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心上莲花:执子之手


   日期:2018/2/25 20: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索南卓玛

  在2006年清明节前夕,我收到了母亲给我汇来的200元钱,从我上大学后,母亲一直有过生日给我加零花钱的习惯。当时内心还小小嘟囔,人家工作要花钱的,应该多打赏一点嘛。

  两个星期后,我母亲因车祸突然离世。仿佛晴天霹雳一般将我推向深渊。这是我第一次直面死亡,一直不敢相信头天还和我通了电话的母亲就这样天人永隔。前一天上午,当时我梳着头,梳子突然断成两截,心中顿时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打电话给我妈,问她最近是不是有亲人去世,她回忆了半天,说上周倒是有个远房的舅奶奶去世了。我说不像,应该是很紧密的亲人。没想到却一语成谶。

  那年大寒,按照家乡风俗要立碑。表哥问我刻什么文字,我想了想,在我母亲的墓前刻上了这么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的我,压根没有“断奶”,没有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能力和勇气。心里老觉得自己不幸福、命运特别悲惨的人,当然得不到幸福。

  这种依赖心理,让我继妈妈后,内心无意识地迅速找到了一个新的精神支柱。这个人是我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我和老公年少相识,现在算起来已经有12年,结婚4年有余。2006年初,我妈妈去世后,他抱着我说,妈妈这棵大树倒下了,以后我就是你的大树,照顾你一辈子。那个瞬间很美好,这是一句真心实意的承诺。感恩老公在最艰难时刻的温暖。

  职场的艰难,北漂的打拼,在这里就不细表了。2008年夏天,我们很幸运的交上了一套二手房的首付款。房子位于甜水园,这个名字,寄托了我们对新生活无限美好的憧憬。成为房奴的那天傍晚,夕阳很好,我俩手牵着手,坐在117路公汽最后一排,在春秀路的眉州东坡吃了顿庆祝餐。犹记得那时因为买房囊中空空,那顿饭也吃得捉襟见肘。那天刚好是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七周年,餐厅电视中人们在庆祝,再等20多天即将迎来北京奥运,我们也在庆祝,因为从此之后我们有家了,在偌大的帝都,我们有个小小的栖身之所。

  乔迁新居后,我的家庭观念越来越严重,依赖倾向也越来越严重。这里的依赖并不是物质依赖,而是精神层面的依赖。那个时候的我不停的渴望温暖的话语,希望他能无微不至的关爱我。我老公是个外表温和、但内心非常倔强的人,情绪起伏非常大。所以,经常他无意中做的事或说的话,我内心就能把自己设定在“受伤者”角度,狠狠难过很多天。日积月累,负面情绪像滚雪球那样大,每次吵架都会把过去他所做的各种“劣行”全部回顾一遍。

  结婚后,这种情况依然得不到有效转变。他逐渐不搭理我,培训开会出差的机会越来越多,回家越来越晚,在家就把自己关在另外一间房间,完全不沟通。我偏执的性格再次被激发,像所有疑神疑鬼的女人一样,查他的手机、QQ和行踪,一有风吹草动,两个人就打架打得不可开交。一边是我寻死觅活,一边是他暴怒之极、头也不回甩门而去。那段时间我俩各自都暴瘦了30来斤,内心煎熬就像活在地狱一样。他不在的日子,我抱着狗相依为命。很久之后,因缘际会,连狗也离开了。最惭愧的是,那段时间连累父亲继母公婆大人为我们担惊受怕,日夜睡不好觉。

  我开始四处求神问卜,试图“拯救婚姻”。动手修改自己家的风水,花光自己的积蓄祈福做婚姻法事,请了各种各样的符咒和加持品,在家里的佛堂忏悔哭泣,祈请上师加持,将所有的修行全部回向给我丈夫。那段时间,真是有枣无枣都打一竿子。效果仍旧不明显。为什么?现在想起来,念经改风水贴符咒,都是外缘,固然能化解部分外在的障碍,但我们的内心始终被巨大的贪嗔痴所束缚,又怎么可能得偿所愿?

  后来,他精疲力尽对我说:“这么多年,我感觉你一直都没有长大,跟你在一起太累了。”

  我绝望了,写下遗嘱,割腕,用刀划着自己的心口,一个人封闭在打开煤气的厨房里。狠狠嘲笑自己,还学佛多年呢,不相信因果业力吗?遇到不好的事情,冤亲债主找你讨债的时候就想不认账?只能过甜水、蜜水泡大的日子,就不能心甘情愿笑着承受痛苦?煤气呛人的味道,让我内心还仅存的一丝清明复苏了,突然感悟到: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内心的造作,即我执。把自己看得太重,把所谓的“情爱”看得太重,入戏太深。

  我手腕上的疤痕,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消逝无影踪了。时间也在逐渐抚平内心的伤痕,后来,又过了一年,我终于明白:向外求幸福,永远都是缘木求鱼。变幻莫测的外境,如同镜花水月一般,只有做个内心安定幸福的女子,才能真正幸福。你微笑,世界也对你微笑。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总是会愤恨的认为:凭什么XXX这样对待我?

