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孽镜台是相上显现,宋帝王是诛心


   日期:2018/5/21 11: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里面就有几个地狱的刑具,这里面包括很多的恶业,在第三殿以后被明察秋毫一一的问清楚。第一殿跟第三殿最大的差别,第一殿譬如说孽镜台,孽镜台里面是照出那个行为,第三殿是诛心。你知道孔子《春秋》笔法里面最厉害的是诛心。譬如说我身体的造作大概有些造作是容易被看到的,但是我内心的隐微处不容易被看到。孔子在论善恶的时候不是只有论表面,《春秋》笔法当中最厉害的是那个诛心。什么叫诛心?很简单,我举例来讲,今天我季孙大夫在自己的家庙跳八佾舞,充其量我只有个过错,我就是僭越礼制,就是说我不应该。天子才在自己的庙跳八佾舞,诸侯跳六佾舞,大夫跳四佾舞。所以季孙大夫只能跳四佾舞,但是季孙大夫在自己的家庙跳八佾舞。这样的过错在行为上,在我们现代法律来看就是僭越,僭越的那一分,其实孔子要论的是诛心。什么叫诛心?就是这个八佾舞当中,他已经没有把天子看在眼里,没有把国君看在眼里。还有,只要整个形势对他有利,孔子的礼教束缚已经礼崩乐坏了,他一定篡位,这就是他的心,孔子要论的是心,相上是如此,心更可恶。

  所以我们在论历史人物的时候,有些是心态可议。曹操最让人可议的地方是什么?就是像季孙大夫这样。他之所以不敢篡位,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但是他蓄养篡位的实力,是不断的蓄养,一直到他的儿子曹丕终於篡位。篡位的心从哪里开始?从曹操开始,这是要诛心,这才是。所以这样的人就是说,根本不记念皇帝给你的恩德,给你权力,就是要篡位的人,怎么可以把他变成民族英雄?怎么可以把他变成正派人物?这个历史怎么可以翻案翻成这样?然后把忠的变成奸的,把奸的变成忠的,历史怎么可以做这样的翻案?那你在鼓励什么?你在鼓励权谋吗?你在鼓励僭越吗?你在鼓励犯上吗?你在鼓励篡位吗?很简单,企业只要请个人进来,他只要实力养成,就把老板干掉;道场只要实力养成,就把主持人干掉;国家只要权力好,就把下面干掉;儿子如果蓄养权力好,就把父母干掉,你看这个社会是什么社会?这个国家是什么国家?没有办法。

  到宋帝王这里就是诛心,孽镜台是相上显现,宋帝王是诛心,《春秋》笔法。所以我们要论因果的时候,最难论的就是心态。历史,我告诉你历史两面看,我们常常举个例子,武王伐纣到底是吊民伐罪还是周家除饥?除饥就是说国家本来有饥荒,趁著纣王弱的时候我伐纣,让我拥有天下,富足起来。历史两面看,我如果是历史学家,我要怎么知历史,我到底是吊民伐罪还是伐纣除饥,趁机,趁动乱的时候把纣王干掉,把我国家壮大,请问历史要怎么看?所以历史,如果没有你的观点,那各说各话。孔子最厉害的就是他的观点是在论心,如何在历史人物里面看到他的忠、他的奸,他的是、他的非,他的善、他的恶。所以读历史,判断人物或者是入这个时代里面去趋吉避凶,他一定要有《春秋》的眼光,还要在《论语》里面,孔子在论管仲、论季孙大夫、论臧武仲、论齐桓公、论季孙三家大夫、论鲁昭公、论鲁定公、论鲁哀公,你要从论当中看到孔子是怎么看人的,你才懂得在人当中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才能够找到真正幸福的环境,离开凶险的境界,你才懂得这个趋吉避凶之道。

  选自 大唐圣教—地狱变相图(三)  唐瑜凌老师主讲  (第十五集)  2017/7/31  台湾台北市剑潭海外青年活动中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地狱       诛心)(五明学佛网:地狱       诛心)  

 大寂尼师:无间地狱罪刑求一念间息苦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 

 大寂尼师:地藏菩萨连地狱都去救渡,末法的人道众生更易救渡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吴立民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地狱名号品第五 

 仁焕法师:看见活人的灵魂在地狱里 

 仁焕法师:极乐和地狱都在我们心中 

 仁焕法师:极乐和地狱都在我们心中 

 宽运法师:得闻弥陀名 地狱化清凉 

 永海法师:地狱现象 

 正如法师:嗔心打开地狱门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地狱因相分第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