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截流大师净土警语新白话版5


   日期:2018/4/11 10: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旅三字说

  《妙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所以先佛世尊方便劝说,引导众生出离,因为这宅子中充满众多的苦,很难安居啊。蕅益大师《净信集》说:“自寂光真性,掩盖在五住尘劳中,而一切的含识,少有常恒不变的。虽然四禅天、四空天,以及方便土,也属于旅途。”旅的意义大得很了!

  所谓旅,就是行旅中的人,暂住旅舍的意思啊。旅途必有伴侣,也必有去处,也必有自己的作为。现今宏观三界中,同样的旅行啊,而人的作为有不同。作为既然不同,而去处与伴侣也不同了。因为自从有识以来,经过尘沙劫,累积的尸骨超过了富罗山(印度的山),喝过的乳汁超过了大海,其中孤零的状态,飘泊的苦难,不可以用语言形容了。时而与地狱众生作伴啊,那恶逆就是根本,有间、无间是那旅行的去处;时而与鬼道众生作伴啊,那悭贪就是根本,旷野、山泽是那旅行的去处;时而与畜类作伴啊,那愚痴就是根本,水、陆、空界是那旅行的去处;时而与阿修罗作伴啊,那瞋慢就是根本,须弥山、大海是那旅行的去处;时而与人道众生作伴啊,那纲常就是根本,四洲、国家是那旅行的去处;时而与六欲天众生作伴啊,那戒善就是根本,地居、空居是那旅行的去处;时而与色、无色界作伴啊,那禅定就是根本,四禅、四空是那旅行的去处。正当旅行啊,随处执著,不知是旅行啊。可叹!故乡的梦,还在朦胧,旅途的客居,哪里是究竟?如果不往生极乐横超三界,证悟寂光上彻佛果,谁又能超出旅的意义呢!

  天都的汪润生居士,法名“性净”,别字“旅三”。离家去游学,有年头了。晚年住在琴川,他的后人,有才干,一直掌管家政,所以居士能不被家事拖累。虽然高楼大厦,可以养老,但在居士看来,是空寂落漠的暂住啊。居士吃长素信奉佛,平常淡泊无欲,兢兢业业修持问道。康熙乙卯年,仲秋(八月)初一,是他的七十岁寿辰。亲友故旧们,争相用文字来祝贺,用诗歌来欢颂。居士感谢却不看,看也不仔细,说:“只是麻烦耳目罢了!与其用奉承的话,赞誉我的名,不如佛法妙言,增补我的心!”于是用“旅三”这两个字,请我解说。

  我在想居士既然旅行三界,是明白那旅字的大意啊,哪里只是天都、琴邑呢?但我观察居士的家乡和同族的人士,大多是操弄奇技,游走四方。他们的旅行啊,只是为了获利,没有明白意义啊。现今居士的旅行到这里,假设有人来,告诉他猗生煮海(战国猗顿靠盐池致富)的谋划,以及郭氏(战国郭纵炼铁发财)治山的策略,我知道居士必定掩耳就走了。却在这七十大寿的日子,能推却庆贺而不顾,放下礼仪而不管,到枯淡寂寞的水边来访我,向我求问背离世俗的旨意,可算是率真未灭,淳朴还在。他接近道了吗?回答:还没有啊。

  既然叫做“旅三”,那么一切法趣向旅,更没有法超过旅的。所谓随处而住,不知是哪里,就是理性旅啊;明了这三界,同是旅途,作为、去处、伴侣,各自有差别,就是名字旅啊;知道那不是家,不住不执著,对于粗敝的境界,不生起贪恋,就是观行旅啊;途中的烦恼,方便折伏它,悠悠的旅途梦,仿佛要醒来,就是相似旅啊;不离法界,随缘寄托世间,哀怜这世间的旅人,尽力救济,就是分证旅啊;这破朽的旧宅,属于别人,我常在这里说法教化,大火烧起来,那时我在这土很安稳,就是究竟旅啊。如果不通达这个意义,就把邮亭、旅舍,误认为是家乡,所有的谋求,无非是火宅中的事。又或者害怕这旅途太多苦难,归心似箭,一去不回,将使天地四方都在昏沉中,众生依赖谁?如果是这样,都不是旅的真义啊。

  那么居士在今天来说,只应当把安养国(极乐世界)作为归宿地,不要最终成为堪忍世界的旅客。如果华开见佛,证到真常,又应当眷顾娑婆世界,再来侨居,护持众生,诱导群迷。更在异域各方,分身度化,往来三界,始终不厌倦。这是究竟的旅人,就不虚有居士取名的意义了!

