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冯冯:从量子力学的「观察促变律」浅证「诸法唯心造」及「因果律」


   日期:2018/4/19 8: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冯冯

  因果律成为新科学的支柱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古典物理学已发展到颠峰。当时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乔云爵士(Lord Kelvin),曾有此豪语:

  「未来的物理学已不可能有任何重要的新发现了,纵然有所发现,也不过等于向地平线上空,增加两个小小的黑点而已!最多只能形成两朵小小黑云。」

  曾几何时,一九三零年代,爱因斯坦以「相对论」震撼了古典物理学的基础,海辛堡更以量子力学说彻底地推翻了古典物理学。这两朵黑云所挟来的飓风暴雨万均雷霆,完全地取代了古典物理学,成为今日二十世纪末的宇宙学、太空物理学、核子物理学与理论物理学的新基础!相对论否定了古典物理学的绝对时空观念,量子力学指出宇宙物理的变幻无常,两者异曲同工,领导科学界认识宇宙的奥秘,启发了人类的新智慧。

  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根据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而发展的新物理学,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伟大成就。例如:宇宙大爆炸源起学说及证据的发现、粒子的发现、四度至十一度时空的发现、超光速的发现、无限多元超级宇宙的发现、医学进入四度空间、军事学进入太空的准备、太空探险船探测土星木星、太空穿梭机探测太空、生命起源之谜……各种科学成就,美不胜收,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这许多新科学发现,几乎每一件都可以成为佛教经典奥秘的诠释或旁证!

  不幸仍受两百年前至一百年前落伍古典物理学智识所束缚的人们,只知教科书上的陈腐观念,并奉之为圭杲。以其腐朽的唯物观念来看世界,而否定一切他们未知的真理。妄指佛经所讲的超自然记录与宇宙真理为「迷信」!其实,他们自己缺乏充足的最新科学知识,对于事理未曾深入探讨穷就究其理,无知而固执,心智不开,执迷于落后的古典物理化学,或在形而下哲学内兜圈子,或在文字学中钻牛角尖,那才是真正的「迷信」!

  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哲学虽是人生重要的思想骨干,可是无论何如也只是宇宙真理的一端而已;无论如何伟大精妙,哲学总不能超越宇宙,也终归只是人类思想的产物。渺小的人类在宇宙中只占微弱的地位,其思维难以超越经验世界;哲学总不外是人生经验的精华,始终在经验世界内转圈子,对于超越经验世界以上之事理的探讨,极其有限,其认识也极其贫乏!

  佛学对于宇宙本源及其与人生的关系,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佛学是一种综合科学与哲学的深奥学问。单从哲学途径研究佛学,也是不够的,必须亦从科学途径研究佛学。先从科学明白宇宙整体现象及事物之理,对于研究也有事半功倍之效,若徒究文字之学,著了文字相,那就很容易深陷旋涡了。

  基于此种观念,我主张从新科学角度来比较佛学。从比较中,很容易产生许多顿悟,也越来越发现佛学中之科学层面的伟大,佛学不单是在哲学上卓越而已。从了解佛学之科学面,也得以比较容易了解佛学的哲学思想。

  因此,在这里讨论量子力学学说与佛学的比较,应该不算是多余的事。

  古典物理学只认识物质的最小单位为分子、原子,并不认识次原子以下的世界;只知物质的质点在空间有绝对的位置与速度,并不知道其相对性,也不知道波动(Wave)的特性是没有绝对固定的位置。事实上,从实验发现,波动具有干扰(Interference)与绕射(Diffraction)现象——波的振动有「正」有「负」,会互相干扰抵消(而质点不会互相抵消,只会相加)——原子内的电子与中子,都具有波动性,会产生干扰或抵消现象,也没有固定的位置。古典物理学用质点的位置,来表示质点的行为,是不合理的。而量子力学用波动作用(有译为波动函数,因其作用一词,兼具有函数之义,也可用函数来表示),则比较合理。

