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不作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


   日期:2018/3/28 1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是社会动物,也就是说不能单独生活,人是群居的动物,所以他有个社会形态。大众生活在一起,团体比个人还要重要,你要懂得爱护团体,你才能有成就。世尊给我们的重戒,《梵网经》里头有两句「不作国贼,不谤国主」。我们祖先纪念堂里面最上面,我们把这四句写的挂在上面,诸位天天可以看到的。《梵网经》上这两句,不作国贼是什么意思?贼是贼害、伤害,不作国贼就是决定不能做伤害国家的事情。

  国是我们大团体,懂得这个意思,延伸下来就是决定不能做伤害团体的事情。最小的团体是家庭,古时候的家庭是大家庭,普通的大家庭四代同堂,这一个家族总有几十人,这还很平常的;如果这个家族人丁兴旺,这家族有几百人。诸位看小说,你看《红楼梦》里头,那是个家族、家庭,上上下下有二、三百人。家庭里面任何一个成员,就是被家里头雇用的长工,也不可以做伤害这个大家庭的事情。大家庭有家规,有规矩,没有规矩就乱了。现在都变成小家庭,可是现在社会依然有大家庭,什么是大家庭?公司行号,那是个大家庭。大的公司跨国经营,在世界各国都有它的分公司,它们里面的员工从上到下可能也有几万人,几十万人的,二、三十万人这个大公司,有!那是个大家庭。任何一个员工不能做破坏公司的事情,做破坏公司的事情,可能这个公司就被你毁掉了,这个罪过比什么都重。

  宗教团体,我们佛门团体也是个大家族,寺院庵堂它也有组织,有方丈住持,这就好比是国主;有纲领执事,纲领执事就好比是国家领导人,他主管一部分的业务。整个寺庙,管总务的,佛门称为当家、监院,他是管全寺总务的;管教务的称首座;管秩序的,我们现在讲执法的,叫维那;管接待宾客的,就是管外交的,叫知客。这些人都称之为纲领执事,是这个团体里面领导人。这些领导人,不管是总的领导人,总领导人是方丈住持,下面是他这个团体里面的领导人,就像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总统,这是国家的领导人,下面的像总理,各个部的部长,他这部长都是管一国某一部分的事情,都是领导人。这些领导人都称之为国主,国主不是一个。所以决定不能伤害团体。这是不作国贼,要懂得这个意思。

  团体最重要的是什么?团结!所以佛给我们制定的法律是「六和敬」,佛门里面对於破坏团体,就是依六和敬的法律来治罪。你让这团体不和,你让这个团体的信誉败坏,这对团体伤害太大太大!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佛的这些教诲,用在家庭一家兴旺;用在公司,你的公司兴旺;用在这一个国家,你国家兴旺。讲的都是原理原则,决定不能做伤害团体的事情。所谓自己要克制自己。我们是团体的一分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是代表这个团体的形象。如果我们形象不好,让外面人轻视我们、侮辱我们,那就是侮辱我们的团体,轻视我们的团体,这就是国贼。

  第二「不谤国主」。团体的领导人他纵然有过,不能毁谤。为什么?这个团体的领导人,团体人数愈多影响愈大。你要是毁谤他,说他的过失,这个团体里面的分子对他信心动摇、信心丧失,这团体就瓦解了。所以这种毁谤领导人的罪过比毁谤一般人的罪过重,为什么?你瓦解了这个团体。像我们寺院庵堂,你要是毁谤这里面住持,毁谤讲经的法师,毁谤里面的执事,让信徒对他们丧失信心,信徒丧失信心,学佛的因缘就断掉了;讲经说法的法师你要毁谤他,那他对他讲经不相信,不再听了,闻法的机缘断掉了。这个罪过佛在《戒经》里讲得很清楚,这是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断慧命比断身命的罪重。你把他杀掉、害死了,这个罪轻,为什么?他死是冤枉死的,他不是造罪业死的,他被人害死的,这种人他还有余福,他应当享的福并没享完,他有余福怎么样?我们俗话讲四十九天他又来投胎,他又到人间来了,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所以害身命罪不大。

  可是断人法身慧命这个罪重,这个机会不容易遇到,纵然他又得到人身,得到人身有没有机会闻到佛法?你要想到这一点。我们这个世间人有多少?就是我们现在这小城的人有多少?这个城市里头有多少人闻到佛法?太少太少。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小城八万人,八万人当中有没有八百人闻佛法?没有,我看我们这个小城真正能够闻佛法的大概只有两百人的样子。所以这法身慧命多么难,「百千万劫难遭遇」,你怎么忍心把人家闻法的机会断掉?你逞一时意气之快,你造这么重的罪业,断人法身慧命,果报都在阿鼻地狱。地狱出来之后,生生世世愚痴、蒙昧无知,你说你多可怜。为什么造这种罪业?这正是从前李老师常常伤感的说:糊涂到所以然!你毁谤这个法师,这法师受多大的伤害?法师没受伤害。受伤害是听众,没有害到法师,法师好好念佛一样往生。

