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十善》心得分享之十二 偷盗 不与取


   日期:2018/4/2 7: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钞》诫初发心学佛者书。“偷盗。凡他人之物,不可不与而取”。偷,趁人不知时拿别人的东西。盗,偷窃,抢劫。佛家讲,不与取。没有给你的物品,你拿走了,这是违背自性,学佛是要恢复自性。“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本有天良,还没有被社会污染。

  “性相近,习相远”,性是讲的自性,人的天性与本有的自性相近,可是因为社会的染污,远离了自性成了习性。天性最接近自性,天性已经是后天的,是阿赖耶识在起作用了;习性是渐渐染污的不良习惯。

  “苟不教,性乃迁”,若是没有后天的圣贤教育,习性就会越来越远离天性,乃至于违背自性。这是讲人的后天性情在慢慢转变,随着染污变,就会越来越远离天性;随着圣贤教育变,还可以保持天性的善良,乃至于成圣成贤。

  没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圣贤教育,人的后天习性就变坏了,违背良心的事也肯干了。偷盗是拿走别人的东西。一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都不可以拿走。不是自己的,没有理由拿走。

  做事要凭良心,怎么肯干出背良心的事呢?但是人也不是机器,受后天的物质欲望影响,欲望战胜了良心,看到财物、异性欲占为己有,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可是受过圣贤教育的人,知道“格物致知”,在生活中会用出来,见到五欲,要革除内心的欲望,战胜它。

  人的后天习性,是26:11,恶与善的比例。所以在社会上学坏很容易,学好很难。后天教育(家庭、学校、社会)要是善,很可能弥补先天不足,成为善人,乃至成圣成贤。

  “偷轻物则丧己人格。偷重物则害人身命”。偷的东西不太值钱,对人损害不大,人家会看不起你,人品丢了。物品很值钱,可能是别人救命的钱,是人家的全部家当,这就会损害人家的性命。世间没有再大的事了,“人命关天”,你在这样大事面前,欲望不能克服,损人利己,这是丧尽天良。这事的罪恶太大。

  “偷盗人物,似得便宜,折己福寿。失己命中所应得者,比所偷多许多倍”。占便宜的事别干,没有白占便宜的。反因占便宜,要用福寿抵债,真知道用福寿抵债,谁干这等蠢事,占别人便宜?本来命中该得到的福寿,因为缺德、损德,福寿减损了。

  《感应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偷盗人物”,就要剥夺寿数,死时还有余,就会殃及子孙。一纪是十二年,一算是一百天。大过夺纪,小过夺算。司命是掌管人间因果的官员。

  又曰:“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命都搭进去了。实在不值得占便宜,拿别人的物品。漏脯,隔宿之肉。古人认为此肉为漏水沾湿,有毒,食之可致人命。鸩zhèn是毒鸟,它的羽毛有剧毒,放入酒中能置人于死地。

  “若用计取,若以势胁取,若为人管理作弊取,皆名偷盗”。偷盗的种类很多,用计、作弊、以势取,这是举几种例子,都是偷盗,性质一样。

  “偷盗之人,必生浪荡之子。廉洁之士,必生贤善之子。此天理一定之因果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偷盗别人的财务,一定被人挥霍不属于你的东西。你孩子去挥霍,你就把孩子搞成了败家子了,是你自己毁掉了孩子。廉洁者,一生守法,积功累德,凡事依着良心,你的孩子也会学着你的为人处事,成为贤善之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十善       不与取)(五明学佛网:十善       不与取)  

 其它:浅析“十善业”(邹相) 

 贤崇法师:人生十善道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8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7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6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5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4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3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2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1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五戒十善 

 周叔迦居士:佛说十善业道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