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金刚经之延寿、增福、超度和解脱功德与持验录


   日期:2018/3/10 19: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在世时我沉沦,

  佛灭度后我出生。

  忏悔此身多业障,

  不见如来金色身。

  在中国汉传佛教的传承之中,金刚经一直被视为极其重要的经典,备受佛门四众弟子所推崇和读诵,由此超凡入圣者众,得到大加持大感应的更是不知凡几。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依然留下了大量的金刚经持验感应录,可谓是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如果那时网络交通发达,可能我们今天会看到更多更精彩的持验分享。

  前不久我在文章中提到了汉地古德的一种修行解脱方式,就是读经,在诵经中息灾增福,满足所愿;在诵经中增长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在诵经中断惑证真,直出生死登于觉岸。

  很多学佛者都知道,学佛之发心,当是为了明心见性,了脱生死,普度有情。而这个解脱之路,法门众多。若说让你今生开悟的实修之道,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毕竟大部分在家居士,一不能长期闭关专修,也不能不顾一家老少。二是世俗杂务众多,外缘干扰纷繁,诱惑常现。故在五浊恶世之末法时代,每天做功课,已经相对于无修无信者更胜一筹。

  根据大众的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学习古人,找到一条适合现代居士的修行之路,既能增长现世的福德资粮,家庭事业双成,又能临终往生清净刹土,不入轮回。

  至于能否今生即身成佛,或者证悟空性,则是另外的话题了。对于一天没有修行多少时间的人来说,即身成佛似乎非常遥远。证初地菩萨果位已经是极其少见了。

  那么,现代居士在进入社会大染缸浸染之时,采取一种适合自己修行的解脱之道,你即使没能专门长期的闭关,依然可以趋向涅槃。这种方式是间接为主,即往生净土,渐次成佛。

  如果你能够往生了极乐世界,就永不退转,直到你成佛。

  或者往生兜率天内院,亲见弥勒菩萨,可能在闻法的过程中,你已经开悟了。即使不开悟,将来亦可随弥勒降生参加龙华三会。往生其他天道亦复如是。

  还有一种特别的方式是成就持明仙住世不死,等到弥勒佛出世,参加龙华三会。这样的人是存在的,不论是印度还是国内,都有其人。只是他们在微妙隐秘的时空里生活和修行,凡夫无法见到。

  说回金刚经,古德对此经的注释非常多,有从不同的角度、境界去解读,有从密法的教理去理解……

  总之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每位大德的证悟境界和水平不一致,其解读的经典之秘意,亦是不一样。

  一切贤者与圣人只是因为证悟“无为法”的深浅而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别,如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圣者,以“无为法”证得的深浅,所以显象上有差别。

  《普门品》云: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从凡夫的视角,可能会觉得这大火,就是世间的火灾而已,如果发生火灾,赶快念诵观音圣号,可以灭火,可以入火不焚。

  隋朝智者大师在《观音义疏》中对此进行了深浅的解读。

  火元素分三种:果报火、业火、烦恼火。果报火至初禅。业火通三界。烦恼火通三乘人。

  果报火难者。从地狱有上至初禅皆有火难。如果劫尽,诸天宫殿亦被焚烧,初禅天以下皆不能免。六道一切众生,念诵观音圣号皆能免除火难。

  业火则指诸恶苦恼,如嗔怒火。金光明云。忧愁盛火今来烧我。能破善业退上堕下。皆名为火。

  烦恼火,“若声闻人厌恶生死。见三界因果犹如火宅。四倒结业烟炎俱起。轮转堕落为火所烧。生死蔓延昼夜不息。勤求方便竞共推排争出火宅。称观世音机成感应。乘于羊车速出火宅。入有余无余涅槃。即得解脱也。”

  “次明支佛。次明六度行。次明通教。次明别教。次明圆教。次明变易土钝根人。次明变易土利根人。凡有九番行人。修道之时并为五住烦恼惑火之所烧害。各修方便。方便未成火难恒逼。称观世音方便即成便得解脱。”