  量子力学说指出,波动作用不是经验世界中的实物,它是虚的,不是用经验世界任何已知标准所可测量的。不过,它与位置、动量、动能、位能等等都有关系。波动作用不是可测量的量,但是,透过波动作用可以测得其他良的可能或然率(Probability),也只能说大概在那里而已。量子力学学说称此为「测不准无常定理」(Uncertainty Principle),Uncertainty这字原义也可译为「无一定」、「无常变化」,这在说明宇宙中的物理现象。宇宙物理原无确切固定的现象,一切都只不过因缘而生,一切无常无定,佛经早就讲过了(见阿含经)

  量子力学内的另一重要发现是「叔丁格作用」(Schrodinger Function),此理论指出:一切能测的量,都只是观测的对映现象而已。对映的作用,由物理学家叔丁格以数学方程式表示出来,故称之为叔丁格方程式(Schrodinger Equation)。不同的物理系统中,各别的位能、作用、质量都不同,对映作用就不同,从对映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波动作用——也随之各异;科学家用数学方程式来表示这些关系,称为「波动方程式」(Wave Equation)。又说:「波动作用」是「波动方程式」的「解」。这些都是很专门的学问,这里避免艰涩的数学方程式,只作浅说而已,并不足以代表原说的精华。

  叔丁格指出:观测会引起被观测对象的物质变化(请参阅拙文「科学家对于遥控心力的追寻」)。

  古典物理学认为:质点不能从底位能到比它能量高的位能去,亦不能穿过高位能的障碍,而到另一个低位能位置去。这是错误的见解,量子力学的新发现之一,就是质点可以穿透高位能的障碍。核子的阿尔发衰变(Alpha Decay),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古典物理学视质点与波动是两回事,这也是一种错误;事实上,量子力学学说告诉我们:质点与波动是两回事,这也是一种错误。事实上,量子力学学说告诉我们:质点与波动是可互换的,根本上是一体二元。古典物理学认为质点的存在是有限制的。而量子力学学说指出:质点的波动在宇宙空间到处存在;若以数学函数来表示,则波动函数的绝对平方,在任何空间都不是「零」。这种二元观点,接近佛学所讲「有无」、「生灭」的二元观念。事实上,宇宙的一切都是如此,佛学的「有无」并存,「空有」并立,「生灭」、「断常」循环,完全符合宇宙物理的真相。

  不过,量子力学是用来解释宇宙物理的,其宗旨并不是用来解释佛学。而且,佛学对于宇宙物理法则的说明,也远不及对人的「空」、「性」深入广及。量子力学所发现宇宙的「空」源,并不是探讨人的「空性」;人的「空性」,自然有其宇宙空源的根,但是并不等于就是宇宙物理之空。两者仍是有很大差异的。我只能说,量子力学学说及由之而发展的科学新发现,越来越接近佛学内的科学宇宙观点,不能说它就是佛学内讲求「性」、「空」的原理。我也无意认为佛学的「性」、「空」学说,超越量子学说或不及它,因为这根本是两件事,只宜比较,而不宜互相衡量。

  量子力学学说的「波动作用」、「叔丁格作用」、「测不准无常定理」等,配合宇宙源起于「空」的各种学说与科学发现,包括「大爆炸」、「大泡泡」、「宇宙扩展」等,都指向宇宙及超级宇宙的空源。无疑地「空」是宇宙之源及最高最终亦是最初境界。身为宇宙内欲界一小小微末分子的人类,又怎能超越宇宙的空源?「性空」虽不是经验世界所获致或表达的东西,到底也还是以人生经验为始点,没有理由硬说「性空」超越一切,甚至超越宇宙一切;承认其非超越,或者更接近空观一点罢了!自视超越就已经是惹了「尘埃」了,岂真是「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物」、的空性,既不超越,也不低落,既无一物,何来超越?何来低落?本来如是!

