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事理二法,两不相离


   日期:2018/4/30 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

  事理二法,两不相离。由有净心,方有净境。若无净境,何显净心。心净则佛土净,是名心具。若非心具,则因不感果矣。汝意谓,事则但是事相庄严,理则但是心性理体,理在事外,事在理外,何名理事乎。譬如筑室,栋梁椽柱墙壁,事也。屋空,理也。唯其有栋梁椽柱之有,方能得其屋空。由其有此空,方可施其栋梁椽柱。理事互相为用,亦如空有互相为用耳。何得死执偏见,谓有则无空,空则无有耶。此种义理,若不明白,当勤持诵,勿妄猜度。久而久之,业消智朗,自可一笑而喻。古人最初,皆在认真用工上著力,不在卜度思量处用心。故古人一举一动,皆非今人所能及也。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三编卷三

  •复马宗道居士书一

  参考译文

  事相与理体二种法,两者并不互相分离。由于有清净心(【注】心,即是理体),才会有清净境(【注】境,即是事相)。如果没有清净境,如何显出清净心呢。心净则佛土净(【注】心清净了,佛土就清净了),这叫做心具(【注】自心性中本来具有一切事相)。如果不是自心本具,那么有因也不能感得果报了。你的意思认为,事,就只是事相庄严。理,就只是心性理体。理体在事相外,事相在理体外,这怎么能称作为理事呢。譬如建房屋,要有栋,梁,椽,柱,墙壁,这是事。房屋是空的,这是理。必定要有栋梁椽柱的实有,才能得到房屋空(的用处)。由于有了空,才可以实施安置栋梁椽柱。理和事互相作用,也如同空与有互相作用一样。怎么能死死执著偏颇的知见,认为有就没有空,空就没有有呢。这种义理,如果不明白,就应当精勤持诵(【注】精,不杂。勤,不懈怠。持,不忘失。诵,泛指读诵。读是依文字,诵是离文字),不要妄生猜度(【注】妄想中生出猜测计量)。久而久之,业消智朗(【注】业障消去智慧明朗),自然可以一笑而喻(【注】直译是笑一下就明白了。意思指,觉悟到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的微妙道理后,也不是言语所能表达。就像当年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典故中那样,迦叶无需言语,微微一笑,便与佛心心相印)。古人最初,都在认真用功上著力,不在卜度思量(【注】推测思虑的意思)处用心。所以古人的一举一动,都不是今人所能达到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事理)(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事理)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张秉全居士: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