  以上是智者大师对火的深浅开示,故观音普门品,其理至深。若你的根器和修证具足,可证入重重法界,直至解脱海。

  很多人平常做日课,诵经而不知其意,其实是有违闻思修的,你不能将经文都视为咒语一般念诵而不解其意。况且真言宗的传承中,对咒语之意义,皆有深浅秘密之注释,而不是念诵了不知何意。

  在传承的规矩里,只告诉你咒音功德,却不说咒意,那还属于未亲近之弟子,亲近的弟子,是要教授梵咒密意的。可惜后来唐密失传,大众都以为咒语只要一心读就可以,不需要知道意义。

  但是正统的密法传承里不是这样的,会教授种种密意和口诀。越到末法,越往后的时代,佛法失传和被改动的部分会越来越多。唯有真传者方能证得究竟悉地。

  古德对金刚经之深研,着力甚深,或有悟入如法法界,顿证无生之妙理。

  明朝西淅海盐崇福庵沙门如观所注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笔记》云:

  金刚是喻。最坚最利。万物不能加损。而能坏万物者。般若是法。此云智慧。智有决择之功。慧有照了之用。又智照诸法实相。慧了诸法无生。然有体有用。肇论云。诸法实相谓之般若。即金刚体坚。

  金刚石最坚硬最锋利,万物不能损,而它能破万物,以此比喻般若能破一切粗细烦恼而不被烦恼所染,能照诸法实相,诸法无生。

  如果细读金刚经,里面般若味重重,需要你慢慢去品味,去体会,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一辈子,生生世世。

  “经云。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我法所照之境。般若能照之心。我法本空。谁为所照。既无所照之境。则无能照之心。能所双忘。修即无修。

  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烦恼与菩提。生死及涅槃。皆对待之辞也。然离烦恼得菩提。断生死证涅槃。乃随他意语。非如来称性之谈。以般若智照。烦恼本空。菩提焉有。生死原寂。涅槃安寄。”

  当众生处之生死分别妄想的此岸,会深陷二元对立的执著中。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成就菩提。这句偈使我想起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到,证悟法身和广修方便才能成佛。

  而不是仅仅证悟空性,你就成佛了,这还不够,你还需要广修波罗蜜,积累广大的福智资粮,这就是广修一切善法。

  按照天台宗的一心三观,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乃是空观,修一切善法是假观,空假兼照,圆融不二,乃是中观,得成佛果。

  金刚经中的这句偈子,对我们的修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你会发现,世间有些人动辄谈空性,但是仅仅是去修空性,是无法究竟圆满成佛的,还需要发菩提心去修一切善法,利益一切有情。

  又有些人整天去修各种善法,供养、布施、放生等,但是不修空观,没有禅修,他的修行也是有缺陷,不圆满的。由于没有空的智慧,容易在外境上执著而烦恼丛生,亦难断轮回。

  实际上,这空和有两者并非对立,而是圆融不二的。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空观/智慧/无为法/不变

  修一切善法——假观/福德资粮/有为法/随缘

  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观/福慧/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通过念诵和修持金刚经,使你有这种甚深的智慧,令你修行不入邪道,不偏激,不入魔。

  有些人只是做各种外相的功德事业,但是就没有观照烦恼,没有修空观,不圆满;有的人则是喜欢修空,却忽略了有为法,忽略了广修福德资粮,也不圆满。只有两者合一,方为疾速证菩提之妙道。

  金刚经中,处处蕴含着这种指导性的教言和智慧,只要你会读,会悟,就会找到属于你,属于众生的摩尼宝珠。

  阿弥陀佛世尊,他证悟了人无我法无我,断除了我执和法执,但是他要行愿,要度众生,要究竟成佛,他就要从空入假,空假不二,不住涅槃。且要广修资粮和三昧,造就一个庄严美妙的极乐世界。

  因此,仅仅说唯心的净土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庄严的境界、清净世界,来接引众生,在庄严法界圆满之时,成就佛果。

