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心慧语集


   日期:2018/5/24 11: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言多必失,我们嘴巴造业最重,我们一点可怜的福报被我们这张嘴毁掉了

  1 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苦,我们会生病,会有肉体上的痛苦;我们会经历爱恨别离,会有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投生这个世界,绝不是因为来这个世界享受的,是我们业障驱使我们投生为人的,如果我们福报很大,会投生到天道等地方享福,说真地,其实我们福报不大,而是业障更重。

  2 所以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受到什么委屈等,都不要埋怨别人,都不要怨天尤人,我们要知道这些困难,这些委屈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都是因为我们的业力的牵引,都是由于我们业障的障碍形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应该忏悔和消业。

  3 我们人都怕孤独,不喜欢一个人,平时无聊就喜欢找人说说话,聊着聊着就把千百年的陈年旧事聊出来了,聊着聊着就开始说这人不是那人不是。殊不知,我们这一张嘴,把自己本来有的一些小福报败掉了。说人坏话,恶语向人,从佛教上来说都是造业的因。佛说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造三种业:身业、口业、意业。

  4 其实很多人也明白,不能说别人的坏话,很多人心地还是非常善良的,只是说话的时候,说着说着,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说其他恶语,自己还不知道,还以为自己人很好。所以有效避免造这种口业最好的方法还是平时尽量少说话,我们要说话也是努力说赞美别人的好话,或者有时间多念佛诵经,用我们这种造业的嘴巴来积德行善修福。

  南无阿弥陀佛!

  没有福报的时候,有人雪中送炭你都点不着火

  痛苦还是快乐,不是别人主导的,而是你的心在创造。别人能够给予的痛苦或快乐是很短暂的,你要在这个痛苦或快乐里停留多久,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别人骂你,了不起一个小时,时间再长他的口水都干了,接下来就是你自己骂自己,翻来倒去回想他骂你的片段,今天想完了明天想,明天想完了后天想。用负面的情绪反地折磨自己,这就是人愚昧的地方。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学着从这些烦恼里解脱,统统放下。一个是消灭烦恼,一个是保护我们自己,获得快乐。什么是追求极乐世界?就是追求永恒的快乐——削弱负面的力量,增强正面的力量和行善积德的力量。

  你花几万块钱大鱼大肉、喝洋酒,第二天就得想着怎么省钱;你试试看,拿一百元布施给一个贫穷的人,你会想一次快乐一次。

  人真正的快乐,是从对别人的奉献里得来的。你要把自己的福报变得很高贵,并不是自己吃得好、穿得好,而是在此之外帮助其他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为什么人们热衷传宗接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把孩子抚养长大,你奉献了很多,所以你快乐。父母一辈子辛辛苦苦,就为了子女长大有套房子住,有一门技艺养生,这就是在奉献。你将这种奉献延伸出去,把这股能量往外扩散,你会很快乐。

  当今社会,那么多人有狂躁症、忧郁症,找不到人倾诉,容易走极端;你就仅仅做个倾听者,都是在做很大的布施。很多人不解,我怎么那么善于倾听,很多莫名其妙的电话一接就是几个小时。除非我没有时间,不然我都会耐心倾听,因为我知道起码这是一个希望,他们抓住了救命稻草,更何况这“稻草”还是根“棒子”,可以抓久一点,对他们来讲就有了安全感。

  我们要学会用自己所有的能量去照亮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所有的快乐与福报。积德行善永远不会让你失望,只会让你的福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当你们互助超过两个人,你就开始“赚”到了。这个人也许暂时没有能力帮助你,也许他有能力帮你;当你们有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当你有需求的时候,总能够得到帮助;而且,正是因为这样的帮助,会改变更多的人,从而加入这个队伍。

  奉献的心态,就好像农民播种的时候不去担心会不会有收成,想着只要好好地呵护着就一定有好收成,而不是动不动就拔出来看看有没有进展。好比我们做功德,今天布施了100元,马上想知道明天会不会有回报?这种欲望很快就把你做的功德给烧毁了。在寺院,有的信众拿着高香,连大殿的门还没迈进、菩萨还没见到,就开始想待会儿要向菩萨求什么、给赚多少钱、要买多少房子。还没见到菩萨,就开始讨价还价。等见到菩萨,就开始念叨“菩萨,我把这个香给你,你要给我多少多少”。去寺院本是为了清净、做功德,结果还助长了自己的贪念,适得其反。

  求福报是要有方式方法的。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放大,要有奉献的精神,再好好帮自己发愿。只有播种完了,才会有收获。我常常对一些弟子讲:如果你真的功利心那么强,那么最起码等香烧完了、离开大殿了,再跟菩萨谈条件嘛。香还没插好、脚还没迈进就开始谈条件,菩萨也很“可怜”啊,还要想着怎样才能保佑你。一根香多少钱?一根蜡烛多少钱?菩萨给你十倍、百倍,够不够?怎样都满足不了你的贪欲啊!

