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我们众生要想成就,是缺少不了菩提心


   日期:2018/5/20 9: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佛,大家好。

  在我们的学佛修行的这个旅途中:

  第一,是离不开佛陀向大家宣说的,这些了脱六道轮回的解脱正法。

  第二,是离不开这广大无量的菩提心。

  这就称之为福慧双修。非常关键,缺一不可。

1.jpg

  关于菩提心的详细的细节,请对索达吉堪布的所讲解的,非常详细。

  我们可以去参照,我就不再去重复了,说来说去都是一回事。

  无论如何去参照学习,主要的是务实去做,要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修行是不可能离开世间的,更不可能离开生活。

  不要认为修行要去另外一个空间,或者逃避现实人生,这是大错而特错。

2.jpg

  修行就要经得起考验,尘世间就是一个极为殊胜的“考佛场”。

  如同运动员比赛一样,若想获胜,必须要务实下苦功,经不起种种的考验是不可能达标。

  所以说学佛修行必须要踏踏实实,勇猛精进,佛法的修行在于内心的境界,而不是在于外相的分别。

3.jpg

  我们大家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必须要闯过,心无任何的挂碍,没有任何的烦恼障碍,对万法没有任何的分别与执着。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也就是说,如果作为一个悟道或者证道之人,你就对尘世间一切,就没有善与恶,好与坏,对与错等等,没有丝毫的分别喽。

  若是还存在分别、执着、烦恼,就是说明口头禅,说而不真,自欺欺人。希望大家对自心有所观照。

  千万不要做迷人自称国王这一类型。

4.jpg

  在学习的期间,必须要对修行的资料上有所分别选择。

  正邪要分明,在发心造作的时候要有善、恶进行分明。

  在修行的这条旅途中,必须要依止一位名副其实的善知识。否则靠自己去摸索,去对佛法的领悟,是很难达到究竟圆满的目的。

  另外这个老师是非常重要,现在期间的老师非常之多,可是呢真能够做到来去自如,究竟圆满的能有几个呢?

5.jpg

  所以说如果我们若是依止一位成就者,那么毫无疑问的直接就会把我们带到彼岸。

  如果这个老师证到阿罗汉果,那么我们也有可能随着也能够证到此境界,那么再向上可就没谱喽。

  比如攀梯子,我们的目标四米,若是寻找一个两米的梯子只能攀到两米。就是三米五,也是到达不了顶端。

  所以凭借我们的肉眼,凡夫的眼光是很难找到一个究竟圆满的善知识,因为我们无法分明。

6.jpg

  有的人还自称为比“如来”还大,还有的说极乐世界已经关门了,等等,这样子的语言可不能说呀。

  这要是让行家听到了对我们的脸上无光啊,因为这是外行话,对宇宙真相不明了,这就证明了是一个赝品。要对此敬而远之。

  希望大家要用一双慧眼,去寻求真正的善知识。这对于我们真正想修学者,来说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们众生就是犹如一个迷路的孩童。必须要靠家长的呵护,才能够健康顺利地成长。关键我们做孩童的要老老实实的听话。

7.jpg

  虚心的孩子永远是胜利者,骄傲自满的心态很难成功。

  我们一定要虔诚地跟随善知识的,有程序的引导方式,来进行照做。

  祝愿大家道业有成,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释桑吉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释桑吉       菩提心)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60~6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30~3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