  以上时论述金刚经深层的奥义,下面谈的是其在显现上的殊胜功德。

  在古代《金刚经感应传》中的一个持验录,对金刚经的功德有一个精准又切合实际的概述。

  李玄宗女

  荆州江陵县李玄宗女。年十三岁时。梦见一梵僧。谓女曰。汝有善根。何不持念金刚经。

  梵僧意思是古时泛称域外来华的僧侣,古代多指天竺僧人。我们推测,可能是须菩提尊者等圣者,梦中晓喻女子。

  你有善根,怎么不念金刚经?大家今天能信佛、学佛,是因为有善根、福德、因缘。若无这善根因缘,是不可能遇到佛法的,遇到也不会信,更不会去修。

  前几天有位师兄给我留言:

  师兄,救命!!!今天刚刚得知一同学患晚期直肠癌已扩散并有细菌感染严重两个大问题。医生目前只治疗细菌感染,没治癌症,也基本没办法治了!

  师兄按您的方法就是大量烧供和念经回向吧?!念经回向是先回向众生再冤亲债主再历代宗亲~最后回向某某人的病情~是这样吗?或是师兄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请回复,急急急!!~感恩师兄!

  倾莲池:这种救急的方法我以前经常写,这位师兄其实也不陌生。他昨天又留言:

  “师兄,看来救不了我的同学!我按您博客的有关资料整理加上我收集的秘方一起给同学的姐,但被婉言谢绝!我的其他同学也不理解支持,看来基本没办法实施如果单靠我个人,没这么多时间精力资金等。看来这也是天意~~~阿弥陀佛!

  现他家人也是让他在医院疗养了,情况已万分严重,直肠癌晚期扩散,细菌感染严重,排便出血~家人也只是一味按医院的治疗,几个同学也只是停留在讨论上。

  我建议的7-8个措施一个都实施不了~包括集体念金刚经一千部,大量放生,忏悔,大量烧供,发愿造像,印经书,吃秘方,念经咒,烧香点七盏灯等方法~一个都没采纳进行~唉,可惜可悲可叹!”

  这位师兄的同学,在这个时候,能否听得进去,他的亲人是否帮他修佛法,其实并非偶然,必须要有宿世的善根因缘。

  就是他前世要在佛法中种功德,曾经以佛法等救过这些亲人同学,现在才有这个缘起出现。

  否则他的姐姐、家人说不会信的。癌症晚期扩散,想用医学医好何其难也。

  若是修大功德,诵金刚经、地藏经等有功德,阎罗王若给患者延寿,这些病好转是分分钟的事。

  地府要让一个将死之人延寿,哪怕他患什么怪症重症,都死不了。以前我见过一个居士的文章,患白血病,无药可救,被阴差带到地府,面见阎罗王。

  阎罗王见他有善业和善因缘,就敕令给她延寿,神识归身不久,她的绝症就痊愈了。

  又云。世间若有男子女人。每日净心能诵一卷。阳间增延寿算。百年命终。即生天界。若能究竟般若。宜到涅槃彼岸。或有看经。虽未圆就。死入阴府。不能拘录。即判生富贵之家。受诸胜报。

  这一段可谓是本文要谈的主旨,概述了金刚经之殊胜功德藏。

  梵僧梦中对李氏女说:世间如果有男子女人,每天能净心念诵金刚经一遍,在阳间增加延长寿命,百年之后命终即生天界。

  梵僧道出了两个特德:延寿、生天界。修金刚经延寿的案例比比皆是。生天界是指普通的男女,不发菩提心,也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每天就净心念诵一遍,即可长寿和生天。

