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修行的旅途,千万不要背道而驰


   日期:2018/5/10 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同学,大家好。

  修学的心必须要虔诚啊,立场坚定才可以。

  同时要具足强烈的厌离心,就是体悟到世间的苦。

  修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人生,努力地逃离尘世间的这个牢笼。

  尘世间就是一个六道相互演变的,轮回的一个过程,称之为苦海,我们必须要努力逃离。如何逃离的方法呢?

  主要要相信佛法,依教奉行。  

1.jpg

  现在存在着很多人,误以为在努力学佛、信佛,其实根本就没有与佛法沾上一点边。

  在我亲眼所见,我们家里的老父亲,这一生就是误以为在学佛,在信佛。但是他在作为的方面确实是对佛的作为,有所观照。作为是如此,但是理念不明,目的不明。

  这样的作为也会不究竟,在学习的期间自然也会忽明忽暗。另外呢也影响一些人,也就是说耽误了一些人。  

2.jpg

  所以说我们大家要引以为戒,自己对任何事情,未能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千万不要对大家的伤害。

  必须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否则自以为是,这种态度是在害人呢。  

3.jpg

  自己一定要对自己的了解,这是智慧,利己利人。

  如果自己办不到,可以推荐给他人,这是我们的功德一件。

  为了展示自己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对他人的伤害,这是无量无边的罪过。

  犹如医生给患者治病,也要如此,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的医术未能达到治疗的效果,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对他人的伤害,要及时把患者推荐给有能力的人,进行治疗。  

4.jpg

  现在以盲引盲的现象非常之多,原因众生迷茫,他们专门去寻找一些稀奇古怪的语言,或者事相啊。

  这时有些人就会抓住机遇,花言巧语,不择手段对众生的欺骗。

  这个欺骗不单纯是利益方面,而是让大家对轮回是越陷越深,很难超生,一步失足,万劫难复。  

5.jpg

  我衷心地奉劝大家,佛教的创始人,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才是我们的真正的老师。

  这个老师虽然离去,但是他老人家临终时,却是给我们大家留下了遗言,就是三藏十二部。

  在这经典里面,他老人家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六道轮回的事实真相。这就是宇宙的真理,自然规律。并且告诉大家逃离的方法。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6.jpg

  所以说无论任何人对我们的传播,只要是能够符合经典的教义,宇宙的真理,那么我们就可以跟随。

  如果是参杂迷信或神话般的色彩,希望大家要远离,要敬而远之。

  我们要想步入正轨,首先要学习正规的经典,然后要去选择明师对我们的引导。

  这个学习经典要一门深入。

  有人又说了,其它的经典不也是同一个老师的给我们留下来的吗?是的,是同一个老师,所说明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环节,我们的老师是对着所有的众生来讲解。我们众生中每个人的根基不同,所以课程也是有所不同。  

8.jpg

  我们在学习中必须要选择,适合自己根基的,一经深入。

  如果对一经教义彻底地明了,那么所有的经教也就自然迎刃而解。这就是修行的捷径。千万不要杂修。

  真正能够达到信佛的程度,必须是依教奉行的人。否则都是属于盲修瞎练,自编自演,自欺欺人,造成一事无成。  

9.jpg

  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时时刻刻要提示自己。以免耽误了此生。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尊湛现       修行)(五明学佛网:独尊湛现       修行)  

 净界法师:修行胸量要大成就才可能大 

 净界法师:我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怎样发心修行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章 修行无二 方便多门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楞严悲华法师:傻瓜式修行十要 

 楞严悲华法师:瑜伽修行二十二要 

 楞严悲华法师:什么叫学佛修行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修行中身心出现的四种反应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三 静心就是修行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漫谈修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