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八


   日期:2018/4/20 7: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八/永离瞋恨/先对治傲慢

  《文钞》复赫智嘉书中,“学道之人,以治习气为修行第一步工夫。若能克除一分习气,其工夫方始实得一分。否则有因无果,难得与佛相应也”。昨天议论了克服烦恼的第一步,要在一个系统下学佛,多个系统则永难成就,所以师承的三个条件是大事。真正建立了学习系统,你有判断是非善恶真假的能力。道业将勇往直前,不会走岔路。

  “烦恼轻,智慧长”,这是你一路用功的真正进步,这才是学佛真正的效果。这个认知一旦明确,学佛的功夫会正常进步。进步不求大,但有进步即可。为什么?烦恼是无始劫来养成的,哪有一日去掉一个的道理,哪有进步飞快的。克服烦恼要从做得到的下手,不可为难自己,搞高年级的课程。好比小学一年级开始,要按部就班的进行。

  所以听经就显得很重要了,在听经中,要挑自己做的到的下功夫,不怕小,不怕慢,总在进步就好,这样信心永保增长。否则挑了做不到的,一个做不到,又一个做不到,慢慢信心就没有了,这是退步的开始。所以佛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信字没有了,善根不能生长,一切善法都不能修出来。善根,就是最基本的三善根,不贪不瞋不痴。这是一切善法的原始点,这个不修出来,一切修为都是假的。

  这样看来,克服烦恼的最初用功夫处就在这三善根上。所以用功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这是修行的大原则,根本原则。戒定慧修出来,贪瞋痴就熄灭了。换言之,贪瞋痴轻一分,戒定慧涨一分。“若能克除一分习气,其工夫方始实得一分”。否则修来修去,用了不少功夫,都没有用对地方,与佛法不相应。所谓是“有因无果”,白用功了。

  我在落实《感应篇》的时候,有一个突出发现,就是我的怨恨心总难克服。这样我就有了针对性的重点,常时间在这里用功,以便克服怨恨。平时用真诚心对一切人,无论什么人,哪怕是嫉妒我的人、伤害我的人、欺负我的人、我都尽量对他用真诚心。遇到处事时,不论怎么不愿意相见,也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当我的定力有所进步的时候,瞋恨心不那么猛烈了,渐渐受控制了,不发了,怨恨也随之轻了。

  “汝既知性情暴戾,当时时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纵人负我德,亦常作我负人德想。觉自己对一切人,皆有愧怍(zuò 惭愧),歉憾无已。则暴戾之气,便无由生矣”。就像大师讲的,“见一切人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我事事不如人,没有别人好,我一身是毛病,在人前我只有心生惭愧的份,没有资格生傲慢心。这一点就像六祖慧能大师一样,我是一个粗人,只会砍柴,哪里比得上你们的修行和德行。我只有心生惭愧的份儿,我哪里有在别人之上发脾气的资格呢?!

  “凡暴戾之气,皆由傲慢而起。既觉自己处处抱歉,自然气馁(qì něi形容灰心丧气)平和(心平气和),不自我慢贡高以陵人(不会盛气凌人)”。老师曾讲,贪心的根是自私,瞋恚的根是傲慢,愚痴的根是怀疑。先去傲慢、怀疑、自私,引发三毒的根没有了。从根下手,克服瞋心就容易了。去掉三毒,成就戒定慧,佛法在这里才真正建立起来。烦恼轻是因,智慧长是果。换言之,克服烦恼是因,增长智慧是果。

  怎么克服烦恼。遇到涨工资时,遇到涨房租的时候,不要令贪心增长;遇到不顺自己意思的时候,不要令瞋心增长;遇到别人请教时,不可以吝啬。就在这时用佛号消灭贪瞋痴,要坚决!

  万不可放纵烦恼,那就白学佛法了。事来的时候,别把自己当白痴。这话就很难懂了!你做到的时候,才明白这句话,这是难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十善       心得)(五明学佛网:十善       心得)  

 其它:浅析“十善业”(邹相)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禅七心得 

 其它:心得解脱(吕芳民)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学佛应该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陈星桥居士:《维摩经》教学心得 

 贤崇法师:人生十善道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8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7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6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5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4 

 锺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