  我以前说过,生天并非易事,成为天人也必须有福德乃至禅定才行,否则做不了。

  大部份死后多是堕入三恶道。若是因此生于天道,由于是念诵金刚经,为释迦遗教弟子,将来有因缘参加龙华三会。天人寿命长久,这只是一个转身而已。

  如果能发菩提心,参究般若,读金刚经可以到达涅槃彼岸,解脱生死。

  或者只是看经,没有如法受持读诵,不圆满,就是只是结缘,恭敬金刚经,而没有具体的实修,也有功德。

  这样的人死了进入地府,地府不能拘录他,以结缘金刚经之功德,判他生于富贵之家,受诸殊胜果报。

  历史上这类案例很多,下面列举一个。

  县尉王迪功。好鹰猎杀害众生为乐。有妻在家。日诵金刚经。一日妻正念经。见夫出猎方归。其妻苦劝夫。从持经功德分第十五。同念此一分。不肯终卷。

  竟入厨房。烹炮物命。恣意饮宴。后过五年。迪功忽患风中在床。经年不愈。一日自见二使者来追。命尽而卒。唯心头有气。

  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怒责迪功曰。汝既受爵禄。何不福上增修。却好杀害生命。减算绝禄。令狱驱入镬汤之内。

  其鬼吏捡簿。告王曰。此人虽有杀业。善籍重如山。生前尝得其妻劝念金刚经一分。功德虽片纸。重如恶簿。合与免罪。放还阳间。天子敕曰。就镬汤内取一杓汤。淋其背。然后放还。

  因得再活。后患背疽。遍体溃烂。痛不可忍。百药不能治。一日令妻就佛前代发愿云。今后誓不杀生。候病痊日。愿自手书金刚经。斋素受持。忽一夜梦见一僧。用手摩迪功背三匝。至天明视其疽已痊。更无痕瘾。善恶之报如此。

  王迪功是县尉,生前喜欢打猎,由此造杀业无数。死后神识羁押到地府,阎罗王见他杀业甚重,就下令让他下油锅。

  但是由于他生前,打猎回来时,见到妻子在诵金刚经,因听劝陪着念诵其中的一个章节,而非全经。就因为这一个短暂的念诵,地府还是判他还阳,正应了梵僧说的,死入阴府,不能拘录。

  王县尉回到人间后,由于后背被地狱中的汤水所淋,患背疽,遍体溃烂,痛不可忍。于是发愿书写金刚经,获得圣僧加持,疾病痊愈。

  他仅仅念诵金刚经中的其中一品,就不被地府拘录,且令还阳。现在我们作为佛教徒,每日受持金刚经一遍或者五遍、十遍乃至更多,功德是广大。

  下面继续谈李玄宗女的案例。

  玄宗女依僧之嘱。日诵三卷。年二十四岁。不愿有家。忽患伤寒。三日而卒。有二使者。引见阎摩天子。照勘其女无罪。及见女子头上有佛显现。

  女子遵照梦中梵僧的嘱托,每天念诵三遍金刚经。24岁时,不愿意嫁人,想修梵行。有一天她忽然患了伤寒,三天就去世了。

  她见到两位使者,可能是黑白无常、阴差等地府官员,引领着她见到阎罗王。经核查发现这女子无罪,还见到她头上有佛显现。

  王云。此女既有般若之功。即判还魂。

  阎罗王说:此女有般若的功德。于是马上判决令她还魂复活。

  临放时。王嘱曰。汝父有仇雠。遂使阳间先减二纪之寿。不久追入阴司对证。因汝父好将活鱼切鲙。今有鱼七千余头。状诉索命。汝若不信。归阳间问父。每夜梦见落在网中。日日头痛。此是鱼求报也。

  临放时,阎罗王嘱咐她说:你父亲有仇敌、冤仇,所以先要减他的寿命24年,不久要拘押他到地府对证。因为你父亲喜欢将活鱼细切成肉,现在有七千余只鱼,写诉状向你父亲索命。

  你如果不信,回到阳间后问父亲,他是不是经常夜里梦见自己落着网里,日日头疼,这是鱼来讨报所致。

  这七千只鱼是什么呢?其实大家都不陌生,就是现在人们经常谈到冤亲债主。他的头痛之病,就是这杀业和鱼灵讨报所致。是故对于冤亲债主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不是你不承认他们就不存在。

