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劳动节快乐!佛说劳动的功德利益


   日期:2018/5/1 5: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缘起于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为纪念这次获得胜利的伟大工人运动,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关于劳动,佛教在一开始,是提倡静修、远离世俗生活的,不从事生产劳动。认为劳动是俗务,能产生许多杂念,不利于修行。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逐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了。

  唐代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上记载有当年“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彼乐福众生,于胜田中植净业故,即自执彗(扫帚)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波、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彗共扫园林。”

  据说那次将逝多林打扫干净后,释迦牟尼佛就在法堂中告诸弟子说,凡扫地的人有五种功德: “一者自心清净,者令他心清净,三者令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义,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也由于这一道理,僧人们对扫地就格外重视了。所以,一般说来寺院的洒扫比起世俗人们来更为勤快,寺院内外也就能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扫地的僧人

  《长膝经》中,一位在家弟子请教佛陀:一个俗务缠身、享受欲乐的在家人要怎样才能获得今生的幸福快乐以及来世的幸福快乐?佛陀说:有四样东西可以带给在家人今生的幸福快乐:

  1. 勤劳具足:“在家人通过从事耕种、商业、公务,或正当任何一种技术的工作来维持生计,他对该工作熟练、不懈怠,拥有充分的思考能力,胜任工作、胜任安排。这叫做勤劳具足。”

  2. 守护具足:妥善地管理保护劳动所得;

  3. 善友:结交良师益友,并且见贤思齐;

  4. 生活平衡:维持日常收支的平衡,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生活,既不奢侈,也不贫寒。同时也应避免四种损耗钱财的途径:沉湎于女色,沉湎于饮酒,沉湎于赌博,狐朋狗友。

  可见劳动者有大功德。

  佛陀又说:有四样东西可以带给在家人来生的幸福快乐:

  1. 拥有信仰:信仰佛陀教导的宇宙真理;

  2. 拥有戒德:避免杀生、偷盗、邪YIN、虚妄语和服用麻醉品;

  3. 乐善好施:克服悭吝,经常施舍、亲手施舍、欢喜施舍;

  4. 培育智慧:拥有观照五蕴、观照一切世间法生灭的智慧,具足导至苦之完全灭尽的智慧。带给在家人今生、来生的幸福快乐

  劳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

  有些人误解劳动仅仅为体力劳动,在佛陀在世的时代,曾经有在家耕种者不理解佛陀游化讲法,对佛陀说:

  “我有得吃,是因为我耕种了田地,你也应耕种。只有劳动后,才有饭吃。”

  “我也耕田种地,只有劳动后,我才享受饭食。”佛陀回答道。

  “你说你是一个耕种者,但是,我们并没有看见尊者你的犁具、牛轭、耕牛及牛鞭。”婆罗门迷惑不解地说道,“请告诉我们,你到底怎样耕田种地?”

  佛陀回答道:

  “信(saddha)为种子,戒(tapo)为雨水,慧(panna)为牛轭,中道(hiri)为犁具,意志(mano)为缰绳,静念(sati)为牛鞭。言行谨慎,饭食适量,以真诚去除杂草,以禅定达到圆满的解脱。精进(viriya)为载物大白牛车,载至苦尽乐生的涅盘之境。如此耕种好了的田地,定会结出不死之果,获得彻底的自在。”

  听佛陀如此一说,婆罗门马上盛了满满一钵饭,恭恭敬敬地送到佛陀跟前,说道:“请佛陀食用我的米饭。佛陀是耕农,您的耕种可以结出不死之果。”

  但是,佛陀拒绝接受,说:

  “如来不受因诵经而供养的食物。此乃圣人之道。圣者不接受这样的饭食。这是生活原则。当你心悦诚服地相信,圣者确实已从烦恼中解脱,获证寂静,再行供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认识到圣者是收获功德的福田。此供养才是真供养。”

  佛陀一生不辞艰辛,游化各地区为众生讲述宇宙真理四十九年,让众生从烦恼中解脱,为众生种下正见,未来解脱的种子,佛陀为众生教导宇宙真理所付出的劳动体现的价值是世间不觉悟者的劳动无法比拟的,是无上珍贵的法宝。

  耕种福田

  佛法传到中国,禅宗祖师,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根据中国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启了佛教的农禅并重的禅门习惯,并有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传统。

  他们身体力行的劳动不仅让道场得以延续,也让僧众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从而让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普及大江南北做出了重要奉献,直至现在仍旧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个现代世间中依旧有很多大乘佛弟子他们效仿诸佛菩萨善知识无私付出的慈悲精神,默默无相布施中不求回报的践行诸佛悲愿,并真修实干的勇猛精进修行。

  在世间不同的领域中也有佛教义工,佛教志愿者乃至默默无名佛弟子的身影,他们用实际的行动给世人做出了榜样,处处彰显人间佛教的菩萨精神。

  缘聚禅莲恩师善知识关于这方面有很精辟的开示“一个人要学会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要能低下身份去做事、工作。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要好高骛远,只要是正当的职业,踏实的去做,自然能够安身养己,也给社会做出了贡献,劳动的过程自然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劳动的快乐会让您觉得自己心态很年轻,吃苦了苦,享福消福,不如惜福,动手积福。做世间的工作选择时候一定要选择能遵守道德,遵纪守法为前提的单位。”

  这段善知识的开示已经很好的诠阐述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当抱怨命运的不公、环境的不容易时候,不如脚踏实地,惜福当下的去适应社会、适应环境从而改变环境,用双手劳动绽放生命的芬芳。

  劳动中的佛弟子

  在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作为佛弟子我们更要坚定信心修学正法,学习诸佛菩萨善知识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自觉觉他,实行实做真修实干不空谈,勤劳刻苦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热爱工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奉献,让生命活的更加有意义有价值,最终引导万源众生修学正法回归本源究竟解脱。

  真心祈愿十方善士们,我们一起同心同德同行同愿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僧俗佛弟子不为自求,学习佛陀世尊正法、住持正法、弘扬正法,遵纪守法,严持戒律,提高德行,实修修为,为利众爱国促进社会人心和谐,为国家安定,世界和平,为人类和一切寰宇生命都升华提高做努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劳动       功德)(五明学佛网:劳动       功德)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傅味琴居士: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