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遵式大师: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新白话版2


   日期:2018/4/28 9: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是礼忏门

  应当天天早晨,在常供养的道场中,穿戴整齐,端庄严肃。在佛像前,亲自烧香,合掌定心,这样唱道:“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常住三宝。”存心遍礼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宝。

  拜起,两膝著地。手执香炉,烧众名香,唱道:“愿此香烟云,遍满十方界。无边佛土中,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唱完,静心片刻,想像香云,供养三宝。普熏众生,都往生净土。

  想完,放香炉起,作一礼。起身合掌,恭敬恳切。想像面对弥陀,以及一切佛,而赞叹道:“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顶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大智大愿力,普度于群生。令舍热恼身,生彼清凉国。我今净三业,归依及礼赞。愿共诸众生,同生安乐刹。”

  赞愿后,就礼拜佛。每一拜存心专对,唱道:“一心顶礼常寂光净土,阿弥陀如来,清净妙法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实报庄严土,阿弥陀如来,微尘相海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方便圣居土,阿弥陀如来,解脱相严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大乘根界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阿弥陀如来,十方化往身,遍法界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教行理三经,极依正宣扬,遍法界尊法。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观世音菩萨,万亿紫金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势至菩萨,无边光智身,遍法界菩萨摩诃萨。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清净大海众,满分二严身,遍法界圣众。”

  接着两膝跪地,手执香炉,烧香至诚,而这样唱道:“我今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

  起身,又跪地,手执香炉,唱道:“至心忏悔。(叩)我弟子(某甲),及法界众生。从无始世来,无明所覆,颠倒迷惑。而由六根三业,习不善法。广造十恶,及五无间,一切众罪,无量无边,说不可尽。十方诸佛,常在世间。法音不绝,妙香充塞,法味盈空。放净光明,照触一切。常住妙理,遍满虚空。我无始来,六根内盲,三业昏暗。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以是因缘,长流生死,经历恶道,百千万劫,永无出期。经上说,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所住,名常寂光。是故当知,一切诸法,无非佛法。而我不了,随无明流。是则于菩提中,见不清净。于解脱中,而起缠缚。今始觉悟,今始改悔。奉对(叩)诸佛弥陀世尊,发露忏悔。当令我与法界众生,三业六根,无始所作,现作当作,自作教他,见闻随喜,若忆不忆,若识不识,若疑不疑,若覆若露,一切重罪,毕竟清净。我忏悔已。六根三业,净无瑕累。所修善根,悉亦清净。皆悉回向,庄严净土。普与众生,同生安养。愿(叩)阿弥陀佛,常来护持。令我善根,现前增进,不失净因。临命终时,身心正念,视听分明。面奉(叩)弥陀,与诸圣众,手执华台,接引于我。一刹那顷,生在佛前。具菩萨道,广度众生,同成种智。”(应当三遍,如果时间紧比较忙,一遍也可以)

  起身说:“忏悔发愿完,归命礼敬阿弥陀佛,以及一切三宝。”一拜。

  接着旋绕法,或三圈,或七圈,甚至多圈。口里称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薩,南无大势至菩萨薩,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或三遍或七遍或多遍,这样称念,随自己意愿,不限遍数。

  然后到佛前,三自归,唱道:“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拜)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拜)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拜)”

  然后到别座诵经。诵《弥陀经》,或《十六观经》。如果都不能诵经文,就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自己掌握时间,或再回向总结也可以。

  二是十念门

  每天清晨穿戴好以后,向西正立,合掌。连声称念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作为一念,这样十气,名叫十念。但随气的长短,不限念佛的数,只是长久,气到极致为度。那佛声不高不低,不缓不急,调停适当。这样的十气,连续不断,意在使心不散乱,因为专精才是功夫。名叫十念,是为了借气约束心念啊。这样念过后,发愿回向等等。

  “我弟子(某某),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经十念顷。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我今自忆,此生已来,不造逆罪,不谤大乘。愿此十念,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欲命终,自知时至。身不病苦,心无贪恋。亦不倒散,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作这个愿后便可以了,不必礼拜。

