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大安法师: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


   日期:2018/3/8 16: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尤其是大学生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解决?

  【答】:现代人大多内心很空虚,尤其是大学生们的迷茫,其形成之因与解救之方,这两大问题非片言只语所能说清。这里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心理的、宗教的诸多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两大问题其由来也渐,疗治亦颇棘手。然此问题关系着个体的休咎,民族的兴衰。于此不妨从佛教文化理念的视角,略标一二。

  原因是多方面的,然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现代中国人迷失了深层心性的依托(或谓安心立命之所),所谓背觉合尘,在感官物质的迷宫里,受着与生俱来的盲目力量(贪欲)的驱使,加速度地追逐五欲(财色名食睡)的最大化享乐。然五欲的享受是暂时的,是无常的,是会乐极生悲的。更何况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要获得五欲的满足,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不得不采取非道德的手段,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这种生存状态中,道德的观念,精神的价值,审美的好乐,生命意义的探索,就如天边的残阳余辉那样遥远、疏离。

  一颗每日搏跳的心都系在名利二字上,你听那闹市中匆忙的脚步声、吆喝声;你看那一张张绷紧的时刻准备角逐的脸庞;你注意一下,人际交往中那审视的、警觉的眼光……呀,现代人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为的是什么呢?人毕竟是万物之灵,静夜思之,每常叩问,这难道就是我们追求的幸福么?高物质消费,高技术的便捷与享乐,毕竟不能弥补心灵的空虚。反而形成一个悖论:追逐外境的程度越高,迷失内心世界的程度就越深,所谓“嗜欲深则天机浅”。

  由是,现代人生活在以市场经济与科技文明为主干的社会里,内心的空虚与迷茫亦属难免,尤其是大学生们,作为一个思维敏锐的团体,不期然地突显出这种社会形态。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等的矛盾聚焦在大学生那激情有余、理性底蕴欠缺的身心上,那种迷茫、失落、求索、挣扎、憧憬等交织的复杂心绪,是难以言表的。

  拯救之路究在何方?从哪里跌到,便从哪里爬起。吾人从迷失心性始,追逐外境,遭受诸苦。现今一念回光,回归自性本源,获得安心立命之所。从体起用,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方能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方能焕发生命的华彩。在这里,要深刻地了知这桩事情(此事由世尊金口所说),在法界中,有一位慈悲超逾父母的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在慈悲关顾着我们,随时给予救助,令我们在一切厄难痛苦中,获得大安心,大安乐(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此乃弥陀因地之大愿)。

  只要我等至诚归投阿弥陀佛,一切身心的苦恼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我等奉行净业三福,世界也会变得祥和美好。深信切愿,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生安养乐邦,即是无与伦比的良方,愿与有缘同仁共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净业三福)(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净业三福)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