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清明言祭:同体一脉共休戚


   日期:2018/4/1 15: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扫墓、寄托哀思的重要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万物至此,齐洁清明。风雨梨花寒食过,家家坟上子孙来。清明祭祖,传承千载的古礼,永远是维系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情感纽带。在这个特别的时节里,欢迎您走进我们的《清明言祭》特别节目,一同探古寻源……

  清明言祭——同体一脉共休戚

  中国古人高度重视祭礼,是因为祭礼的核心精神就是孝道。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老”是上一辈,辈辈相继,过去无始;“子”是下一代,代代相传,未来无终。整个家族,从祖先到后代子孙,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孝”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体一脉,万古一系。

  在古人眼里,孝分为三个层次,所谓“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大孝是让父母得到世人的尊重,次一等的是不辱没父母的名声,最下等的是奉养父母。《礼记》云:“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在古人看来:儿女身体就是父母遗体,用父母遗留世间的身体去做事,怎么敢不慎重呢?生活行为不庄重,为国效力不忠诚,对尊长不敬重,对朋友没信用,在战场上没有勇敢精神,都不是孝的表现;这五个方面做不好,就会殃及父母的名声。《礼记》说,像一般人那样,宰鸡杀生,焚香烧纸,在祭祀的日子做做样子奉祀一番,那都不是孝,只是供养而已;君子眼中的孝子,是大众都称扬他的父母,说他们多幸运啊,能养育出这样的好子女!这才算是真正的孝子。

  古时候,有个在朝廷担任乐正官职的人叫子春,有一次他下堂时,不小心跌伤了自己的脚,后来痊愈了,他好几个月都不出门,还很烦恼的样子。门下的弟子便问道:“先生的脚不是已经好了吗?好几个月了不肯出门,还面带忧色,这是为什么呢?”子春说:“我从曾子那里听说,他的老师孔夫子告诉他:‘天所生育的,地所养育的,没有比人更大的了。父母生育时给了我们完全的身体,我们死时也要将身体完全归还天地。不损毁自己的身体,不辱没自己的人品,才可称为完全。所以,君子每走一步都不敢忘记孝道。’如今我忘记了孝道,所以心里忧愁。孝子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所以我走路时尽量走大道而不走小路,渡河时尽量坐船而不去游泳,不敢随便用父母付与的这个身体去做危险的事。孝子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所以我不会对人口出恶言,也不会反遭别人诟骂。言谈举止,为人处世,不辱及自身,不羞及亲人,才可以称为孝啊!”

  因为古人懂得自己与父母祖先是一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所以“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家家有宗祠,户户有家谱。中国人重要节日的祭祀活动,一般都在宗祠进行。宗祠的肃穆,祭祀的庄重,具有收摄人心的强大气场,使人端心正意,不敢轻佻造次。通过虔诚的祭祀,子孙有了“祭如在”的体会,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起心动念,言语行为,必然不敢违背道义,以恐辱没祖先。

  而家有谱则如同国有史,北宋欧阳修说:“族有谱牒,则人知其所出,知其所出则尊其祖,尊其祖则爱其身,爱其身则修身慎行,自不容以不谨。”家谱不仅要溯源流、明世系,让子孙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还要详细记载祖先懿行和家训家规,让子孙铭记恪守。在古人看来,“先祖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子孙不知道先辈美德,是混沌糊涂,知道而不能承传,是不仁不义。为人子者,不仅要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更重要的是秉承先志,绍隆家风,将祖先的优良传统代代发扬光大,这才是真正的孝行。

  “祖宗功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我们若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便没有不能和睦谦让的家族。“天地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我们若以圣贤之心为心,天下便没有不能团结互助的族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清明节       孝道)(五明学佛网:清明节       孝道)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道坚法师: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李尚全教授: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 

 衍慈法师:佛教与孝道 

 宽运法师:「慎终追远」话清明--清明节人文内涵之省思 

 明海法师:甲申年清明节众姓水陆法会上堂法语 

 明海法师:甲申年清明节众姓水陆法会圆满上堂法语 

 其它: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李尚全) 

 其它:孝道的真实意义(开愿法师) 

 蔡礼旭老师:孝道也可以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