  女得还魂。以阴府事逐一白父。其父闻之。惊惶无措。遂同女往天宁寺大佛殿内。斋僧百员。发愿断除荤酒。手写金刚般若经四十九卷。

  写经已毕。玄宗忽一夜梦见有数百青衣童子。俱拜玄宗。口称我等昔日被君杀戮。各经阴府诉其冤。索君性命。今蒙写经功德。我等咸承善力。出离三苦趣。各得往生善道。

  君既释冤。阴司复还原寿。又添遐算。玄宗闻之。不胜欣喜。

  李玄宗后来和女儿同往天宁寺供养百位僧人,发愿吃素,手写金刚经四十九部。

  写完之后就有了验相,梦见几百位青衣童子,一起来跪拜玄宗,口称我们过去被你杀害,各自通过地府诉讼冤情,想要索取你的性命。现在蒙你写经之功德,我们都能乘功德力,出离三恶道,往生善道了。

  自尔持诵经文不辍。为善不废。寿至百二十岁。无疾索浴告终。

  从此以后,李玄宗持念金刚经不间断,恒常行善。寿命活到120岁,更衣沐浴之后,无疾而终。

  这个案例若细读,有诸多启发,比如冤亲债主讨报,会令人折寿、生病、厄运不断,或有种种灾祸,所求不遂。

  故修增益法若不灵验,应先修息法,灭除业障、超度冤亲债主,把无形隐性的障碍消除清理了,你祈愿的道路才会通畅。

  从另一个层面而言,我们每天念诵经咒回向时,当会学善巧地回向:

  一、回向历代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业消智朗,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二、回向龙天护法神,诸大天、北斗七星、世间的城隍爷、天曹地府诸正神、土地神等福德威力悉增明,众善普臻证菩提!

  三、回向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证菩提!

  以上的第一和第二,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也对你的生活乃至命运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你做好这两个回向,一是会少病少恼,二是善神护佑,世间诸事顺遂,长寿安乐。

  第三个回向则是究竟的回向,以小向大,发起无上菩提心,使我们的修行称为成佛之资粮。

  宋代时,有官员李钰,兵荒马乱之时,遇见神人。

  其人曰:此京西遭劫死人名字,天曹定籍,汝是李珏,亦其数也。

  珏大怖告曰:何法可免?愿赐指教。

  人曰:能旦旦念摩利支天菩萨七百遍,向虚空回向天曹圣贤,则死籍可销,可免兵戈之厄。

  珏方拜谢,驾车者疾驰而去。自是,不辍诵持,转以教人,皆得免难。

  李钰业报命数所定,当死于刀兵劫。神人教他每天念诵摩利支天心咒回向天曹圣贤,他念诵了,后面免除了死难。

  可见世间的八字等数术不究竟和不圆满之处,可能在数术等层面,李钰是命中注定是死于非命。但是他回向给天曹圣贤,以此功德,诸圣贤将他从死书上除名,他就延寿了。

  古代亦有一人,每天将自己念诵金刚经的一份功德,回向给地府诸官员。有一天他命数尽了,地府诸兵卒前来索命时,领头的神将说此人每天念诵金刚经回向我们,我们蒙受其益,放过他……

  以此等胜缘,他成功延寿。

  金刚经是我们汉地重要的长寿法,因读诵此经而长寿的案例不计其数,故古代又被称为续命经。有的人念诵之后活到八九十岁、百岁、百一二十岁等,更重要的很多还预知时至,无疾而终。

  在密法中,有很多长寿法,比如藏传著名的长寿三尊:长寿佛、白度母、尊胜佛母。其他的还有如曼达拉娃佛母长寿法等。至于长寿之伏藏法亦是很多。

  我去年就是在香港参加一个伏藏长寿法的灌顶,上师就是以此法门为不丹国皇后成功延寿。

  若论求法修法之条件,长寿本尊法,最好需要有灌顶传承,而且有深入的观想教授、口诀窍诀等。但是一般人多是仅得咒语的传承或者简略的仪轨,而没有深入的教授。

  那么,对于我们汉地人,如果你想长寿,我建议可以直接念诵金刚经,就说认真念、用心念,就可以延寿。古人念诵而有一些寿命过百岁的。你每天一遍,延寿,又有生于天道的保障。

