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一法师:随顺世缘明比喻


   日期:2011/2/28 10: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明真俗》,讲了我们要明白佛教中的真谛和俗谛之别,就好比我们看不到月亮实际情况,现在我们用手指头把眼前能够看到的月亮指给你看。通过借助于另外一种手段,来实现表达自己意思的方式。另外一种手段就可以有很多很多,可以商量选择。而所要说明白,要让你见到的东西(自性)则不能商量,不能选择。明白这个道理就有助于我们增加随顺世缘的能力。

禅宗祖师们所使用的手段也大多如是,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日记《识得声外音》等等有很多的详细描绘,真的可以算是老生常谈了。正是因为如来或者叫自性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说,或者叫第一义谛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所以,佛教里面就产生了所谓“指月”的俗谛,通过俗谛的引导,让大家见到自性。

所以,佛教中的第一义谛尽管无法说得出来,但是佛陀讲了三百多会,三藏十二部经。翻译到中国的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将近六千万字。祖师老和尚们为了说明这件事情,个个横说、竖说、比喻说、暗示说、身行说、言教说……比佛陀说的还要多得多。他们也设计了无数适合我们本土的修行法门,也不比佛陀的八万四千少多少了。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八万四千法门没有高下之别,只是如来应机的方式不同。我们就不会在你高我低,你好我不好等等二元对立上去争论不休。大家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去了解自性,各自去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明白自性就是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烧香拜佛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参禅打坐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捐钱求愿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弘法利生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拜忏修身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观心阅藏有什么好处;我们就知道……一切是平等的,一切是根据每一个人目前的需要而开的“指月”方便。

所以,我们要认清事实的真相,不要随便去攀缘。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攀缘的,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去执着的。尤其是佛教水平都很高的人,你们对教理很熟,功夫也做得很好,但是烦恼为什么还是很多呢?就是因为你们学得教理太多,不知道要如何应用了。遇到境界的时候,千思万虑,不但费尽心思,还往往因为没有分清真、俗二谛的法门,得出错误的决定,真是冤枉。

这就好比自己的衣服,很多人衣服很多的时候,往往就觉得没有衣服穿了。他们并不是因为没有衣服,而是因为衣服太多,不知道该穿哪件好了。甚至因为想得太多,钻进牛角尖,或者因为要配合某个自己喜欢的装饰品(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者叫我执),而穿出与现场不协调的衣服,这真的是很冤枉。

衣服当然是越多越好,这样选择的机会就会多一些。所以,自己从不干预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生活条件在提高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在物质生活条件提高的时候,我们的精神生活水平要跟得上。否则,我们就会走上衣服越多越没有衣服穿的尴尬。

佛教的教理也是一样,当然是学得越多越好。这里面也同穿衣服一样,存在一个应用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自己就会觉得应用自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不知所措。尤其是对真、俗二谛分不清界线的时候,甚至会做出错误的应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恶慧”。

比如,我们打坐的时候,我们往往腿子很疼。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对付方式,目标大家都很明确,希望不要动,能够熬过去。自己在与大家交流的时候,有一个人就说通过思考缘起性空等一系列的教理分析,最后得出一切皆空,那么放下腿子也是空,所以,他很快而且理所当然地把腿子放下来了。

这是典型的“恶慧”,这个“恶慧”是怎么来的?自己为他分析了一下。就是因为真、俗二谛没有分清楚,他把真谛中的空应用到了俗谛的做功夫(以妄治妄)上来了。这就好比参加一个牛崽摇滚晚会,你却穿得西装革履,当然你想抬脚伸手都是别扭的了。

其实,他得出的把腿子放下来的结论,很大的原因是在为自己腿子疼做开解。追根究底是因为想摆脱自己现在很难熬的腿子疼问题(好比穿衣服的时候因为喜欢某个装饰而失去理智)。因为他的选择机会很多(教理懂得很多),所以,他就有机会为自己的错误决定找借口,这是典型的“着空以废善了”。

所以,我们在还不会的时候,还是应用神秀大师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来得好,这样最稳当。当然你如果能做到功夫就是铁扫把,一切都能扫干净最好。但是,我们在还没有能力的时候,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做。在真、俗二谛分不清的时候,就先从俗谛做起,把真谛先放一边,去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