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上师:除去骄慢、荣耀之心的方法就是修习无常观


   日期:2018/5/2 10: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除去骄慢、荣耀之心的方法就是修习无常观

  大德博朵瓦说过,除去我的骄慢之心、荣耀之心的方法就是修习无常观,如果能够知道生死无常的道理,知道死亡的时候无依无靠、除佛法之外任何东西都带不走的道理,那么对于现实的名誉、物品、眷属还有什么可贪恋的?注定我们孤单地来,最终孤单地走,来去空空,皆无所依。如果心里生不起无常观,想要修行的话,第一个关口就给遮挡住了。


  众生如母,慢慢化解委屈与不平

  《广论》里面讲到所有众生中,极少遇到不曾做过我们父母的。这句话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我们轮回的次数太多了,无量劫都在轮回之中,我们自己没有智慧,看不到前世,也忘记了轮回中的苦;

  第二个含义,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儿女、家亲眷属,大家要真信佛啊!有的人信五分,有的人信三分,但更多的人根本不相信,否则怎么会有战争?

  我们既然学了这里,相信在班级里面大家会更加和睦,都是如母众生,哪有我比你强这样的念头?更会少了许多嫉妒和傲慢,而义工们沟通起来也会多几分耐心和爱心,我们要从《广论》中真受益,把原来心中的委屈和不平慢慢化解。


  观修生死无常并祈请上师加持

   我们的生命当中会有很多障碍,死的因缘也非常多,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自由。要想断除世间的贪恋执着,中阴的痛苦,恶趣的痛苦等等,就是要观修行的根本生死无常。所以我们要时常祈请上师,让我们生起死无常的心;祈愿生生世世不离三宝,生起下士的一切道;生起中士的一切道;最后生起上士的一切道,特别究竟圆满佛的果位。

  人生最可悲的不是贫穷与低贱,而是对于死亡即将来临的麻木无知。


  历练慈悲心,待众生如父母

  大家都知道,谁都有老的时候,我为什么从几年前开始就总带你们去敬老院看望那些老人们,就是想让大家去感受、去体会老人们的生活。我们去给老人们洗脚、洗头、理发……给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爱的同时,更是为了历练我们自己的慈悲心,能够把一切众生如自己父母一样的去看待。

  从大乘佛教的意义上讲,每一次转世就有一双父母亲,在无量劫来无数次的轮回转世当中,会有无量无数的父母亲,所以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每位众生前世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亲、母亲,往昔我们也一定做过他们的父亲、母亲,所以我们要把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由此试想一下,今生的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多大呀!

  我们去敬老院看望原本陌生的众生父母,孝顺他们、关爱他们,他们的心里有了温暖、有了安慰、有了快乐,我们的慈悲心也得到了历练和提升。在和老人们交流的时候,看到他们很多都非常郁闷、痛苦,每天都在等待死亡的来临。有些老人没有儿女,缺乏照顾,长年在敬老院也没有人来看望,心里该是什么滋味啊!


  在年轻的时候就要精进修法

   步入老年,记忆力、眼识、耳识、免疫力等等都减退,水、土、火、风四大不调,很容易产生各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心脏病等都成了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走起路来腿脚也不方便,不得不把所有的行动都放缓,有的还不得不拿起拐杖;吃什么东西都感觉吃不出味道来……这些我们都要认真地去想一想,谁都有老去的时候,趁我们还没有步入老年,一定要精进修法呀!中年时期精进修法的话,功德会增加的更快一些、消业也会更快一些,等老的时候再修法的话,真的很困难。


  视一切众生如母,生起念恩报恩的心

  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上士道了,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不仅要报答今生的母亲,更要报答生生世世的母亲,因为这一世的母亲对我们恩重如山,上一世的母亲同样对我们恩重如山,同样的道理生生世世的母亲都对我们恩重如山,无始以来,我们无量无数次的在轮回中投生,每一个众生都做过我们的母亲。就像昨天的母亲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的母亲,同样的道理过去世的母亲在今世也仍然是我们的母亲,每一个众生在做我们的母亲时都是同样的对我们关怀备至。

