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人真正看重和渴望的是什么?


   日期:2018/3/5 7: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光有能力,没有善心,对人对己的伤害都很大。成功的人必须让能力和善心并驾齐驱,甚至善心还要略高一筹。善心是属于境界的范畴,走在人类最前沿的永远是境界。境界指的是思想的境界、心灵的境界,是它在引领着社会和人类前进。

  文人墨客的思想通常都比较狂放,正因为如此,才会留下传世之作。但是,因为恃才傲物,行为桀骜不羁,他们多数都穷困潦倒。做人,思想可以狂放一点。但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行为上要低调、收敛一点。做人和做事有很大差别。

  古人说,学问半斤可以冒充八两。能力八两只能说半斤。因为能力是要马上兑现的,而学问、思想境界需要一个过程才能体现出来。最终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好坏,是通过他的境界,也就是他的善心。

  有一种人能力很强,做副手帮助别人,会做得很轻松,游刃有余。他帮谁,谁就成功、致富、提升,他心里不服,于是就拉一帮兄弟自己干。刚开始可能会有很多人追随他,但渐渐地,大家发现跟着他干不仅一事无成,而且也没得到什么好处,于是就陆续走掉了,最后只剩下他自己光杆司令一个。

  这个有能力的人看别人越做人丁越兴旺,而自己越做越成了孤家寡人,可能会抱怨自己命不好,无贵人相助。实际上,他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人固然认为物质很重要,但真正看重和渴望的是什么?

  答:尊重和认可。

  师:对!在某个阶段,人确实需要金钱、职务等物质层面的满足。但是到了某个层次,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倘若老板给了你很高的职位与不菲的报酬,但没有给你尊严和尊重,你也会离开这个老板。每个人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在境界上,这才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解脱也是在境界上。

  两千多年来,为什么有无数的人追随佛陀,崇拜佛陀?我认为是因为他有智慧、有境界,用他的智慧和境界可以指导自己的人生,用他的思想观点为人处事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双方都需要认可,都需要被尊重。

  佛教讲,一个成就的人要达到四种境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只有如此,才能与万物很好地相融共处。四相之中,最先突破的是我相。什么叫我相呢?就是什么都以“我”为中心、为代表 、为权威,不尊重他人的想法看法,不听他人的意见,不给他人施展、发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这种人是一个独裁者。

  适度的独裁是可以的,但不能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凡事都有个度,把握不好就会坏事。什么是真正的善良?难道不杀人,不杀生,给人方便,别人打我我退缩,这就是善良?这就是境界?学佛的人、出家人说一说,什么是善良?

  答:能成就别人就是善良。

  答:能给团队带来利益,给大众带来实惠,就能体现这个人的善良。

  师:你们都答对了一部分。佛教讲的无我,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才是真正的善良。善良的对立面是什么?是处处考虑自己,先满足自己的需求,剩下一点残羹冷炙,才拿去打发别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万行大和尚)(五明学佛网:佛教       万行大和尚)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菩萨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五、清华大学恭请演讲稿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为善最乐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佛教」摸象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善生经与人生佛教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快乐的追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的和乐之道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与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