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根据诸经的理念众生皆具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


   日期:2018/4/29 10: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菩萨四十六轻戒之二十七轻谤声闻诸法教

  从二十七条到三十四条共八条,若有毁犯,则会障碍般若(智慧)度的功德圆满。

  《集颂》:“1、声闻相应诸教法,不须听闻作受持。

  精勤学修归无用,小乘学故染违犯。

  菩萨尚应研外典,何况如来胜教诫。

  2、大乘一向乐小法,令彼回转无违犯。

  防彼弃舍别解脱,堕落大险烈火坑。”

  1、如果有人这样宣说:声闻(二乘、小乘)的教法,不必听闻、不必受持,因为它是小乘的缘故,即使狠精进的修学,也是没有用的,即为犯此戒条。因为行菩萨道的人,为了广度众生,就连外道的法典也要了解、掌握,何况小乘教也为佛的殊胜教典。

  2、如果是一个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本应在愿心的摄持下去行菩提行,却一向不远为众生付出,乐修自了的小法,为令彼回小向大,破斥小乘的自了发心,则不犯此戒。因为是要防止他舍弃所谓小乘的别解脱戒或因犯戒而堕落地狱的缘故。

  3、根据诸经的理念,众生皆具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我们要舍却小乘的发心,但并不是舍弃和轻谤小乘的经法,小乘的经法是三乘共道所应闻所应修,谤弃小乘,也是诽谤正法,获罪无量。

  4、摘《往生的障碍》:《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第三品也叫无依行品,说「此有一类,于声闻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释迦牟尼佛列举这三段以后,「如是等人」,就是上面那三种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因为,法无高下,佛佛道同。三世一切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说的法,法理是一致的。小乘之法,只是不究竟,不是错误的。

  ——摘自仁清法师《佛教大乘正觉道之戒律、戒相疏义》之 菩萨四十六轻戒

  更多请搜“仁清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仁清法师       佛性)(五明学佛网:仁清法师       佛性)  

 惟觉法师:佛性与法性 

 周贵华博士:印度佛性思想特质简论 

 赖永海教授:佛性·本心·良知——陆王心学与佛学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 

 洪修平教授: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一、禅的基本原理舆性质 佛性与修行 

 程恭让教授:略析《佛性与般若》在牟宗三哲学思想进展中的位 

 胡晓光教授: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兼论无漏种子、佛 

 蔡惠明居士:佛性与顿悟 

 仁清法师:金刚经的简单开示 

 仁清法师:为什么要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