  量子力学与佛学空观是通往超宇宙空源的两条歧途同归的途径,这是我的感觉。我认为两者只有互补作用,而无尊卑敌对之分;因为从量子力学与新科学的其他新发现入手,先去了解超宇宙的本体及「空」源,再回过来研究佛学的性空,有很大的方便。不过,首先须做到无我执,否则,本位主义很容易导致幻相:不去我执而想做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是太难了。

  华严经毗庐佛说:「不超越」。空性是无执。心经说:无智亦无得。空性与万物同体同源,空性无我。离开宇宙万物万象而谈自性,无异是苍蝇追自己的尾巴,团团转,越转越自迷。

  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前面四句,若先从研究宇宙入手,明白空与色是不同而又相通的界,且是互相循环的状况,那么第五句针对自性的话,就迎刃而解。否则,倘以经验世界去捉摸,终是瞎子摸象;倘从古典物理学去看,也必定著了执迷!以经验世界的观念去求空性,是很难体会金刚经所云:「身相、即非身相,是名身相;庄严佛土,即非庄严佛土,是名庄严佛土」,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的。如果先从宇宙太空物理学入手,了解了宇宙,就容易领会。量子力学无疑是这一方面最方便适合的跳板。

  量子力学是最新尖端科学的基础,它解释宇宙基本构成力,指出宇宙万物不可测定、不可思议的无确定性及无常性,甚至量子力学本身也是不确定的,没有可以死守的不变公式。无常无定原是宇宙的现象。

  当前举世物理学家都从量子力学的门槛进入宇宙科学,对于量子力学造诣最深,而且颇有新贡献的物理学家之一,当数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USA)的物理学家约翰·阿启波特·威勒博士(Dr.John Archibald Wheeler)。他是举世公认的量子力学专家,基于量子力学的进步研究,他提出不少崭新的发现与见解。他说:「今天的物理学家们,分头从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两端,发掘神秘大山的隧道,有些杰出的物理学家们已经由质点的研究,发现了宇宙万物是以几何方式交织于十一度时空空间的(Eleven Dimensions);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学说专门讨论多元空间。在尚无新理论学说的情况之下,量子力学仍是唯一最能解释多元多度空间的学说,至于多元空间的发现,只好称之为承认物理学(Recognition Physics)。」

  威勒博士认为:「承认物理学」将来会一步步深入认识及解决,量子力学学说所述次原子世界内的怪异现象。怪异现象之一就是质点的生灭散集都是偶然率的(即是佛学所讲的缘缘——本文作者注)。

  七十三岁的威勒博士,在新物理学上的卓越成就,多得不胜枚举。他于一九五二年始创专门研究太空黑洞的「黑洞物理学」(Black Hole Physics),他所创的「黑洞」名称,已为科学界公认采用;他是「几何力学」(Geometrodynamics)的发明人,被称为「几何力学之父」。几何力学是综合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而在两者范畴之内发展的几何学。

  并非佛教徒亦未曾接触佛学的威勒博士,曾经说过:「宇宙一切事态发生,都循环因果系统而发生的。」又说过:「时间和空间都是空虚无有成形的,假如取消了时间,宇宙就停顿在某一须臾的永恒;假如取消了空间,宇宙就成为没有空间的混乱。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有空虚。」

  威勒博士是在讲宇宙物理,并非在讲佛学。可是,听来多么像是佛学!佛经说:「一切法皆空」(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五)。

  宇宙从空虚形成之始,「大爆炸」前的第10的负43次方秒,客观的现实尚未出现,空虚之中,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本来无一物。直到其后,有了辐射,有了扩展的运动,才出现时间(因为有进行程序)和空间(因为有扩散),才形成客观的现实,然而一切时间空间又将归于空虚(佛经早就指出这种「万法归宗」的宇宙真理,但是现代人至今仍不是人人有这种认识)。威勒博士希望知道为什么宇宙会有这种因果循环的现象。

  在现阶段的科学,在未有更具革命性的新学说出现之前,量子力学学学说无疑仍是最接近宇宙奥秘的权威学说;只有从量子力学学说去研究物质的过度情态——次原子的那些电子、中子、粒子、微子等等的变幻无常,似是而非的现象——才有可能寻得答案。

