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引业与满业


   日期:2018/4/21 16: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但是这个「引业」,也是我们佛经上的用语,我们佛经上有引业跟满业。所以这个引业跟满业,就是我们来投胎的一个业力。你前世如果能够把五戒持好,能够得到人身的这种业力,能够带你来投胎,来当人,这个叫引业。那当人里面,会当富贵、贫穷、健康、长寿、短命、多病,那是满业造成的。所以其实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人的阿赖耶识,我刚才讲就像一部大计算机,每天都处理大小信息,藏在我们的八识田中,善恶它是自动分类的,了了分明。当你一生结束的时候,就随着这个信息业力,力量较大的方向导向下一世。这就是李炳南老师讲的,「去后来先作主公」。所以人最后离开的时候,李老师说,哪一个力量最大,就往哪一道方向投胎转世。如果念佛的力量,第一个出来是念佛的力量,他就是往生极乐;如果出来的力量是贪心,他就堕饿鬼;如果瞋心就是堕地狱。

  所以这股力量就是所谓的业力,所以我们生命的轮回里面,下一辈子会去哪里?过得好不好?随业力而有差别。在佛经上的分法,叫做引业跟满业。在《八识规矩颂》里面说,「引满能招业力牵」,「引」就是引业,「满」就是满业,能招感业力的牵引,叫做「引满能招业力牵」。意思就是说,六道轮回中投胎到哪一道,是引业。投生到那一道以后,长相的美丑,家庭的贵贱,所受用的一切好坏,则是所谓的满业。所以你现在造恶的重跟轻,你行善的多跟少,它就是满业,先决条件你要去当人,就是引业里面要有不杀生的条件,要五戒圆满,要有得人身的条件,那个叫引业。

  有一个比喻就是说,就好像我们在捏陶土一样,陶土的老师父用陶土先做一个模子,徒弟再随各人的喜好去把它彩绘,模子虽然相同,但是却能千变万化。所以我们读《地藏经》里面讲,「觉林菩萨偈」里面讲,「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我们这个心就像工画师一样,「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所以引业好比是模子,满业就好像徒弟的彩绘,各有不同。也因此人跟人之间有比较,有计较,命运的好坏等差别。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七O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因果)(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