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你做的是事情还是事业


   日期:2018/5/17 8: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生命的源头不是在地球。佛家把地球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也叫堪忍,意思是在地球上你必须忍受种种的苦。

  当初我们从源头自告奋勇地来到地球,是带着神圣的使命来的,也可以说是发心来净化娑婆世界、引领众生回归的。同时,它又会产生一种提升我们内在品质的力量。学佛就是把自己奉献出来服务众生,而奉献需要发心,当你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时,你就超越了。

  人在红尘中,种种繁杂的事务太多,往往会把自己的主业忘掉。什么是主业?回归源头才是我们的主业。我们应该经常思考: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最后我要到哪里去?

  我看在座真正做事业的没几个,都是在做事情。什么是事业?你所做的是建立在利益国家、民族、众生上的才叫事业。如果你所做的不能利益千秋万代的众生,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和需求,为了谋求自家过上好日子,那就是事情。

  前者基于民族大同的需求,是无我利他的益公;后者是基于个人狭隘的需求,是小我自利的益私。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事业,每个人的因缘都不同。如果你没有机缘做事业,也不要抱怨,不要渴望一定要做事业,因为每个人无量劫以前所发的善心不同。

  你把你的事情做好了,给别人创造一个做事业的机会,就已经在做功德了。做功德有各种形式,给别人钱财是功德,给别人机会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功德。

  大根器的人,不需要引导,他自己就能悟到、意识到,主动去做;中根器的人,需要引导,但不需要管理;下根器的人,就需要督导、鞭策了。

  其实就管理而言,管已经是下下策了,上策是引导。为什么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三界导师呢?因为他就是引导三界众生的。佛教从来都是引导众生向善,要有责任心,要有忘我奉献的精神。我们学佛,就是学习释迦牟尼佛无私忘我的精神,学习他担当起普度众生的责任心。

  在佛教里,只有罗汉才有放下走开这一说。为什么?罗汉没有责任心,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忘我的精神,他的力量也小。力量小是因为心胸器量小,所以他就放下了。而菩萨是从来没有放下的,永远都是挑着走。菩萨若是放下了,大家就辛苦了。所以罗汉的境界与菩萨的境界是没法比的。

  如果你真的懂佛的理念,无论你做人还是做事都会非常成功,因为释迦牟尼佛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他是一个太子,想改变当时印度战乱的局面,希望国家和谐太平,从根本上彻底断绝战争,所以就出家修行。后来他悟道了,就通过传播佛法来感化众生、教化众生、度化众生,当时印度周边的国家也迅速采用了佛的理念来治国安邦。

  中国也是印度的邻国,印度的成就者一看中国是一个有大乘气象的地方,中国人善根深厚,是大根器,很契合佛教的大乘精神。什么是大乘精神?通俗地讲,就是能利益无量众生的精神,所以当时印度的成就者们就来到中国传播佛法。

  从东汉开始,佛法就传到了中国。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黄金时代,每一个黄金时代都把佛教当作国教。佛教兴盛,出来传教的传教士也特别多,但是一多就乱了,鱼龙混杂,导致有些信徒对佛教以及其他宗教产生了偏见,失去了信心。

  其实宗教的教徒首先是人,佛教徒是学佛的人,基督徒是学神的人,伊斯兰教徒是学主的人,他们毕竟不是佛,不是神,不是主,他们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神的境界、主的境界,身上还有很多凡夫的无明。所以你不能因为对佛教徒失望而对佛失望,信其他宗教的也是如此。  

你做的是事情还是事业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事业)(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事业)  

 其它:佛教的慈善事业和生命关怀(李海波) 

 其它:新时期佛教医药事业的回顾与展望(陈全忠) 

 程恭让教授:欧阳竟无先生的生平、事业及其佛教思想的特质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 

 其它: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1949年大陆来台青 

 道坚法师:出家人有自己的事业吗 

 道坚法师: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曾琦云居士: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中国肉身菩萨隐莲 

 仁焕法师:佛法与事业 

 仁焕法师:佛法与事业 

 仁焕法师:如何获得事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