  所以决定不能毁谤国主。一个国家领导人不可以毁谤。毁谤,你叫人民对他丧失信心,这个社会国家马上产生动乱,这个罪多重!你要是真正明白了,真正参透了,这个领导人造再严重的过失,我也一句话不说,别人要问我,问我我不知道,绝不毁谤。对一个家庭,对一个公司行号老板,公司里面的高级领导人都要尊重。尊重有大功德,毁谤有大罪过。儒佛都教导我们「主敬存诚」,内心真诚,外面恭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佛弟子在任何地区、任何时刻都要给大众做最好的榜样,这两条重戒要守。

  我们曾经住过的地方,接受别人接待的地方,这受人家有恩德,古大德教导我们「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为报」。后来或者有别的因缘我们那里不能住离开了,离开了可不可以毁谤他?不可以。他有恩於你,你要是毁谤,忘恩负义,你成什么人?你住这个地方,离开之后毁谤这个地方;住那个地方,离开之后又毁谤那个地方,以后没有人敢收留你。为什么?晓得你这个人之为人,你到我这里来住,将来你离开我这要毁谤我。这是很平常的一个道理。某人过去对你很厚道,虽然或者是有其他的误会产生了矛盾,你们离开了。离开了你要毁谤他,别人敢不敢交你这个朋友?从前他们那么好,你看现在他毁谤他,谁敢跟你做朋友?想想这个道理。

  你要真正得到大众的爱戴,大众的欢迎,大众的拥护,你就要懂得知恩报恩。他可以毁谤我,我不可以毁谤他,我对他要赞叹,他有长处;他的缺点,我们绝不放在心上。他对我的误会,我们心里头一扫干净,我们只记住他对我的恩德,他对我的好处;我念念不忘,念念感恩,念念赞叹。你要这样做人,你在这个世间无往而不利,谁都欢迎你。我们不讲将来的果报,这佛经上说的来世果报你没看到,现前的果报,你就能够得到大众的欢迎,大众的爱戴,没有一个人不赞叹你,没有一个人不欢喜你,没有一个人不愿意接纳你,你说这个利益多大。你要是毁谤别人,你这些功德利益全都没有、都落空了。你带来的是人人对你防范,人人对你不尊重,不敢接触你。

  所以我们世人一般讲缘分,「某人的人缘好」,「某人的人缘不好」。人缘好不好,因是什么?你自己会不会做人。我不会,是不会,为什么?没人教你。你现在天天读诵佛经,佛在这里教你,佛讲的话,你要懂得他的意思,你要能够依教奉行。在六道里头尽量减少造罪业就是减少苦报,从这里我们能体会到佛陀的慈悲,慈悲到极处!这是《梵网经》上两句话。《璎珞经》上佛也讲了两句话,《璎珞经》是在家菩萨戒,《梵网经》是出家菩萨戒。其实佛并没有分什么在家出家,在家出家是以后祖师大德分的。因为梵网戒比较多一点,十重四十八轻;璎珞戒分量少一点,六重二十八轻,所以在家学习便利一点。

  这个经上也有两句话佛讲得很重,第一个「不漏国税」。诸位要晓得逃避国税是盗戒,这很重,这等於说是盗国家的。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口,结罪的时候,这国税是全国人所纳的税,不管你漏多少,罪都是非常重。你要是在中国有十几亿人,那这十几亿都是你的债主,你什么时候能还得清?在《古兰经》里面叫「缴纳天课」,《古兰经》教人家施舍济贫,施舍济贫也是缴纳天课的一种做法。这就是圣贤的教诲,你看讲得多好!鼓励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你要发心,要多多的做社会慈善事业,帮助社会上的贫苦大众。

  第二是「不犯国制」。国制是国家的法律,一定要守法。我举一个例子,譬如说佛教,中国历史上有「三武灭佛」,皇帝对佛法产生误会,听了别人的建议把佛教消灭。佛教徒(这些在家出家)有没有抗议?没有,从来没有过!你毁灭,我们也遵守,不违背国主的命令,不违背国家的法律。国家法律要灭这个法,能不能灭得掉?灭不掉,为什么?换了一个皇帝之后,他就想想佛教徒这样守法,非常可爱,非常值得尊敬,他就提倡了。如果这个国家下个命令来禁止佛法,你处处来抗争,代代帝王都知道这桩事情,这个佛教徒不是好人,应当要把它消灭,为什么?不守法。你看看那个守法的人,那就是什么?那就是拯救佛法。如果起来抗争的人,那真正叫消灭佛法。对我不利、对我有害的这些法律,我都接受、我都遵守,历史会给你表扬,知道你是冤枉,知道你是好人,后面的领导人会提倡。