  要尽这一生,不能有一天的暂时懈怠,只有用不懈怠来约束自心,才能生极乐国。

  三是系缘门

  凡是在公在私,经历俗务很多,虽然忙乱而内心常常不忘佛,以及忆念净土。譬如世间人有想念的事在心里,虽然经历语言、来去坐卧种种的事务,但不妨碍心里挂念,前事分明。念佛的心,也应当如此,或有时忘了,很快就收回念头,久久成性,常常随意想起。《楞严经》说:“譬如有人,一专为忆,(譬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譬喻众生不念佛)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这样的系心,自然常遮一切恶念,如果想作恶,因为忆佛,恶不能成。纵然是随恶作恶业时,心下常是软的,如身上有香气,自然就不臭。又觉得心里微有恶念,就马上忆佛,因为佛力,恶念自然息止。就如人遇到困难,求那强势的援助,必定能脱免。又如果见他人受苦时,用念佛心,怜悯他人,愿他离苦。就像审断案件,因为念佛,生悯念心,虽然是依王法,也应当暗暗发愿说:“我行王法,不是我的本心。愿生净土,发誓要救济。”凡是经历的一切境界,有善有恶。因为心中忆佛,都是心念作愿。所以普贤愿王说:“作一切恶,皆不成就。若作善业,皆悉和合。”就是这意思吧。这样相续不断念佛在心中,能办一切净因功德。恐怕厌烦阅读,不再细说。确实这个门,利益最大。

  四是众福门

  《普贤观经》说:“若是国王大臣,要忏悔重罪,应当修行五件事。一是应当正心不诽谤三宝,不障碍出家,不干扰破坏修梵行人(对于持戒四众,不要有污行)。二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三是正法治国,不欺害人民。四是在六斋日,命令境内能管到的地方,不要杀生(严禁渔捕,以及不谁奸斗。六斋日是,白月(前十五日)初八日,四天王使者巡查世间。十四日四王太子巡查。十五日四天大王亲自巡查。黑月(后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巡查世间。每月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如果四王亲自下来巡视,一切诸天星宿鬼神都同时随从。如果遇到修福斋戒的,天人就相互庆贺。就为这人添加福寿,护持福业,使他成就。)。五是应当深信因果,信一实道,知佛不灭。”这与《十六观经》说的“三福”大概相同。但《普贤观经》是对王臣说的,所以特别引用。这也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如出家四众,应当依《观经》三福修行。可以按自己的话说,只是随时作一福事,都须要当时或用心念或用口说,有意回向,才成为净土的因了。

  劝修行人对于这四种法门,必须天天专持修习,才可以自己决定往生净土。这个四行,就是学修念佛三昧往生的正因。经上说:“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如果有人只听到佛名二菩萨名,就消除无量劫生死的罪,何况忆念?如果是念佛的,当知这人是人中的芬陀利华,观音势至是他的胜友,当坐道场,生到佛家。这人在现世,那佛常派遣无数的化佛,无数的化观世音,化大势至,以及娑婆世界常有二十五菩萨,昼夜拥护。在行住坐卧,在一切时间地点,不使恶鬼有机会。不受一切灾难,常被国王大臣一切人民的敬奉。修行功德,一念之间,不可计算,如佛的辩才,不是能称扬的。除了那顽固不化的人,谁听了不信乐?

  旧跋

  慈云大师编集了《往生净土忏愿仪》,又为在家人论述了《决疑行愿二门》。但出家人也可以修这行愿。幽溪大师晚年,把行愿奉为每天的功课。临终盘坐,用手指画空中,写“妙法莲华经”五字就往生了。法门的妙,这里有验证了。(顺治四年丁亥仲冬净土弟子正知谨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遵式大师       往生净土)(五明学佛网:遵式大师       往生净土)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决定往生净土秘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附:决定往生净土颇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利乐有情是往生净土的重要资粮— 

 黄国达居士:从往生净土到人间净土 

 关其祯居士:「厌离娑婆、欣慕极乐」是往生净土的先决前提 

 正如法师:信願念佛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传喜法师:一切善知识的愿都是为了普渡众生——往生净土以善 

 宏圆法师: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往生净土的正行 

 宏圆法师:深信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就是于佛法中种深善根 

 宏圆法师:深信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就是于佛法中种深善根 

 宏圆法师:深信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就是于佛法中种深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