  一般人的所谓常识,都是对经验世界的反应与估量判断,对于非经验的世界则是怀疑、否定的,此因陷入了我执。古典物理学家们坚持,现实中一切事物都必须遵照古典物理学的定律法则,比方说「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之类的落伍物理观念。殊不知这一类观念或法则,只适用于这一个地球上而已,出了太空才几百英里,它就已经不适用了;在宇宙中,动者未必恒动,静者亦未必恒静,宇宙的运动,是有许多形态的,因缘而异。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革命,推翻了古典物理学的绝对物理观念,功在万世。不过相对论仍将古典物理学的机械力学说(Mechanism)视为合理,而用来解释大规模的物体在宇宙中的运动,并加以进一步的诠释。这些诠释,在现在的新一代量子力学物理学家看来,已经感到很不满意了。爱因斯坦当时也没有自满,他也曾说过:宇宙客观现实的真相,还有待人类心灵力量努力去寻找。他相信总有一天,科学家们会获得答案的。

  量子物理学家们现在获得的答案,尤其是威勒博士的学说,非常耐人寻味。他认为:事物的因果关系建立于次原子世界之内。他发现:次原子世界内的质点,如电子、正子、粒子等,它们的行为是完全反复无常的(Capriciously),变幻不停的。

  他发现:「原子及次原子世界的质点,在未受到观察(Unobserved)之时,是存在于其本身各种统计可能的物理状态。举例说,铀原子天然存在与一种『量子力学』机械虚幻状况(Quantum Mechanical Never-never Land);它是铀元素的原子,又可是铅的原子,又可是铀衰变(Decay)的原子。这几种不同性质的『未受观察状况』(Unobserved St ate)彼此共存——就好象一卷菲林胶卷片已经拍摄了几格不同照片的影象,尚未冲洗,各照片共存未变——但是,一旦受到机械或人类肉眼的观察,这些原子就起变化了!

  无论是用肉眼观察这些辐射性的闪烁原子,或者是用仪器,如盖格氏计算机(Geiger Counter)及自动记录仪(Chart Recorder)来观察这原子,都会引起原子的突然变化,而现出它可能的诸『相』之一;通常它会现出它们最常现的相。原子在受到观察之下,也会彼此互相选择选择;不过,是随缘的选择,碰到什么就选择什么,颇有一点类似在『轮盘赌』上面滚跑的骰子。作伪的赌馆能叫骰子滚到有利赌馆作弊的轮盘上,骰子可能滚到什么最可能的号码上去,却无法解释其何以如此;同样的,量子力学能算出原子的机率,但是仍无法解释这粒原子,及其次原子的质点怎样作为,怎样选择,是成为铀元素呢?抑或以铅元素面目出现?单独的原子如何依缘与其他原子化合现诸相?这仍不是当前的科学家所可思义的;可是,那单独的原子(本来未定为铀元素,抑或铀同位元素,抑或铅元素的原子),一受到肉眼或机械仪器的观察,就立刻变为上述三种元素中任何一种的原子。这是一件事实,可从实验贯彻中证实。也就是说:『只有受到观察,才有存在;若无观察,就无物存在!』(Nothing exists until it is observed.—Joha A. Wheeler)」

  威勒博士与量子力学物理学家们对于此种神秘的物理现象,认为奇异而且不可思议,至今仍是虽知其然而尚未知其所以然。

  尖端物理学的发现,至此已经是玄之又玄了,谁能从经验世界的观念去接受这些已发现的事实?佛经说「诸法唯心造」,早就指出物的虚妄性,与心力观察引起的「存在」了。量子力学科学家威勒博士的发现,恰可作为佛经此语的最佳支持!我这样说,该不算是牵强附会罢?

  从威勒博士的观点来看:观察是因,原子受到观察者注视而起的变化,乃变为什么元素是果!

  因果律(Law of Causality and Effects)在一般人看来原是迷信,而予以屏弃的;但是在量子力学物理学家,例如威勒博士,都并不认为因果律是荒诞的迷信,相反地,毋宁是宇宙最重要的循环法则。威勒博士说:Without Causality,is only chaos ,totally alied to our picture of physicalreality。(倘使没有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完全不是我们所知的物理现实了!)

