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戾气是一种极端的负面之气,是一种煞气,如何去除呢?


   日期:2018/4/12 9: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云中凤:戾气是一种极端的负面之气,是一种煞气。身上这种气如果很重的话,不但性格自私狭隘,而且还会发展到杀人越货的程度,所以戾气是很可怕的。那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灾难之气呢?只有好好做人,与世无争,善待别人,宽厚为怀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戾气越大,吸引的灾难就会越多,而慈悲心越大,遭遇的好事也就越多,所谓“吸引力法则”完全是自己创造的业果。

  真正祛除戾气的方式

  转自:意识内化

  为什么有的人念一辈子咒都没什么感应,甚至连一个梦都没有,一个好的梦、吉祥的梦都没有?不是神圣力量不愿意来,而是祂无法到你的面前,无法到你的梦里来,因为你的周围有一层戾气。

  你知道算命里有一种说法,说一个人戾气很重。什么叫戾气?也就是一个人,由于他的心地不正,所以他身边有一层灰蒙蒙的能量围着他,这灰蒙蒙的能量并不是有什么鬼怪给他的,而是他的这种灰色的心地、邪恶的心地自动吸引了这种戾气笼罩着他。当一个人全身有戾气笼罩的时候,神圣的感应进不来,祂连梦都进不来。

  一个破戒的人、一个行为不正的人,或者一个内心有疑虑的人,哪怕他天天在持咒,也注定不能获得加持。因为正只能感应正,邪只能感应邪。你的心邪,你就是念咒语,念正的咒语,也无法感应到正的菩萨。你必须里面也是正的,你的心也必须是正的!当你念度母咒的时候,当你念六字大明咒的时候,你的心必须保持纯正,否则,你无法感应到这么纯正的一个度母来回应你。因为这是能量法则,纯正只能感应另一个纯正!

  佛陀在涅槃的时候,告诉大家要“以戒为师”;虚云老和尚也讲了同样的话:我圆寂以后,你们只要“以戒为师”,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这句话听上去好像非常宗教化,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这句话其实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戒,并不是宗教的戒律,这个戒是指一个人的正气!并不是真的有某种宗教的戒律你需要去遵守它,而是指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你的生活态度是阳光、纯正的吗?还是猥琐、阴暗的?并不是真的要你去皈依某个宗教,然后去受戒,不是的。就像那个念六字大明咒的老太太一样,如果十年间她的心地不够纯正,她再念十年咒语,也不会有任何感应,那个豆子是不会跳的。

  印度教有这么一句话:当你哭丧着脸走向神的时候,神也只能哭丧着脸迎接你;当你跳着舞走向神的时候,神也会跳着舞欢迎你。祂只能以你的样子来迎接你。当你不那么正,你就无法感应到像度母、像观音这样的神圣力量。

  有人问我,我念了这么多咒语,连一个梦都没有,连一个相对好的梦都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如果你念了一个月的咒,用不着一个月,其实一个礼拜就够了。大家回去可以尝试一下,你如果念一个礼拜六字大明咒,你没有梦,就只能证明一件事——你不够纯、不够纯正,你还有戾气。

  有人问:那怎么去除呢?非常简单。你可以通过像以前八十年代练气功一样,用手抓一把往旁边一甩,有用吗?我告诉你,没有任何用。你可以甩一百下、一千下,甩完,新的戾气又来了,因为你是个磁场中心,你会吸引属于你的那一份能量。每个人都是一个磁场中心,每个人都是等离子体,你注定会吸引跟你匹配的能量来到你身边。所以心地不光明,你就是天天洗澡换衣服、天天甩,把戾气往外甩,你也甩不掉,你会吸引更多的属于你的那份灰色能量来到你身边。这是能量法则,这是物理性的,你改变不了,你也无法扭转它,它是一个物理效应。

  那怎么办?非常简单,你只要在你的里面生出一点阳光来,你把你所有的那些负面的思想统统放下。你能活得阳光一点吗?你能活得纯正吗?你能够在面对像宣化上人这样——有人在诱惑你的时候,你能不受她诱惑吗?可以吗?你都可以,你内心的一份光明就出来了,这个是真正去除戾气的方式,由内而外地,这也是王凤仪讲了一辈子的事。

  王凤仪一辈子都在讲,你要怎么做人。因为你做人的方式决定了你未来的命运。一辈子的命运。你嫌弃你的丈夫、嫌弃你的小孩、嫌弃你的公婆,等等。你无法做一个持家的主妇,你无法做一个承担责任的丈夫,等等。你所有的行为,所有自内而外的这些言行,都创造了一个属于你的能量。你的这些能量将会吸引相应的外在能量,也就是会吸引外在的人和事,而这些人和事将一步步地累积成你未来的命运。

  所以佛陀才会讲,你要以戒为师。因为也许你是一个不擅长冥想的人,它对你太技术化了;也许你无法主动提升意识层次,这对你显得有点高深了。如果禅定、冥想这些东西对你太高深了,但你起码可以从行为上做到。一旦你的行为做到了纯正,你的心灵注定受到影响。而一个人如果只从里面开始做,他的外面倒不一定完全会受影响。一个人像阿难一样,里面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学问,可他行为上却做不到,因此行为上做到似乎更有强度、更有难度。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一直讲,你要先从行为上做到!

  今天下午,我们的一个学员问我:除了坚持冥想以外,还要做什么,能对冥想有明显的帮助?我给他的回答是,除了冥想以外,对修行、对冥想最最有帮助的是——你必须生活得足够阳光健康,不要做猥琐的事。这句话跟佛陀临终讲的“以戒为师”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有没有宗教信仰,无论你是否在灵修,哪怕你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哪怕你不冥想,哪怕你什么也不干,我们讲的最低限度,你什么也不干,你只是一个正常人,你要活得好,活得开心快乐,你会发现有一件事是必须要达到的,必须要做到位的,这就是你的人格必须足够的正直阳光。不做到这一点,你会发现你生活里面,各种各样的事、蹊跷的事、负面的事、莫名其妙的事特别多。那不是别的,那是你吸引来的,你心灵的负面、你的内鬼吸引来了外鬼。所以“戒”这个字并不只是给一个信仰宗教的人,它实际上应该给每一个人,它实际上是一个基本生活的常识。

  你足够阳光吗?你足够健康吗?你足够直心吗?一定要直心啊!它就是一个最最正常的生活的逻辑。你必须活得够健康、够阳光,很简单,不要太自私,不要太阴暗。因为这对你好,这对你的未来好,这对你的命运好。命运不是注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任何一个圣者都是这样讲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里,是可以改变的一件事。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YIN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戾气       慈悲)(五明学佛网:戾气       慈悲)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陈星桥居士: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 

 贤崇法师:慈悲与智慧的力量 

 如瑞法师:修行离不开慈悲智慧 

 荆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 

 如孝法师:慈悲的密意 

 仁焕法师:慈悲在做不在念 

 仁焕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有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