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作为师父可不是随便担当,他是一个责任


   日期:2018/4/15 9: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修行拜师非常重要,一定要具有正知正见,而且证道心同虚空等同,如此的境界方可。

  阿弥陀佛,大家好。

  我们佛弟子如何拜师?  

1.jpg

  在拜师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首先一定要对善知识明确地选择,否则会造成“我眼本明,因师故瞎”,终身遗憾。

  学佛修行拜师非常重要,一定要具有正知正见,而且证道心同虚空等同如此的境界方可。

  也就是说不但悟道而且必须要证道。这样子的善知识对我们的引导是准确无误。  

2.jpg

  做为一个真正的善知识,内心是多么的清净,没有任何是非,心量那么的广阔,对一切的包容,那种自然的快乐安详,充满着法喜。

  作为一个这样子的善知识,他对金钱、物质、名利绝不会有丝毫的贪婪与执着。

  因为他们能够彻底地,认识到了宇宙的真相,所以说他们绝不会对影像的执着。

  我们不要对善知识妄加评论,我们凡夫俗子是永远了解不到圣人的作为。  

3.jpg

  能够真正证道的善知识,他们的作为绝不会有丝毫自私自利。自身的一切会完全对众生的投入。

  因为他们有愿在先,来到尘世间就是为众生而来,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他们的认可,心心相应。

  要遵从师父的教导,要发长远之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

  父母对每个孩子们不会有分别的,做为师父的也不会对所有的众生有丝毫的分别,都是等同的对待。

  一定要紧紧地跟随,心心相应,努力修学佛法。

  师父是希望众亲早日出离轮回的苦海,希望众亲早日修成正果,深心彻底地得到解脱,而不是让大家陷入轮回的。

  众亲要知道,了脱轮回更重要,不是在尘世间怎样能够发大财。

  有很多人问我师父如何发财?

  当然了要想让自身的福报具足也可以,广行布施。但是福报再大也是轮回呀,所以说尘世间的获取不是上策。  

5.jpg

  最重要的是出离轮回的苦海,不要对影像的痴迷,这颗贪婪的心要学会放下。

  有的人说了,我不贪了,都给我儿子了,或家人了。其实这也是在挂碍。只是对自己的一个欺骗而已。

  修行的目的是让内心对影像的放下,而不是对影像的获取。

  师父是教导大家的内心赶紧放下,大家不要误会不是“放弃”,是内心不要强烈的执着分别。  

6.jpg

  我们要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观,就是了脱轮回,找到真实的自我。

  所以说希望大家要发心修行,不要对修行有所懈怠。

  告诉大家,无论任何出身,只要是能够对事相有所执着,对名闻利养、富贵荣华有所贪欲,这都是属于迷茫,绝不是一个觉悟的心态。

  用此来观照自心,而不是来观照他人。学佛修行要时刻对自己的检验,对自己的负责。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7.jpg

  所以说,这个拜师是非常重要。

  1.要是选择了就长久地跟随,不断地深入。

  2.对善知识不要妄加评论,我们用凡夫俗子的思维是了解不到圣人的心量。

  3.必须要听从师父的引导,不要自以为是,一定要踏着师父的足迹进行前行。

  4.道友之间必须要和合。相互鼓励,相互包容。修行看谁的境界高,就要看谁能够包容的多。包容的越多说明经得起考验。如果包容不了他人,就是说明自己远不如他人。考试不过关。  

8.jpg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尊湛现       拜师)(五明学佛网:独尊湛现       拜师)  

 寂静法师:拜师缘起 

 独尊湛现:“往生”体现在有生之年 

 独尊湛现:要认清人生的真正价值观 

 独尊湛现:要做一个梦想人,不要做一个梦中人 

 独尊湛现:我们人生必须要遵从自然规律 

 独尊湛现:必须弃恶扬善,千万小心因果 

 独尊湛现:真正的修行是普通平常,不是张扬 

 独尊湛现:修行主要是对心灵的洗涤 

 独尊湛现:春节期间用什么心态来度过? 

 独尊湛现:务实修行从心地下工夫 

 独尊湛现:必须遵守规律,按照程序进行学习 

 独尊湛现:修行的目的,体现的是智慧,而不是追求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