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眼前事情能舍就舍,成就忍辱


   日期:2018/5/9 14: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这个注解里面说,从「善人行善」到「从冥入冥」六句,这个是讲《无量寿经》里面的注解。善人因为种善因,来生他就生尊贵的家,他「身形端正,境缘和美,身心适悦,是为『乐』」。人不能不修善,不能够不积德。修善积德就是在修因,因好,果当然好,这是一定的道理。祖师大德常常告诉我们,聪明的人要有前后眼,就是你有智慧的话,你要看前面,也要看后面,所以要有前后眼。这个人真正有智慧了,真正聪明了,那是说什么?他能看到过去,他也能看到未来。如果现在很快乐,将来不快乐,那个乐是假的,不是真的。现在受到一些罪,将来很快乐,这是真的,这是值得去做的。

  可是像前面我们讲的这个当官的,刚才这个故事里面,他前面收三个举人的钱,但是后面的结局就不好,这就是愚痴,他「愚痴蒙昧」。他只顾眼前收了三个举人的钱,他不知道后面的果报,这叫愚痴。眼前的果报,时间是不长,很短的。特别是现在的人,寿命不足一百岁,时间上就很短促。无论是受苦、受乐,实在讲都很有限。如果有前后眼,我们对于眼前的事情就能放下,就能够忍辱,要为来生着想,这几句话很重要。如果你有智慧的话、你有前后眼的话,你对于眼前的事情,能够忍让就忍让,能够放下就尽量放下,不跟人家结怨,能够牺牲就牺牲、能够舍掉就舍掉、能够布施就布施,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悭贪不舍,不要到处放不下、看不破,跟人家结冤曲,这就是你要有前后眼。你要为未来着想,也要看到前面、也要看到后面,这叫前后眼。

  所以老法师说,对眼前的事情,能够舍就舍,能放下就放下,能够成就忍辱,要为来生着想。我们不要说看别人的果报。我们从这个地方,我们来看老法师。老法师以前他刚出家的时候,没有人要收留他。他到临济寺的时候,他因为不会做法会,不会赶经忏,那时候没有人讲经,所以他就被人家赶跑了。如果他那时候会经忏,也没有今天的净土法门法师了,他就留下来做经忏就好了,所以他只好离开。离开没有人收留,谁给他一个讲经的平台?没有地方可以去,无路可走。

  最后韩馆长收留他,韩馆长在木栅有个房子,有个还不错的房子。她有福报,韩馆长很有魄力、很有勇气、很有大丈夫的气概。她说,我收留你。韩馆长就护持他三十二年,到处带他去学讲,到处带他去讲经。有地方就讲,有地方,十个、二十个也好。老法师常讲,他早期讲经非常辛苦,就到一般的民宅里面去学讲,到一般居士家去讲,十个、二十个也可以。

  他说,讲到后来,韩馆长这样积了一点,大家共襄盛举就买一个房子,就是景美图书馆。其实景美图书馆,你们外地人都不知道,我们住在台北我们晓得。尤其我当时住家,离景美图书馆很近,坐车大概不到五分钟就到了,走路大概十五分钟就到景美图书馆。我是住在景美,老法师在那边三十二年,在景美图书馆。景美图书馆是我们景美地区,可以讲是非常嘈杂的一个地方,一点都没有丛林的味道,为什么?它就是一个卖场、大卖场。我们那时候早期叫做远东百货大卖场,嘈杂得不得了。净土法门法师在那边弘法利生,造就今天的净空老法师,就是景美图书馆。

  让我们去体会,六祖大师在猎人堆,一待待十五年。那净土法门法师当时在那边,韩馆长护持他,老法师不管钱、不管人、不管事。老法师最后讲一句话,他说,都是韩馆长在管。皈依也是韩馆长主持的,老法师不管。钱,韩馆长管。事,韩馆长决定。有一次老法师陪韩馆长回大连,那边战死的亡魂跟韩馆长托梦,要韩馆长给祂们超度。韩馆长就问师父说,欸,奇怪,你是高僧啊,为什么祂们不给你托梦?给我托梦干什么?老法师说,因为妳管钱、又管人、又管事,找妳才有用,找我有什么用?我只会讲经而已。老法师说,韩馆长三十二年这样牺牲自己,管人、管钱、管事。他说,护法比弘法还伟大。他说,造就了我三十二年,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老法师成就了。

  所以老法师早期的困难、困顿,乃至于今天,到今天这种困顿还没有办法消除,诽谤蜂拥而至。老法师统统学放下。我九十岁,他说,我九十岁的老人,能做什么呢?他能够忍辱,他只是为了挽救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他也没有为来生着想,他完全无我了,怎么还会有来生着想呢?这是一个表法,这是我们要学老法师这个精神。老法师说,人寿也不过最多一百岁,时间很短。无论是受苦、受乐,老法师说,其实都很短暂、很有限。所以你必须要有前后眼、要有智慧眼,前后眼就是要因果分明。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八六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