  记住,从内心观察我们的身口意,用纯洁的心去做慈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心不但会变得完美,还会变得很坚强。所有的福报,不需要你求,都会自然而然地来到,为你的生活锦上添花。当你没有福报的时候,即便有人雪中送炭,你家里也不一定有打火机可以点燃;有人给你送工作送事情做,也必定会做得一塌糊涂。

  有个弟子在美国拿了博士学位,回国工作,可每去一家公司上班,公司一上市他就会被开除。他就东家呆呆,西家做做,钱也赚不少,但就是做不长久。后来,父亲让他回家打理家族生意,把所有技艺都传授给了他,结果不到三年公司就负债累累。父亲很诧异,他们是给人做裱画的公司,人家拿画来裱好就行,怎么还能亏钱?后来我告诉他,还是没有福报的问题,让他出去打工最好,不然家底都要败光。

  有的人就是这样:不管你多有才华,工作有多努力,就是做什么都做不好,一辈子就是打工的命。所以,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不管怎么努力也无法成功,你还不如工作之余念经持咒放生,行善积德,累积福报。周末可以去医院、老人院、孤儿院等做义工,为社会做奉献,哪怕只是做几天,慢慢地你的福报就累积起来了。

  净土法门:现在就要放下

  《要解》说的「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你看到这个信息能不去吗?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不要留恋。我们搞明白、搞清楚了,我们在这世间只有一桩大事,念佛求生净土,其他的要学海贤老和尚,不闻不问。

  念念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真的会被你想到,他来给你接触的时候,似梦非梦,好像是作梦,又不像是作梦,他真来了,他不是假的。梦是假的,佛是真来了,送信息给你,真遇到困境他来帮助你解决。

  我们这一生功德做圆满的时候,佛自自然然会来通知我们,接引我们往生。往生决定要自然的走,没有一点障碍。彻底放下,现在就要放下,不是等我走的时候放下,现在就要放下。放下就自在,放下就有智慧;不放下就生烦恼,烦恼决定是障碍。一切放下,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口里只有阿弥陀佛,就对了。

  净土法门:不动是修行,看看心定不定得下来

  冷静想一想,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干什么?现在的人都爱看电视、电影、歌舞、报纸、杂志、画刊,这些东西都是搞六道轮回,与我们不相干,一概不需要,这个要知道。

  我学佛六十四年,把这些东西统统拒绝、放下有五十年了,我不看电视,连新闻都不看,报纸、杂志跟我都绝缘了。我每天看佛经,每天念阿弥陀佛。

  家人要看电视,随他去。要常常劝,他醒过来了,好,咱们家里就不要这个东西,他没有醒过来,随他看。我们自己不要看,自己天天念佛,往生时表演给他看,他就相信了。

  这是最好度众生的方法,我做出样子,你能做得到吗?所以,一般人都是被境界所转,看这些东西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生烦恼。

  我们要学,《金刚经》上二句话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修什么?「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心没有染着,这就是定功。

  不看是智慧,不动是修行,是在修定,各人搞各人的。我们生在这个时代,也感恩一切大众,他时时刻刻在诱惑我们,好事,在考我们,看看我们能不能定,心定不定得下来。

  他天天考,我们天天通过,所以,对考试的人要感恩,没有这些考试的人,不知道自己功夫到什么阶层。有这么多人来考试,你都如如不动,这功夫不错,功夫很好。

  我探索,我思考,我判断,青灯黄卷,晨钟暮鼓,天高云淡,才懂得:幸福是一种放下,一种悟透,一种心境。

  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万行大和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做到这样,保证你是最受欢迎的人!

  我们通常喜欢换工作,从这个团队到那个团队,从这个单位到那个单位。

  无论你到哪个单位哪个团队,去了之后能不能给这个团队这个单位带来效益?你是让单位提升还是原地踏步没有改变?

  如果你到了一个新的单位没有推动发展,而且还和以前一样,那么你去了,是不会受尊重,不会被重视的。

  我们到任何一个单位,都应该推动这个单位,改变这个单位。如果你去了以后只是从这个单位里面索取,是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不会受人尊重的。

  无论你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到一个单位去就一定要想办法改变现状,把差的变成好的,没有业绩的变成有业绩的,把小的业绩变成大的业绩,把混乱的局面变成正规的局面。只有这样,你去了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如果你到了一个团队,有你不多无你不少,那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价值呢?

