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赵清献公修行事迹


   日期:2018/4/15 15: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赵清献公』,这个是我们前面也有研讨过,这个「赵清献」就是赵抃,他是宋朝衢州西安人,在今天的浙江衢州市。他就是赵阅道焚香告帝,我们在读《感应篇汇编》里面非常熟悉的这位,赵阅道焚香告帝。他号知非子,他在宋仁宗的时候是进士,后来担任殿中侍御史,他专责监察弹劾的工作。他弹劾这些贪官不避权幸,人家称他叫「铁面御史」。不避权幸的意思就是他不怕这些权贵。那他宋英宗的时候,改担任成都知府,治理成都以宽简为治、以奉俭闻名。后来因为在宋神宗的时候,因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就反对新法,所以他就被派到杭州当知府。死后朝廷封他叫清献,所以他叫「赵清献公」。

  那么这个赵阅道焚香告帝,赵阅道这位清官,他还有值得我们一提的地方就是说,他平常在当官的时候,他是以一琴一鹤自随,他是很特别的一位清官,他也喜欢音乐,他平常进出就是背着一个琴,还有一只白鹤会跟着他。那么他处理政务简单容易,就是「简易」,「长厚清修」,他的德非常地厚。那么他也是佛弟子,所以他很重视自己的这种清净心的修持,所以「长厚清修」。

  他最了不起的就是我们刚才讲,赵阅道焚香告帝,就是他白天所做的,晚上一定衣冠整洁,摆香案焚香告天。这个很不容易,一个人能够拿香跟上天,我们说「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你所作所为,我们说「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所以你做什么,其实天人用天眼看,一目了然。但是他就是勇于这样做,就是白天做什么,晚上焚香就可以禀告上天。然后他在差不多四十岁的时候,他在四十岁的时候,那时候他就接触宗教,也就是接触佛教。因为他刚好在浙江,浙江衢州那边当官,所以他就亲近当时在那边有一位叫蒋山法泉禅师,他常常去亲近他。可是这位禅师平常对他没有什么开示,「未尝容措一词」,就是平常对他没有什么开示。

  等到有一天他在青州的时候,就山东的益都,他在处理公务完了以后,他就打坐,「政事之余多晏坐」,「晏坐」就是禅坐、就是打坐。突然有一天听到打雷的声音,「一日忽闻雷震,大悟」。自古以来这些,佛门里面这些祖师大德,有时候是棒喝,都是在剎那间相应,悟到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像这个赵抃,赵清献公他当时听到雷声,打雷的时候,他突然间大悟以后写一首偈语。他说:「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他这个已经有悟囉,跟永明延寿大师那个开悟偈是一样的。

  永明延寿大师当时也是,有些是一说是劈柴,劈柴的时候木头掉下去咚一声。有些是他经过一座桥,有人丢一块石头到湖里面去,咚一声,永明延寿大师开悟了。永明延寿大师的开悟偈是非常有名的,「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跟赵阅道这位大德他的开悟偈,境界都很高。

  他说,「默坐公堂虚隐几」,他在「公堂」,就是他的办公处所,也就是衙门,他当知府嘛,我们讲说县长官邸。「默坐公堂」,「默坐」就是他在禅坐。「虚隐几」就是,他观照得非常地微细,他已经通身放下来,叫「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他这个时候入甚深禅定,他这一念心体能够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非常清澈的看到自己的自心,「心源不动湛如水」,像水这么清澈。

  「一声霹雳顶门开」,谁听到这个打雷声音呢?是谁听到的呢?是耳朵听到的呢?还是身体听到的呢?是我们的闻性听到的,这个闻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眼见色、耳闻声,看得很清楚、听得很明白,这一剎那所听到的,这个就是我们闻性起作用。你听到这个打雷声音是谁在听的呢?是你的闻性,你的见闻觉知听到的,所以「一声霹雳顶门开」,那个顶门不是说我们头顶上这个顶门,有些人说头顶上这个顶门,从这边出去的。

  比如说我们在临终关怀的时候,他说,「顶圣眼生天」,如果从顶门出去的就是到极乐世界当圣人,这「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人心饿鬼腹」就是,如果最后神识离开的时候,心头还温温地,那个地方,他下一辈子还可以当人。「地狱脚板出」,如果是最后神识从脚底出去,那就到地狱去了。

  所以这个顶门应该是我们的心门,不是指身体上的这个顶门。所以「一声霹雳顶门开」,心门打开了。「唤起从前自家底」,就是他已经觉悟了,「唤起」就是觉悟了,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就是「从前自家底」,就是还没有来投胎以前我是谁,投胎以后,我又是谁。他已经悟了这一念自性,这叫「唤起从前自家底」。这个是赵清献公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他的修行的事迹。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六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修行)(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