  若是特别回向极乐世界,则有往将来往生净土。

  下面看吴思玄居士案例。

  唐代吴思玄,天后朝中做了太学博士,信佛教,每天念两遍金刚经。很有灵验。后来,他就松懈了,每天每夜只念一遍。

  思玄的哥哥思温生病了,在京城医治,医药无效。有一个巫婆叫褚细儿的料事如神,她正在星下祈祷时。思玄去找她帮哥哥治病,细儿惊讶地说:“你有什么本领,鬼看见你都逃走了?”

  思玄私下猜度,知道这是金刚经的威力,便加倍努力,每天念五遍。他为哥哥诚心念经,三天后哥哥的病好了。

  思玄曾在渭桥上看见一个老人,年龄看起来像八十多岁,穿着粗麻布的衣服,就问他。

  他回答说:“这是为我的生母穿孝服。”思玄感到很奇怪。他回答说,“母亲在四十三岁的时候,有一个异僧教导说:你想长寿吗?只要念金刚经。

  母亲就下决心,每天念经两遍。死时已经一百零七岁了。姨母及邻家的老婆婆诵读金刚经,也都活到百岁。现在我仍继承母亲的遗业,已经活了九十岁了。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如:

  梁天监中。有琰法师。居长安招提寺。年十一岁为僧。忽一日。同寺中僧侣往占吉凶。于相师家。以次占。至琰。曰。可惜聪明寿夭。至十八岁数亦足矣。

  琰闻之不乐。及归寺。发心躬诣藏殿。焚香躬礼 三宝。发愿修行。乞赐经一卷。毕世受持。祷祈已。随手于藏函内抽得经一卷。乃是金刚般若也。

  于是专心受持。不舍昼夜。忽一日。夜至更深。见房中有五色光明。须臾见一梵僧。身长丈五许。语琰曰。汝寿止十八岁。必致夭亡。今得持念大乘经力。增延寿数(矣)。

  言讫潜隐。因得此验。愈更精勤。年逾十九。一日寻访。相师愕然。谓琰曰。予昔曾言师寿必夭。不期今日再会。师习何善业。喜得夭相已消。重添法龄耶。

  琰曰。专心持念金刚般若经。相师稽首谓曰。吾辈缘在尘俗之中。罔知佛法之功德有此殊异。观师此去。寿至九十二矣。后果应相师之言。终于招提寺。(出感应记)。

  琰法师因受持金刚经,从19岁延寿至92岁。

  唐时,易州(今河北易县)参军田某,喜欢打猎,持念《金刚经》数年。一次,他突然暴死,魂到地府,看见各种鸟兽聚集,占地宽达数亩,向他索命。

  阎王命令审问,同行的十人到吏局,冥吏叫各人张开口,用铁丸掷入口中,便成烈火,须臾把人烧成灰;灰灭后,不久又变成人形,这样过了六七个人。

  轮到田某时,连续投了三枚铁丸到他口中,都不起火。阎王问他:“你做了什么福业?”田某回答:“曾念诵《金刚经》二千余遍。”阎王叫他诵经,刚念了三页,索命的鸟兽都不见了(被超度了)。

  阎王说:“你诵满三千遍,延十五年寿。”于是放他还阳。《广异记》

  诵满三千遍金刚经,阎罗王敕令延寿15年。

  明朝正德年间,湖南南岳有位僧人楚石,专门持念《金刚经》。有人向他求法,他就叫人念《金刚经》。楚石到一百七十一岁时才圆寂。同时有白藤和尚、无极和尚,也是专门劝人持念《金刚经》。白藤活到一百三十岁,无极活到一百二十四岁。《金刚感应》