  我有个小伙伴对我说,凭什么他就不能这样对待你呢?是啊,人家当然可以这样对待我。我又是谁,你又是谁?对“自我”这个概念看得太重了。既然是最亲的亲人,为什么不能慈悲一点呢?包括对自己,也要慈悲。真正想明白了,就能放下自己的执着了。

  20岁生日的时候,我曾经非常文艺非常小清新地在一张抹茶绿的卡片上,给30岁的自己写了一封信,自己跟自己约定,30岁的时候再打开。前段时间从北京迁徙到上海,整理行李时突然想起来,就翻了翻。

  上面写的是:“30岁的你,你好吗?我现在很爱很爱一个人,你和他还在一起吗?”

  我心里默默的说:“是的,我们还在一起。只是这种爱,和之前的已不同。”

  狭义的爱情,是占有欲。最开始的时候,我爱他,是因为他长得帅,符合我内心的男友标准;后来我爱他,是因为他是可供我依赖的精神支柱。这一切,根子上都是围绕着自我的感受。

  现在,我和我老公,既是茶米油盐酱醋茶的夫妻,也是修行路途上相互扶持的道友。我很感恩他,不是他,我根本无法打破自己从少女时代开始的情执幻象。有时候想起来,内心真的很感恩他。当出现一些让人感觉不舒服、逆增上缘时,人才更容易坚强和成长。我自己是经常把他当菩萨来看的。跟他一起生活,内心的智慧和体悟又会增加不少。

  当然,还是那句话,人生无常。缘分,就像天边的两朵云,相互交会,又逐渐分开。这30年,因为自己的种种原因,没有保养好身体,落下了一身疾病。所以,这个肉体躯壳究竟能存在多久,很难讲。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彼此分离的无常到来,我相信我们会平静、从容、欢喜的对待这一切。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一起,就相互善待一天,执手之手,与子偕老。

  人世间有很多揪心的苦,有一种苦,是你自己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时候。多少人,也许都来不及说再见,就已经永别。比如我和母亲。又或者,一个类似于我这样的众生,蹲在人潮涌动的昆明火车站候车室等车,或者在零时平稳行驶的MH370航班上,听着机上娱乐设施沉沉入睡,他们可能是旅行爱好者、打工者、出差人群,可能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但却永远无法预测下一刻将经历的事。所以,请活在当下,珍惜当下的每一个瞬间。

  点评:

  记得前些年看过一则报导,有一家国家的媒体曾经发起征文,评选出自己认为一生最幸福的时刻。最后评选出来的结果,不是中奖,不是讨老婆,不是吃山珍海味,而是一位年轻母亲的话:看到孩子吃饱后,睡得香香甜甜的样子,那一刻是是我感觉最幸福的时刻。

  幸福感,有获得的幸福感,也有付出的幸福感,付出的幸福感远远强于获得的幸福感。就象这位母亲的幸福感是基于母爱的付出,因照顾好了孩子而感到幸福。我们平时也有体会,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解人苦难,立即会生起很强的快乐感。所以做善事,既是自己帮助别人,也是别人成就自己的过程。

  而获得式的幸福感,很容易变成索求无度,因为人的欲求是无穷的。当无法一一满足时,就形成心理落差,一切痛苦都是在现实与期望值的落差中产生的。就象上文中的女子,刚开始在婚姻中只会索求“无微不至的关爱”,而索求往往是建立在有形或无形的强迫乃至伤害对方的基础上的,这种索求实际上是是让对方越来越无法爱自己。所以一切围绕着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把自己的感受太当回事,则离幸福越来越远。不学会从心中解决问题,一切求神问卜、风水祈福,都是缘木求鱼、毫无助益的事;诵经念佛,也是浮光略影,很难得到真实受用。佛法是心法,首先是要从心上解决问题的。

  学会关爱身边的人,痛苦就随之而愈;把心量打开,推己及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及至逐步生起悲天悯人的情怀,自己也就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忘了自己,也就成就了自我的安乐国土,安乐从来不在心外。菩萨大慈大悲,心中只有众生而完全没有自我,所以菩萨是最快乐的人。去寺院看看,哪一位菩萨不是洋溢着安祥的微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