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夏坝活佛:春节祈福 这样拜佛,能迅速增长福报


   日期:2018/2/17 0: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这是身口意共同的顶礼。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这是身顶礼。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这是意顶礼。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这是语顶礼。

  简单说一下顶礼的方法。首先,双手合掌,掌心一定不能空,要将两个大拇指扣到掌心中。如果掌心空,缘起不好,会投生到比较穷的地方;其次,掌心不能合拢,这是外道的顶礼方法,若如此顶礼,则会有投生为外道或生于无佛法处的缘起。

  顶礼时,双手在身体四个部位略停一下。首先合掌于头顶,指尖朝上,千万不要指向后,否则有变为邪见和颠倒之人的缘起;如正确合掌,则是成就佛陀顶髻相的缘起;然后,合掌向下移至印堂,这是成就佛陀眉间白毫相的缘起;继而合掌下移至喉间,这是未来获得佛陀六十种妙语成就的缘起;最后,下移至胸前两乳正中,此是将来获得佛陀智慧的缘起。

  磕头时,头一定要碰到地面。佛经中说,若磕头时头不点地,有未来投生于掉头地狱的缘起。掉头地狱中,是以头代足走路。当然也不能狠狠磕,把头磕破了也不好。

  磕头的功德有二:其一,磕头是证得佛陀身口意成就的缘起,能营造非常大的福报;其二,通过磕头,可以消除傲慢心。现在许多人都十分傲慢,对任何人都不恭敬,乃至于对父母都不会下拜。傲慢心越重,听闻、接受佛法的能力就越弱。为调伏傲慢心,便要磕头,这是五体投地。如此磕头,未来有投生为转轮王之缘起。磕头时,观想自己从无始以来,六道轮回中的一切转世,都以人形围绕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一同磕头。这样不仅仅能消除今生身口意的一切罪恶和业障,还能消除生生世世中所造下的一切业力。

  为什么观想无数个身体同时顶礼资粮田,能造集很大的福报?因为身的顶礼很重要,但心的顶礼更为重要,所谓“心到佛知”。这个含义很深,做到“心到”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显密之间的差别也在于此。显宗成佛为什么要三个无量劫造福报?因为一个身体磕头积累成佛所需的福报要用三个无量劫的时间来完成,然而,你把你自己无数世当中所投生的每一个身观想为人的样子围绕在你周围,磕一次头,就变成无数次了,一下子功德就几百万、几千万地增长。就像我们找360个人同时干活,一个人需要一年干完的活,一天就干完了,这是非常重要的窍诀,大家以后就这样顶礼。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念此偈诵进行身顶礼时,观想由于普贤行愿的威神力,自己的身体化为佛刹微尘数的身体,顶礼每一个佛刹土的一切诸佛。此观想很细,初学佛者无一定定力,很难做到。但若观想无数前世的身体一起磕头,还较易做到。如此,“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的目的便达到了。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念此进行意顶礼时,观想整个法界的每一个尘刹当中,都有尘刹数目的佛,每一佛面前有众多的菩萨会。心里生起无比信仰之心。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念此进行语顶礼时,观想我们所化出的尘刹数目的身体,每一个身体有无数的手和头,每一头有无数口,每一口有无数舌,来赞扬一切诸佛。不过,作为初学佛者,很难观想出来。此时亦可以观想无始以来每一次投生时的身体化为人的样子,每一个人均于无量劫的时间中不间断地赞扬佛陀。或者将每一个身体观想为大白伞盖佛母,有五千头,每一头的口中有无数舌,在赞美佛陀。

  七支供每一支的功德都可以具有六波罗蜜。以顶礼为例,自己顶礼也劝导他人顶礼,这便是法布施——布施波罗蜜;顶礼时,断除一切不如法的行为,远离我爱执与自私执着之心,为利众生而顶礼,则是戒波罗蜜;顶礼时,无论再苦再累也不怕,被人打搅时不生气,身体不太舒服也能坚持,则是安忍波罗蜜;以非常欢喜的心情顶礼,将此当做最快乐之事,那就是精进波罗蜜;顶礼时,把思维全部集中到修善积德中来,集中在这个顶礼的功德上,一心安住于这样的善根心态中,不让它生起贪嗔痴的分别心,这就是静虑波罗蜜。顶礼的我,顶礼的行为本身,顶礼的对象——资粮田,现象是妙有的,然而自性是皆空的。通达“万法自性皆空”的道理,即是般若波罗蜜了。或者,你知道顶礼的功德,并且也知道顶礼的方法,对此一目了然的智慧也是般若波罗蜜的一部分。能够这样去做,顶礼一项就具备了六种波罗蜜。

  节选 ▏夏坝活佛《成就盛宴导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