  答顾兆祯居士

  先前有短信寄给您,想来已经看过。刚接到来信,却有“尘业情缘,总难销除,什么时候能成就妙观”等语言,完全可以知道您的求道心切。但依我的见解,就是这厌恶尘业情缘、欣喜妙观,正好犯了学道的内在障碍。而且逃避喧闹求安静处,世上没有那地方。尘业情缘果然可以断绝吗?要知道万法本来是闲静的,只是人自己的喧闹。好啊!蕅益大师的话:“虽然说六根幻妄驰聘,六情(喜怒哀乐好恶)纷纷乱动。仔细推究,尘既不担当那过,根又哪里称得上是错?根既称不上是错,情又怎么能担当那罪?分析这三项,既没有真正的主人,纵然使它们共合,哪里有实法?而我们在这虚妄法中,沉迷自我他人,舍这个取那个,犹如捏眼睛,看见乱花飞出,更还要分别花的样子哪个美那个丑,不也太荒谬了吗?只是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那就智眼分明,哪里有尘业情缘可厌呢?”但是要念佛求生净土,正不妨炽热燃起欣喜厌恶心。这欣喜厌恶心,执著它就成了惑病,放下就是方便,也在于各人的领会罢了。

  所谓的“妙观”,《观经》不是说了吗:“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众生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是这几句话,便是念佛三昧的秘要,一切的观门,没有不是从这里流出。因为知道“作”而不知道“是”,就落在权位小乘。知道“是”而不知道“作”,必定落在邪魔外道。“作”,就是空、假观。“是”,就是中道观。全部的“是”就是“作”,全部的“作”就是“是”。“作”、“是”一念,空假中三观圆融。所以《大集经》的偈语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智觉禅师(永明延寿)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佛是本觉的理,念就是始觉的智。所以知道正当念佛时,始觉本觉会合,理智暗中相符,“能”“所”都忘了,自他没有分别。没有念外的佛,为了念而念。没有佛外的念,能够念什么佛。超越情识知见,离四句绝百非。直捷圆顿,没有超过这个法门的。除了念佛以外,哪里另有妙观可成呢?

  我曾经认为,药没有贵贱,能治好病就是良药,治本还是治标,应当随病情的缓急。居士在年迈高龄时,回心向道,纵然是到一百岁,余下的时光能有多少?怎么不考虑把功夫用在最稳当最容易的路途上,却还在探玄问妙,徘徊岐路中观望吗?我前次见面时,不只是不谈妙观,并为你省略去掉了多种日课,仅用六字真言“南无阿弥陀佛”劝勉了。这是海上奇方,能治急病,又能标本兼治,缓急都适合,贵在深信力行。古人所谓:“但见阿弥陀,何愁不开悟。”那么什么尘业情缘却不销除,什么三昧却不现前呢?但是在今天,纵然有百千的法门,无量的妙义,总是放下不用,只把这一味单方相赠。如果不是斩钉截铁,全力专持,那怎么能救拔自已呢?若是一定认为持名的功效不如用观想,那净土的佛具有的身相微妙,经论开示的观法深细,对于博地凡夫初心地位的,恐怕不易成办,终究不如依小经《阿弥陀经》专一持名来得稳当了。而且持名时,了达事理,一心不乱,就是观境,不须再另求玄妙。想到老居士十分诚恳,忘了年事已高,殷勤下问,所以敢坦露我的愚直,而没有顾忌啊,请作参考吧何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截流大师       净土)(五明学佛网:截流大师       净土)  

 黄夏年教授:朱谦之先生与日本净土教研究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净界法师:福报越大修学净土的障碍越大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净界法师:警告所有的修净土者:你不要一天到晚想着你的善业 

 净界法师:我们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二种过失 

 净界法师:净土摄受众生的最低标准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六卷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五卷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四卷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导读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