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专究性命,不理外物


   日期:2011/3/2 20: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杨黼很喜欢佛典,有人劝他参加科举的考试,他回答说:「不理会性命,而去理会身外之物吗?」

  院子有一果大桂花树,他在树上绑了一块木板,题名为「桂楼」,悠哉地生活在上面。

  他亲自耕种了数亩田地,把好的蔬菜供奉父母,只求娱悦双亲,而没有其它企图。他旁征博引许多典籍,注解孝经数万字,而且发挥了性命的道理。

  父母逝世后,他为人做佣工,以赚取丧葬费用。等营葬完毕,他便进入鸡足山,住在罗汉壁的石窟中,长达十余年。

  他八十岁时,子孙将他从山中迎回家中。

  有一天,他沐浴完毕后,叫子孙来拜别,并且说:「明天我就要走了!」

  翌日,他果然安详地逝世。(《明史》隐逸传)

  孟子认为:养护可以分为养护大体和养护小体的差别。心是大体,耳朵、眼睛等器官是小体。他又划分了天爵和人爵的不同,并且说:「仁义充饱,所以不希望口腹的美味。身上有了好的德行和声誉,所以不希望文采的刺绣!」

  古代的禅师教人:「应当在活物上作活计,不要在死物上作活计!心是活物,心以外的东西都是死物!」

  杨黼专心探究性命,不理会外物,实在知道从根本下手。看他生活起居和读书,是多么安闲!他临命终时,能预知时至,沐浴告别家属,何等自在!迷于功名利禄的世人,终日遑恐不安,如飞蛾扑火,令人觉得众生的业障深重而且可怜!(《历史感应统纪》第四卷第一八五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唐仲容居士:谈学佛要点 

 唐仲容居士:长期学佛实践形成的定见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