  人人都想被人尊重,被人抬举。如果你所做的一切没有推动发展,谁会抬举你?谁会认可你呢?

  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以业绩论英雄,都是靠一个人孜孜不倦,多年如一日在一个单位、一个角落里默默地推动。

  我们到任何一个团体一个单位,必须成为一张桌子其中的一条腿。如果桌子没有你这条腿就放不稳,没办法正常使用,那么,你去了就成功、就有意义了。

  假如,你成不了一条腿,就作为一个桌面也好;或者你成不了大石头,就作为一块能填充大石头的小石子,让大石头更圆满更丰富。

  总之,你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发挥你的作用,不要去索取,而要去付出,把你所有的能力都要付出去。你要改变这个团队的精神面貌或物质效益,否则的话,你换团队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呆在原单位。

  我们换单位是因为想到一个更好的平台去学习,去付出。因为舞台大,你的能力才发挥得更好。如果你不愿意发挥你的能力,就不要轻易去换舞台。

  然而,你到了这个舞台,是踩着舞台还是支撑着这个舞台呢?你若有本事,到任何地方都是支撑着舞台,而不是踩着舞台,让舞台反过来托着你。

  实际上,一个人的能力很快就能开发出来,很快就能掌握。只要敢于奉献,敢于有责任心,你到任何地方,都是支撑着这个团队,支撑着这个舞台,而不是舞台托着你。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7年闭关、17年建寺安僧、12部著作、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字著述、17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内在的觉照,才是你真正的道场

  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在每一刻回到你内在的觉照。

  我们一直在寻找,想从这个世界上,为这个身心找到一个安身之处。我们去赚取财富,制造许许多多的关系,学习各种知识,不断地参与各种训练,为什么呢?就是想为自己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那么,这么久以来你找到了吗?你想从哪里去找呢?

  佛教里有一首偈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这首偈子说的是:所有的道场都不在别的地方,觉悟不在别的地方,佛不在别的地方,和平安乐不在别的地方,解放和自由也不可能从别的地方、别的世界获得。

  你所追求的所有幸福、快乐、安全、平和、宁静,都不可能从别人或者别的地方获得。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你只能从自己那里获得。

  因为那个觉悟的世界就在你的心里。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像灵山 、就像佛塔一样,就像佛的净土,就是佛的一个道场,道场就是修行的地方。你所有的成就都要从这个地方获得,从你生命的当下获得,从你当下的身体,从你当下所有的烦恼中获得。

  道场在哪里?道场就在你当下这一念心里,包含着你所有的烦恼障碍和所有的智慧能力。

  这所有的烦恼障碍、智慧能力都是你真正修行的道场,你不需要再从别的地方去寻找道场。

  你是从生命的道场里来,还是一直用这本来的道场去寻觅另一个外在的道场?在觉悟的心看来,在在处处都是道场。

  真正的道场,出自你这一颗完完全全的真心。当每一刻你的心完完全全都在道的状态,与一切事物真相相合的时候;随顺因缘,而不是掉在烦恼、恐惧、斗争、不安、是非种种的状况的时候 ,那你的心就是道场。

  而离了这个行道之心,你还能从哪里找到道场呢?如果你离开“觉”去四处寻觅道场,就叫“背觉合尘”。觉就在这一念心里。我们之所以是凡夫,之所以有种种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看不见它或不去看它,而从这里转过身,要去外面找觉悟。

  外面是什么呢?外面就是“尘”,我们总想从尘里面找到觉悟,想从外在的环境里找到觉悟,想从别人那里找到觉悟,或者想从佛陀、从菩萨、从智者那里找到觉悟。

  “将心觅道,永无了期。”你用这样的心去寻找道、寻找觉悟,永远也找不到。

  每天从许许多多的地方去学习,到处去寻觅的时候,你已经错过了那个最重要的道场,就是那个充满觉悟的真心。当下了然觉知的真心就是最真实的道场,没有任何虚假。

  为什么它没有虚假呢 ?因为除了当下这颗真心展现的所有以外,你还能找到另一个真相吗?你能够找到、并把过去的任何事实呈现在你的面前吗?你能把未来呈现为现在吗?

  而此刻你所觉知的全部都如实映现在你的面前,真心映现出了整个世界,无论是山河大地,还是所有的生命,都在每一刹那的真心里完全地显现。

  它显现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所以,这一刻的心是无虚假的真心,是全然的真心,是全然的觉知。

  所以,道场不在别的地方,就在此时,就在此地,就在此心。

  因为有这样的真心,才能够有所行动和行为,所以真心能够发行。

  你有没有留意到,这心每一刻都无住不停?所有的造作、行为、体验、创造都在什么时候发生呢?你说的你想的,包括贪嗔痴、包括戒定慧,包括所有的好事或者坏事,在什么时候发生?

