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生三福: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


   日期:2018/3/28 15: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是什么?

  有人说,幸福是海子笔下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

  也有人说,幸福是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

  还有人说,幸福是席慕容笔下的翠鸟与大树;

  更有人说,幸福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是来生想做一只鸟的愿望。

  其实,幸福就是吃的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

  吃得下饭

  《孟子》中说:“食色,性也。”吃饭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佛经上说:

  非食命不济,孰能不搏食?

  意思是人不饮食不能保存生命,谁人能够不为饮食而劳碌呢?

  人是铁,饭是刚,吃得下饭是身体健康的表现。

  战国时廉颇晚年被赵王免职后跑到魏国,后来赵国危急,赵王又想启用廉颇,就派使者去看看年老的廉颇的身体状况。

  廉颇为了证明自己还可以驰骋疆场,为赵国所用,就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上盔甲,骑上战马,以显示自己还不老。

  吃得下饭的前提是有饭可吃。

  不必山珍海味,只要是粗茶淡饭就可以了,大鱼大肉吃多了,肠胃受罪还感到油腻;白菜豆腐清爽可口,可以常吃不厌。

  睡得着觉

  人的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睡眠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固定的时间睡眠,在固定的时间醒来,这是人的生理时钟的一部分。

  睡眠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是并非人人都能睡得着,睡得熟,睡得香。

  古人的睡眠要比我们好些,隐士睡得着,太上隐者有《答人》一诗来回应别人的询问,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上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心怀天下者睡得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口占一首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明代张东海《睡丞记》记载了一对善睡的活宝:

  一天,华亭县丞去拜见一个老乡绅,见其没有出来,就于座位上睡着了。一会儿,主人到了,见客人睡着,不忍心惊动他,遂与客对座而睡。不久,客人醒来,见主人睡得正熟,便接着睡。

  一会儿,主人醒了,见客人还没醒,就又继续睡。到客人再醒来时,天色已晚,见主人竟然还没有醒。于是就悄悄地走了。待主人醒来时,见客人已经不在了,就走进内室接着睡了。

  而睡眠达到最高境界,从而被称为“睡仙”的是北宋初的陈抟老祖,据说能一睡好几年。

  有个名叫寇朝一的人曾经跟着陈抟学习睡功,仅仅学得一点皮毛,对常人来说已经是出神入化,匪夷所思。

  能睡得着是人生幸福之一,北宋王安石曾经写有一首名叫《无题》的诗,

  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笑得出来

  通常说“笑一笑,十年少”,但是生活更多的是“人世难逢开口笑”。

  《庄子·盗跖》中记载: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庾、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古人把活到百岁以上称之为上寿,活到八十岁称之为中寿,活到六十岁称之为下寿,人的一生中真正能笑得出来的日子,一个月中也不过四五天罢了,所以能笑得出来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开怀一笑百病消。

  自古以来,笑就被看作治病之良药,健身防病之法宝。

  有一个县令的老婆,患有不欲进食的病症,并有时高声叫骂,凶狠得好像要杀人的样子,请了很多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请张子和诊治。

  张子和请来两个歌舞艺人,化妆新奇,在病人面前歌舞,患者见了大笑。第二天又让两个舞女学动物顶角,相互戏嬉,病人见此更是笑个不停。

  之后,又找了两个饭量大的妇女,经常在病人身边边吃边夸饭菜香甜可口。病人见此馋意大发,便要来饭菜吞吃。随之,食欲渐增,病慢慢痊愈。不久,生下一个胖孩子。

  笑,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美好情感。

  不要低估微笑的力量,对清晨的阳光微笑,对雨滴也微笑;对友好的陌生人微笑,对刁难的客人也微笑;开心时微笑,不开心时更要微笑。

  面对生活,有顺境,有逆境,也有太多的不如意,人活着就不要总想着躲避,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对着镜子,对着自己笑一笑,也许,事情根本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只不过是经受了一些考验和磨砺。

  苏东坡一生多次遭到贬谪,颠沛流离,但是仍然乐观,没有怨恨,在他被逮捕下狱,临行前还和妻子开玩笑,引用了唐人杨朴的老婆送给丈夫的打油送行诗:“这回捉将宫里去,犹恐断送老头皮!”逗得妻子发笑。

  微笑是生命里的智慧,微笑是自信,也是宽容,容得下自己,也容得下别人。

  对别人微笑可传递温暖,冰释前嫌,对生活笑笑,没有什么大不了。有时候,苦乐也会互转,哭着哭着就笑了,说明我们还有纯真,生活除了忍受承担还有多姿多彩,对待自己,笑一笑,不说自己多坚强,却也比哭好看不少。

  微笑是对生命的热爱,也是对人生的期待。

  在生命深处,在思想深处,微笑何尝不是逆境中的坚强,繁杂中的释然,挫折中的乐观,风雨中的一道彩虹呢?人生苦短,只有培养自己的微笑,生活才有情趣,才能感觉出世界依旧那么美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国学       智慧)(五明学佛网:国学       智慧)  

 郑石岩教授:禅·生命的微笑 第八章 空与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