  金刚经还有诸多功德,如息灾,救命难,增益功名福禄,往生净土。

  以念诵金刚经功德,玉帝亲敕免于死难

  唐龙朔中。白仁哲为虢州朱阳县尉。蒙差运米辽东。过海。忽遇恶风。四望昏黑。仁哲与合船人从八十二人。尽皆忧惧。仁哲平昔持念金刚般若经。志诚有感。

  当时整理身心。焚香看诵 金刚经。未终卷。忽如梦寐。见空中有一梵僧。身放五色光明。谓仁哲曰。汝等八十余人。宿有恶业因缘。今日俱当没溺海中。即目海内鬼神罗刹等众。咸伺求其便。

  数内只缘仁哲平日持经功德。今蒙玉帝有敕。遍告龙王水府神祇。庶得免此撗逆之祸。吾特来报汝。勿致忧疑。须臾风恬浪静。八十余人俱得济岸矣。(出报应记)。

  又有增益功名事:

  唐大历中。夔州推司杨旬。常持金刚般若。处心正直。积累阴功。感动穹旻。

  有子年二十三岁。习科举业。一日禀父。欲入试场。父云。汝学未充。不可。其父当夜梦一金刚神。谓旬曰。汝念经阴骘有感。吾特来报。汝子将来必贵。若应科举。须改作杨椿名纳试奏。吾场屋中助子笔也。

  旬既得梦。次日令子作杨椿名纳卷。果得第六名。次年赴省试。椿自梦见一金刚神。语椿曰。今年省题。乃是行王道而王。汝可预留心意。切勿漏泄。正试之日。果如其梦。试中第九十六名。

  及殿试毕。试官纳三名卷子御榻上。择日拆号唱名。椿再再梦神语曰。汝䇿甚好。却不中主文意。打在第五甲。吾今将汝卷于御榻上换了第一名卷。后日唱名。汝应夺天下都魁矣。缘汝父子平昔念经行善之报。

  至斯。果应其梦。史岩闻推司杨旬子。中天下都魁。请旬赐坐。令旬解职。旬告史君曰。念旬平日仰托二天之庇。奉公四十年。家无资产。唯积阴德。

  持金刚经,解决无人养老问题

  归安茅封公惺海。讳一皋。长子光禄卿五芝公。讳瑞征。以名士援入成均。其未中时。有邻老赁茅屋以居。持斋诵金刚经。贫且无子。

  丁酉元旦正诵经次。忽见金刚披金甲持杵降前曰。茅一皋之子瑞征。今年北京乡试第八名尔。今日即可往密报。嘱茅勿泄。到期符验。管辨汝存时居食殁后丧葬也。感尔诵经至诚无嗣。特以此酬汝。为世劝耳。

  五芝秋闱名次果符。遂舍居与邻老。且供养之。终身而悉辨其后事焉。五芝平素不欲恒语人。此余读书苕溪。亲闻于其弟大学君房者。

  一生念佛、诵金刚经生净土,证菩萨果位

  唐代有位比丘尼名叫净真,住在长安积善寺中,平时靠乞食度日,一生中从不瞋怒,深得忍辱波罗蜜,她诵金刚经达十万遍,又专精念佛。

  显庆五年七月间,她染上微疾,告诉弟子说:"我在这五个月内曾经十次见到阿弥陀佛,又曾两度见到极乐世界宝莲花上童子游戏,又有位圣僧五度向我授记云你于来世当得作佛。"

  尼师又说:"我已得西方极乐世界上品往生。"说罢遂跏趺而终。经过一夜尼师又醒来说:"我已得菩萨位,遍历十方供养诸佛。"言讫而终,光明照遍寺中。

  倾莲池:金刚经是一部极其殊胜的大乘经典,故普劝有缘可恒常诵持,功德无量。有能力的师兄亦可发起金刚经之共修,助印和结缘等活动。

  般若之功,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长久地修持。因此发长远心,乃至无所得心来,不间断地诵金刚经,生时安乐,死向净土!

  你做功课一天、一个月、一年不难,但是若发菩提心,发愿精修一个或几个法门一辈子,你已经走在了解脱道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