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拆掉让你人生痛苦的「十堵墙」


   日期:2018/3/8 4: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按】人人都希望易成、益己、顺适、无病、无难、无障,而现实情况则常是难成、损我、逆忤、多病、多难、多障....即便如此,我们常常还是一味索求,不撞南墙不回头。

  其实,如果带着智慧的觉察,你会发现前者并非完美无缺,后者亦非一无是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佛教典籍《宝王三昧论》有「十不求行」,虽是佛门修行要诀,但绝不仅仅利于佛子修行,其中蕴藏了货真价实的处世智慧。

  我们来看看星云大师是如何用这「十不求行」来帮我们破除人生痛苦的十堵南墙。如果你对哪一条特别有感觉,欢迎在后台留言,会收到老师的点评回复哦。

 

  星云大师:十不求行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参禅学道的人,不要要求身体一定要健康,永远不生病,因为身体没有病,有时候容易生起贪欲、执着。“有病方知身是苦”,学道的人有时候带三分病,才知道发道心。因此,无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发精进向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无病”。

  第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在世间做人处事,不要害怕困难挫折,有时太容易、太顺遂,容易骄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从艰难困苦里完成目标,反而不会遭致嫉妒、障碍。所以,“处世不求无难”。

  第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发心学道,不要要求没有障碍;没有一点障碍、干扰、困难,容易轻忽所学,做人就会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艰难,越懂得谨慎从事。所以,“究心不求无障”。

  第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不坚。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怕魔难,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难有时候也是我们的逆增上缘。所以,“立行不求无魔”。

  第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我们无论是读书、创业,或是从事任何工作,不要急于成就,太容易成就,则志愿不坚,很容易遭致失败,所以,“谋事不求易成”。

  第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与人交朋友,不要处处想到要别人帮忙我、有利于我,这种自私的心态,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与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样给别人快乐、给人欢喜、给人利益。如果一味要求朋友有利于自己,就会亏损道义。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第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与人相处,不要要求别人凡事听命于我、顺从我,事情太过顺心如意,则容易刚愎自用。所以,“于人不求顺适”。

  第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帮助别人,不要企望人家报答我。望人报答,那不是布施,是贪欲;既然布施,就要无所求,无所求的无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第九、见利不求争分,利争分则此心妄动。

  见到人家有了好处、利益,不要就想分一杯羹,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生随喜心,为人家欢喜、祝福,这样就不会痴心妄动。

  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受到人家的冤枉、委曲、压抑,不要急于辨白、申诉,否则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够吃得亏、看得破、放得下,有时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       星云大师)(五明学佛网:佛法       星云大师)  

 唐仲容居士:怎样弘扬佛法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与现实人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需要的佛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法示寿命之理 

 其它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惠空法师)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佛法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处(讲演 

 普献法师:佛法是唯心论吗? 

 傅味琴居士:佛法给了我们殊胜的缘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