  所以佛法灭不是灭在外面的力量,也不是灭在国家来灭法,不是,灭在佛教徒的本身。怎么的?你没有遵照这个经典教训去做,经典教训我不犯国制。我们历代出家高僧也有被人家诬陷坐牢的,像憨山大师就是的,坐了不少年的牢,没有一丝毫怨言,国家怎么判我都接受。在监牢狱里面讲经说法,把监牢狱里面的受刑人统统都度了,这是真正的佛教徒、佛菩萨!让这些做错事情的、被判刑的人都知道忏悔,都知道改过自新。菩萨坐在监牢里头一样弘法利生,一样在教化众生,菩萨没有一点怨言,没有一点后悔,认为什么?大概是监牢狱里头有一些人需要我去度他。我要用什么身分?那也要是一个囚犯的身分才行,跟他们是相同,他们容易接受,到那个地方去行菩萨道去。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一定要爱团体,家庭是最小的团体,你要懂得爱家,爱你的亲戚朋友,你的族群。在社会上,你要爱你的公司行号,你要爱你的职业、工作,爱你的工作;那你的工作一定有领导人,你一定要尊敬他,一定要爱护他。这个社会才会安定、才会美好,这个社会上所有一切冲突对立才能化解,你就在行菩萨道,你的思想言行是给社会广大群众带来真实利益。如来这四条戒范围非常广大,不限制一个地区,全世界都行得通。再说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我相信这四条戒是一切诸佛共同的戒律,放诸宇宙都是最好的标准。不学佛的人很难遇到,学佛的人遇到要真正理解懂得,依教奉行。它的落实,那落实真的就是《弟子规》,孝悌、谨信、爱人,最后讲到亲仁,就是亲近有道德的好人。佛菩萨是智慧德行圆满的仁人,我们应该要亲近,每天读诵就是亲近佛菩萨,听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提升自己的智慧、德行、境界,先从这里扎根,先把这里扎稳。

  你看佛陀的教诲。佛陀这四句的教诲是我们一般人最容易犯的。那我们学戒、学定、学慧为什么不成就?不知不觉犯了这几条,把你的功德全漏掉了,所以你不能成就。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体会到戒的重要。今天戒律的根坏掉了,所以学戒学不成,连个五戒十善我们都做不到,根坏了。所以这几年来我们特别提倡《弟子规》,来学这个课程,为什么?救根,这可以培养根。换句话说,我们今天一切是从头来起,从根来培植起,我们才有救。如果把这个根丧失掉,那就一切都完了,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这么多年来总结世间所有宗教神圣的教诲,我总结一个「爱」字。修行证果是什么?自爱。你想想,我们要是伤害团体、伤害别人,你就是国贼。国贼是不是自爱?不自爱。我们毁谤国主,毁谤国家领导人,或者毁谤我们团体领导人,不知道自爱;漏税,想占别人一点便宜,不知道自爱;做犯法的事情,不自爱,自爱的人绝对不会犯这个过失。

  所以我说诸佛菩萨修行证果,他证的是什么?没有别的,就是自爱。这个话古人没有说过,你们细心想一想我有没有说错?真正懂得自爱。我们心里不善就是不自爱,心里面有嫉妒心不自爱,心里面有自私的心不自爱,有伤害别人的念头不知道自爱。所有一切不善的念头都是不自爱!自爱的人没有,自爱的人心地纯净纯善,具足圆满智慧,无量功德,那是真正自爱的人。佛菩萨教化众生是爱他,是教导他觉悟,教导他懂得自爱。自爱一定会念念替别人想,念念替团体想、替家庭想,像出家人一定念念为道场想、为佛教想,乃至於再扩大为整个世界一切宗教想,这自爱爱他。自爱跟爱他分不开家的,在佛法讲「自行化他」。现在我们对於自行化他这个术语真正意思体会不到,我们换句话说,自爱爱他比较好懂。

  自爱绝对不会害自己。诸位要晓得,我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不自爱,我能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自爱。为什么?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这个东西,没有执著,没有分别,没有妄想。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真正懂得自爱,那是真正圆满的自爱。你看六祖在《坛经》里面记载得多么谦虚、谦卑,处处尊重别人,处处抬举别人、称赞别人;对自己天天反省,找自己的过失,「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非」,真正懂得自爱。天天在做改过自新的工作,你说这是不是自爱?

  所以,佛这个经上一字一句含无量义,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认真努力把它落实。今天实在讲这是一门大学问,让我们来做,我们依旧是茫然无知落实在哪里?最具体的落实在《弟子规》,落实在「十善业道」。《弟子规》不能够做到,十善业你就不能做,你没办法做到;十善业做不到,五戒你不能持。所以我们要想持五戒,先修十善业;要想修十善业,先学《弟子规》。这个程序不能颠倒,像盖房子一样,《弟子规》是第一层,「十善业道」是第二层,「五戒」是第三层,你总得从下面一层一层往上盖。希望诸位细心去体会这个意思,我们才知道如来真实慈悲,在「颠倒不如实」这个状况之下教导我们怎样减少苦难。

  不作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  (共一集)  2005/2/21  澳洲净宗学院(节录自华严经12-017-1361a集)  档名:29-068-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爱国)(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爱国)  

 黄夏年教授:慈航法师的爱国爱教思想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魏道儒教授:宗教虔诚与爱国情怀——法显西行壮举的精神动力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方立天教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杨曾文教授:爱国爱教,垂范千秋――纪念圆瑛大师圆寂50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论净土法 

 蔡惠明居士:缅怀爱国诗僧亦幻法师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