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如羽毛遇到轻微的风般的愉悦,也说修行中轻安


   日期:2018/3/9 10: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轻安是很容易获得的修行感受,不管是以那种修行方式是非常容易获得的。就像我们读经,读的专注的时候,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经文的描述里了,这个时候自己的身体在哪里,身体有什么感受等等全部都没了,什么腰痛坐不住啊,腿酸盘不起啊,或者饿了、三急等等的感受,都可以荡然无存。在轻安境界里就是轻轻地像羽毛遇到轻微的风一样,慢慢的,柔柔的,缓缓的,身心都会很愉悦。

  可能很多同修也会有过类似的感受,这就叫轻安,是属于一禅的境界。但是也会发现不能听声音,哪怕就是在楼下的邻居吐口痰,自己在楼上坐着,都好像要吐在自己脸上了一样,所以出现这种感受的时候,最合适的做法就是离群索居,离人越远越好,人带来的干扰也就越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天下名山僧道占”,不是他们不想和人待在一起,我们也知道很多寺院的生活条件很匮乏,但就是那样,他们也不愿接近人群,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声音尖刺的修行障碍。

  如果一禅都没办法突破,总是没外没了的被各种声音干扰,就不要说二禅、三禅、四禅了。如果你家是临街的,晚上有人喝多了吼两嗓子,你若在打坐就能被从境界里吼出去,或者有汽车飞驰而过,轰鸣之声长长远远的,这确实是修行很大的障碍。往往很多人会说:“小隐于山,大隐于世间。”这个话粗听是很对的,可是从实修层面,你若没有小隐的修行基础,你想大隐在世间,安心不动于这些繁重的干扰,没有实修基础是非常非常难的。

  所以有的人提出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打坐方式,打坐时念佛,以念佛来帮助打坐。我在几年前遇到一个这样的人,也能把自己坐热了,算是很精进的一个小孩,但是他的修行感受从哪里来都不知道。后来机缘之下,就和他说了一下,他才明白原来自己的那些修行感受不是从打坐来,而是从念佛来。随后告诉他如何继续做,没出两个月有突破了。

  一禅境界的轻安是很容易获得的,就像我们读经用随文入观,就很容易获得轻安,只是随文入观我们也要把文字障碍做基础扫除,要对经文很熟悉,才能在随经文铺陈之下,我们顺着文字的描述,没有半点阻滞地滑进那个场景,就跑到法会现场,佛就在面前,我们就在诸大弟子听法者中间。所以经文描述的场景,描述的序分不是白做的,我们会读,在那个部分就可以滑进去,让自己出现在法会现场,佛还没开口,我们就已经在下面坐好了。

  但是随文入观也依然是害怕被打扰,就像很多恐怖电影可以很吓人,因为前面的种种氛围营造的很好,把我们带进场景和气氛里了,忽然出现一个什么玩意,就足可以把人吓一大跳,就是因为我们融入进去了,这种感受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也会感受到,在专注地做什么事情呢,忽然电话一响,吓一跳。

  融入进去了就很容易获得轻安,就算不是靠打坐的形式,所以我刚刚说很容易获得的。就像打麻将一坐几小时,不吃不饿,不喝也不渴,小桌一放啥事都忘,连上厕所都能忘记了,什么腰间盘颈椎病的都没了。这就是在轻安的状态里了,但这都是邪定了,邪定的结果就是出邪智,所以打麻将很好的人,看别人出牌轨迹就能猜出对方要什么,这就是邪智起用了。修行是要避免邪智狂慧的,不是从正确路子来的智慧是不堪受用的,因为邪智的结果不可能是清净的,自然就不可能带给我们更长久坚固的快乐受用。

  所以修行一禅不难,读经可以,念佛也可以,打坐可以,观想也可以,只要我们把心念能更好的投放在一处,就这样简单。修净土常常会说念佛、念法、念僧,其实就是把心念投放在对三宝的思维和观察里,注意力全在这里了,对其他周遭的信息就自然屏蔽了,这就是修行里很重要的根尘不偶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轻安)(五明学佛网:修行       轻安)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