  佛陀曾对路边的白骨礼敬,并对弟子说:“这具白骨的主人前世曾做过我的母亲,而且无量劫以来曾无数次做我的母亲,她做我母亲时的白骨堆积起来比须弥山还要高,我喝过她的奶水累积起来比四大海还要多。”所以我们要知道每一个众生都是我们曾经的母亲,要忆念她们的恩德,从而生起报恩的心。


  生起大悲心、进入大乘门的基础是什么

   当你很难把某一个众生当成你曾经的母亲时就要想到,如果你看到你今生的母亲因为业力受生成某一道的众生,或者因为业障烦恼正造作着种种恶行,现世后世都将受到剧烈的痛苦时,你会弃她于不顾吗?能够认识到每一个众生都是我们的母亲,生起念恩报恩的心,正是我们生起大悲心、进入大乘门的基础。

  本师释迦牟尼佛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因地本生,无数次不惜身命以及一切财产去修行菩萨道,最终成佛度化众生,就是为了报答一切众生母亲的恩德。所以我们在回向发愿时经常说:“愿一切如母有情众生早成佛果!”


  为什么我们总在轮回里

  从我离开青海到东北那旮旯也已经十年了,在这些年里,我走南闯北去了很多地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部分地区,人们见面通常会问候“你吃饭了吗?”到了内蒙古海拉尔换成“你喝了没有?”而到西藏人们见面会问“你发善心了吗?”

  从这三个问题中我发现地区不同、习惯不同、人们最在意的事情也不同,你最在意什么呢?大家平时想的最多的是什么呢?是吃饭还是喝酒?还是修行?

  女人们一见面聊的是孩子、老公、美容、衣服、电视剧;男人们一见面聊的是赚钱、名利、地位,从古到今,时代虽然在变迁,但是人们关注的内容没有大的改变,所以总在轮回里。


  最究竟的孝道是什么

   希望大家先从自己的家人开始,养成念恩报恩的习惯,然后将这个习惯逐渐扩大到身边的人乃至一切众生,对待父母要忍让、孝顺、恭敬,不要只顾着财物奉养,也许关怀和陪伴才是她们最需要的,在机缘成熟时,要引导她们皈依三宝,教她们去持戒、布施、闻思修行,让她们得到生生世世的安乐,这才是最究竟的孝道。愿一切如母有情早成佛果!


  念念都在出离,解脱才有希望

  我们要常常问自己:“你的出离心有没有?你的菩提心有没有?”我们的境界决定了我们的心量,我们念念都在轮回,临终必在六道,我们念念都在出离,解脱才有希望!


  思惟苦、行持苦,体悟轮回

  我们每一天都在轮回中不由自主,由烦恼牵引,烦恼不断,轮回不出。有的人烦恼心很重,每天满脑子都是赚钱、儿女、人我是非,这个状态轮回很难出离。六道之中,每一道有每一道的苦,三千大千世间无一处安稳,我们平时要时时提起畏惧无常的心,常常思维苦。很多的人觉得自己生活很安逸、家庭很幸福,平时无事念念佛,这个样子是没有办法解脱的,世人都怕苦,修行人要找苦吃,没有苦你们到哪里体会轮回可怕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陀美       无常)(五明学佛网:洛桑陀美       无常)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坦然面对人生的无常(张家提)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一觉悟 无常无我觉 

 惟觉法师:无常经 

 魏道儒教授:四《阿含》中的“缘起”和“无常”学说 

 体悟世间无常 珍惜出家暇满身 

 蔡惠明居士:研习“杂阿含经”论“无常,苦、无我”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当念无常精进用功 

 如瑞法师:若念于无常 诤论自然熄 

 如瑞法师:思惟无常 远离贪著 

 明奘法师:禅意人生——如实的直观生命的无常与无我 

 明奘法师:无常无我——人生就是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