满着法喜,智慧。这种种极为殊胜的表现。这都是内心的境界。

  思想意识千万不能被外境所困,同时也不能被佛法所迷,也就是说也不用思维的角度去衡量佛法。因为佛法是静态,思维是动态,这完全是两个方向。

  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一定要按照程序。关于这个“悟”,请大家更不能对此误会。“悟”不是让我们用思维去理解佛法,去思维佛法。而是对自心的认识。及对自心的转变这是觉悟。觉,思维上的察觉。悟,明了清醒。

  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能被法相所困,诸法犹如手指示明月。我们一定要顺着手指示的方向看月亮才是。可不能抓住手指不放,这也称之为入佛魔。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尊湛现       修行)(五明学佛网:独尊湛现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