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


   日期:2011/2/24 20: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这一段文非常重要,我们能依照蕅益大师这一段开示去做,求生极乐世界就稳稳当当。‘若信愿坚固’,就是你要有真信、真愿。‘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这个字用得非常肯定,斩钉截铁,就是决定得生。蕅益大师说:“西方净土能不能得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在持名的深浅。”这个深浅是讲的相应,相应就深,不相应就浅,不在乎念的佛号多少,念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相应里面也有浅深,最浅的是与信愿相应。我这一声佛号里面有真信切愿,这个佛号就相应,你念起来就会感到很有受用。深的相应是与阿弥陀佛愿力相应,是与自己真心本性相应,这是更深的。这样才能够念到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是效果,但是不要去求。求感应,那个求是个妄念,感应是自然的,自自然然的。纵然感应现前,也不必生欢喜心。为什么?正常的,一定有感应,像我们吃饭,肚子一定会饱,不会说吃了不饱,没有这个道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只把功夫用在信愿持名上,就对了。

  ‘若无信愿’,这个信力、愿力不坚强,一个是对西方极乐世界还有疑情;另外一个,对于这个世界还有留恋,这就是信愿不具足。‘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这就是你佛号念得再多,一天纵然念十万声也不能往生,为什么?这信愿上出了问题。行的功夫是到家了,看起来是勇猛精进,但是信愿上有问题。也许有人问:“一个人这样精进念佛,难道信愿还有问题吗?”我告诉大家说:“有,不但有,还不少。”到底什么原因?对于这个世间放不下,有一桩事情放不下就不能去了。世间人,无始劫来的习气不容易断,儿女、亲人、财富,只要有一个念头还想着就不能去,这佛号念得再多也不行,必须统统放下。这个放下要在平时,不要想到,我临终再放下还来得及。经上讲“临终十念一念”,理论上没错,你临终的时候,那个时候你肯不肯放下?太难了!人愈是到临终,那个贪恋的情愈深,不容易断。平时就看淡,临终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罣碍,都要在平时下功夫,这叫真正的功夫。所以,真正的功夫不是佛号念多少,不是你每天佛拜多少,不是的,那都是表面形式。真正的功夫,是你对这个世间一切法看淡了,没有留恋了,这叫真功夫;这是断德,这是真功夫。而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这个意念非常强烈。‘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大本”,是指《无量寿经》。可见得,发菩提心是往生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念佛       净土法门)  

 黄夏年教授:湖北高僧本焕长老的参禅与念佛说——《本焕长老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净界法师: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净界法师:现在念佛人的通病 

 净界法师:印祖: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净界法师: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净界法师:你直接去念佛就能够信愿具足,我实在不相信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方立天教授: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与念佛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