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南怀瑾:《如何修证佛法》第02讲-2


   日期:2018/3/6 22: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再来谈有关《楞严经》的第二个问题:这本经起首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包含了修行作功夫的大秘密在内。除此之外,真正修证的密因再没有其他的了。不过几十年来,我还没有碰到过一个对本经真正有研究,真正能找出《楞严经》修证方法的人,实际上,在这本经典中,由凡夫到修证成佛都讲到了。懂得文字的人,一看就懂,可是多数的人,都被这本经的优美文字骗住了,反而没有看懂内容。

  《楞严经》里面有一个重点,也是一个大秘密,就是修证的方法。实际上,见地、修证、行愿三者不可缺一。真有了见地,修证一定做得到;真正修证做到了,行愿也一定做到了。有一点缺陷都是不对的。

  我的话象下雨一样,不限定对某一个人说,而每一个人都有份,你是得利或不得利,完全看你自己。这本经典见地、修证、行愿都在内,我慢慢帮大家挑出来。

  《楞严经》开始“七处征心,八还辨见”,佛与阿难的对话,问“心”在哪里?往返讨论了七点,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然后佛告诉阿难,心在哪里。

  《楞严经》卷一: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他说我们为什么自己不能明心见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生命中有一个东西在作用,就是攀缘心,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因为我们的思想不能停止,就是睡觉时、睡梦中,还是在思想,这个叫攀缘心。一般人错把这个攀缘心认为是“心”,等于西洋哲学家笛卡儿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只是普通人的思想观念,但却错了,不是本“心”。要怎么样才对呢?

  “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佛说的这个心是现象,是本体所起的作用。生命的本心、本能叫菩提,又叫本体,它所发出的现象是分段的,像电波一样的跳动的。你不要去抓住这种现象,要回转来认识那个本体。

  “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识精元明”包括了唯识的识,精是真精神,原来灵明的这一点,就是你那个能够知觉,能够感觉灵灵明明的那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能生诸缘,这个东西在里面一动,我们思想念头一动,心里一感觉,外面就起作用了。

  什么是缘?我讲的话是缘,发出声来你听得到是缘,我这样一句接一句讲,你听的观念跟着走,就是攀缘。

  现在大家坐在这里,人多了,身体觉得热,就是里面的识精元明,对外面的热量起感应,心里头就感到很热很闷,这是与热的缘发生感觉,能生诸缘。

  “缘所遗者”,如禅宗所讲“万缘放下”,外缘都丢开了,所剩下的那一个,就是有个丢不掉的东西。比如大家坐在这里,感到两腿、膀子不舒服,这是缘。什么缘?体缘,身体上的反应作用,同“你”没有关系。那个知道身体不舒服,腿不舒服,那个既不在腿,也不在膀子,除掉缘以后所剩下来的,缘所遗者——就是这四个字,本来那个东西,外缘都丢掉了以后,剩下的那个东西。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一切都是那个东西变动出来的,所以众生颠倒,一味的跟着万缘去跑,而在六道中轮回、生死中打滚。这是正面的,还不是它的密法,这里头反面的还没有讲。

  我常提醒大家,当你一上座,两腿一盘,那一刹那是不是非常好?但坐好以后,就不对劲了,为什么?因为坐好以后,就觉得自己在打坐,觉得气也不对,身体也不对,而刚盘上腿的那一刹那,倒有点像万缘放下,什么都不管的味道。等腿盘好了,什么都在想,又想成道,又想威仪端正,又想不要打妄想,妄想来了又要赶掉它,赶掉后,又想……唉!何必赶掉它,赶了以后又是妄想,反正都是坐在那里搞鬼。

  其实只要外缘自然地放下,剩下来的那个没有动过的,就是那个缘所遗者,佛就那么直接的指示给我们,因为把这个搞迷糊了,所以枉入诸趣,就只有在六道中轮转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楞严经)(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楞严经)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楞严经 

 净土法门法师:《楞严经》决定可靠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九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八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七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第二篇 悟后依体起修 

 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