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任子:学佛人应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日期:2011/3/2 14: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人应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全社会都有一种一切向钱看的趋势,追求享乐,追求奢华。佛门历来作为清净之地,但现在也难免干扰,变得世俗化起来,有些人就写文章说“佛门堕落了”,佛门是否真的堕落了?佛弟子在现在这样的商品经济社会中该怎样立足,该怎样生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佛门内部常常讲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苦行历来受到社会大众的赞扬,历代也出了许多所谓的“苦行僧”,近代的弘一大师专修律宗,长年衲衣一件,粗茶淡饭,过午不食,也算是一个著名的苦行高僧了,笔者也听到现在也有一些出家人在修苦行,也叫“头陀行”,他们也受到社会大众包括佛门内部的尊重。但是另一方面确实也有一部分佛弟子有一点过分追求享乐的倾向,也有一些把金钱利益看得过重,失去了佛门弟子所应有的道风,这却是不应该的。

佛门弟子究竟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佛陀早在自己的修行中就作了很好的回答。佛经过了六年的雪山苦行,最后发现一味的苦行也不能获得解脱,随放弃苦行,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体力,最后才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得道成佛。所以依据佛陀的修行,佛得出了佛弟子应过不太苦又不太享乐的中道生活,佛倡导这样的生活,并在以后的传道生活中贯彻这样的原则。

我们现在的佛弟子依然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要提倡适度的苦行,否则和凡夫就没有区别了,但也不要太苦,把身体折磨倒了,没有这个四大和合的身体,修行也就没有了依托。我们出家的佛弟子应该衲衣袈裟,朴素布履,简单素食,淡泊名利,常修道行,不惮享乐,当然现在出家的佛弟子不少都配有手机,有的高僧甚至还有专车,这也可理解,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可以方便联系,有利传道,至于专车,有的高僧大德便于讲法传教,便于弘法度生,有专车也并无不可,但只要不贪着名利,不贪图享乐即可。至于我们在家的佛弟子,也一样要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不要和世间人比什么豪宅豪车,高级宾馆,高档享受,当然一些声色场所更是我们要绝对禁去的,虽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但我们一样要保持朴素庄重的仪表,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姿态,在饮食上我们要尽量素食,或者六斋、十斋,至少初一、十五素食为好,谨守五戒,奉行十善。

总之,作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我们要以修道作为我们生存的原则,不要贪着世间的财色名食睡,只要衣食保暖解决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上保持应有的一点质量即可,我们主要的心力都应该用在修行上,我们是来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我们是来了生死的,我们是来修菩萨行的,我们是来成佛道的,所以我们要有别于世间的凡夫,我们要过中道的生活,淡泊自然,朴素严谨,一心一意走正法的道路,光大佛法,广利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任子       中道)(五明学佛网:任子       中道)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总结:中道与法身 

 惟觉法师:中道思想之介说 

 惟觉法师:中道实相观--九十七年夏季学界精进禅七开示 

 惟觉法师:生命的源泉──中道思想的介说 

 杨曾文教授: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 

 胡晓光教授:略论中道义的逻辑特质 

 胡晓光教授:略论中道缘起论 

 姚卫群教授:佛教早期的“中道”思想 

 万行法师:理事结合才是中道 

 郑石岩教授:禅悟与实现 第八章 超越与中道 

 黄忏华居士:唯识中道义 

 明奘法师:有求皆苦与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