  在威勒博士及其他量子力学物理学家的提倡下,古老的「因果律」已像火凤凰般死灰复燃,成为当代顶尖科学家承认的宇宙真理定律之一,脱除了佛教的色彩而成为科学的支柱。

  威勒博士等物理学家发现:在次原子世界中,那些反复无常的个别质点及量子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互相抵消,而促成群体质点行为的因果作用。于是,在宇宙中,从显微生物的阿美巴(Amaeba)到庞大的星云漩系,无论大小,一切的运动,都无不遵循因果律而进行。威勒博士曾经以浅出的幽默口吻解释这种奇异的现象,他说:「一个说“yes”,一个说“no”,可是毕竟结合起来了。这种奇怪的婚姻结合——个别的混乱质点与群体的结合,造成一种奇异的因果宇宙! 」

  量子力学物理学家尼毅(Nathan Rosen)、波里士·仆多斯基( Boris Poldolsky )、及爱因斯坦,三人于一九三五年发表联合公报指出:在次原子世界内,各个个别的质点彼此之间有交织关系,互相依存。最近,法国巴黎大学南区分校的物理学家阿伦·阿斯柏(Alaim Aspect),以多次的实验证实了此一理论之正确,这种互相依存的观念,也是与佛经相符的。

  至于佛经讲到宇宙的成住坏空的循环:

  瑜伽师地论卷二云:

  「……于第三静虑中,有俱生风起,坏器世间……此之风界与器世界,一时俱没……从此坏已,得二十中劫住……世间已坏……如是二十中劫已……世间复成。尔时最初于虚空中,第三静虑世界成……三千大千世界,从上而起,与彼世界所作依持……」

  增一阿含经三十四卷七第四十之一内载:

  「比丘当知,一切行常不得久住。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六日出时……须弥山亦渐渐融坏,三千大千国土,皆悉融坏……三千大千刹土,亦复如是,洞然火出,靡不周遍……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复命终……比丘当知,是时若七日出……须弥山渐渐融坏……亦不复见尘烟之分,况且灰乎?是时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悉皆火然……三千大千刹土,悉为灰土,亦无形质……劫还成就时,虚空之中,有大云起……复生千海水,复生千四天王宫、千三十三、千艳天……化自天、千他化自在天……」

  各佛经均有类如此段之记载,说明多元宇宙成住坏空,又再从空生的循环。亦说明宇宙万物互相依持,因缘而生,可说无不符合最新太空物理学的发现。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兼哲学家布列斯·巴斯卡Blais Pascal)曾有诗:

  It is infinite sphere, the center of which is everywhere, the circumference nowhere!

  此诗句灵感是否得佛经,无法考证,但的确很像佛经的口吻。

  大乘起信论曰:「虚空无边,世界无边,众生无边。」

  诸佛经内世界无边的,除了阿含经之外,各经也都很多,实在不胜一一枚举;佛经总是讲宇宙的不可思议多元交织复度空间,不幸这都不是一般人所能领会的。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Niels Bohr)说过:「复度宇宙的复杂,不是人类智慧现阶段发展所能穷其究竟的。」威勒博士说:「宇宙物理的神秘,总会渐渐被科学一一揭开的。」

  对于观察会引起个别原子内部的改变,威勒博士说过:「我不敢用心力或意识这一类字眼,来形容其观察能引起原子反应,但是的确令人无法不联想到意识上面去。」

  佛经说「诸法唯心造」,佛经说的「因果律」,如今从量子力学「叔丁格作用」学说的实验发现来看,显然是完全精确地开示了宇宙一切物理。人,无论什么身,也都只是宇宙的一小分子,没有什么理由非要强调人所追求的空性超越于宇宙的一切。不从我执来看人的空性,客观地从科学的新发现来比较佛理,或者还能较容易明白一点。也许亦较容易获得无执的空性罢?

  1摘自:《太空科学核子物理学与佛理的印证》作者:冯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冯冯       因果)(五明学佛网:冯冯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