  只有在这一刻,在你行动的时候,而不是在别的时候。所以,在行的这一刻就是道场。

  我们相遇的这一刻,是不是一个行?这就是一个道场。我们对话的时候,我们跟人相处的时候,甚至我们吃饭的时候,睡觉的时候,都是道场;甚至生气的时候,也是道场。

  有人经常想,说我到庙里去就能修道了,不到庙里就修不成道。那你在庙里的什么地方修道呢?即使在庙里,都在什么地方修道?在每一次举心动念里修道。

  如果你在此处起心动念、行为造作的时候,与道不相合,那你在什么地方会变得相合呢 ?如果你能够在庙里与道相合,那庙是什么呢?是庙让你变得与道相合吗?是佛像让你变得更接近道吗?

  有人说我有了钱再修道,我有了时间再修道,我有了好的老师再修道。那你几乎没有机会修道,因为这不过是你不想与道场相应的借口而已。

  你即使有了老师,不一定是佛,而你要找佛,佛又不在,已经圆寂两千多年了,你是碰不到的。所以你总也没机会碰到那个佛,也永远不会与道相合。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从此刻你真的遇到内在的佛开始,从那个真心觉悟开始。你的每一刻、每一个行为、每一个造作的当下,都跟自己的佛在一起的时候,你就是道场了。

  以清净心去行一切法的时候,一切法皆清净,你就能够创造一个完全清净的世界。

  深入、持续、不间断、无差别的那颗心,就是道场。

  不是我此刻在觉悟,下一刻不在觉悟了;如果你向内观察一下的话,就能发现——觉悟一直在那里呈现 !但刹那间,我们不自觉地掉进了烦恼、是非、人我中,因此我们的功德刹那刹那地散尽。

  修行是每一刻的事,觉悟是每一刻的事。只有当每一刹那都在觉悟的道场时,我们的功德才能够增益,智慧才能够持续不断地增长。

  这不是理论。每一刻回到你内在的觉照,那里才是你真正的道场。

  真正的道场,是建在心里面的。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

  佛经里释迦牟尼佛说的两个智慧:一是许多人手里有沉香,却不知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手中 的木炭,最后竟丢弃了自己的珍宝。二是许多人虽知道希圣希贤是伟大的心愿,一 开始也有成圣成贤的气概,但看到做凡夫俗子最容易、最不费功夫,最后他就出卖了自己尊贵的志愿,沦落成为凡夫俗子了。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 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 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因此,佛陀说:一个人战胜一千个敌人一 千次,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

  宣化上人:打坐痛要过不了关,便总是在痛中

  我们参禅,应该得到禅悦为食,以参禅作为饮食。真正参禅的人,吃饭或未吃饭?忘了。穿衣服或未穿衣服?忘了。睡觉或未睡觉?忘了。参到极点处,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和虚空合成一体,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的境界。既然是这样子,那么,腿痛也不怕痛了,腰酸也不怕酸了,一切一切,都要用忍耐功夫来忍受着。既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那又有谁在痛呢?尤其是这种痛要过关,痛过去就不知痛。如果过不了关,便总是在痛中。若过了关,不但不知痛,而且非常自在,非常快乐。“参禅”这一法门,没有再比它更妙的,能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古来参禅的人,可以连坐几天,不起于座。那么,他的腿痛不痛?当然痛啊!可是他能忍受着。能忍人所不能忍的,能受人所不能受的。他有一种勇猛精进的力量,只知向前进,不知向后退,所以才有成就。参禅要有忍耐心,那是开悟的本钱。好像做生意一样,有了本钱,生意才能发展,才有希望赚大钱。我们参禅,要克服痛关。通过痛关,过了关之后,光明大道就在眼前,直达明心见性的境界。没有过关时,好像“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界;过了关,好像“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我们参禅,要有“舍不了死,换不了生;舍不了假,换不了真;舍不了苦,得不了乐”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功。若能把困苦艰难的关打破,然后才能得到另外一种境界。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要专一其心来参禅。各位注意!我们是来这里参禅,而不是来这里混光阴。要拿出真正的志愿来参,拿出真正的忍耐来做。要知道世间的事,没有不劳而获的。没有出力,而想得到成就,哪有这样容易的事?那是痴人妄想,不可能的事。非得拿出真正的力量来,才能有所成就。新年大家都有新希望,希望今年开悟,希望大家向这个目标迈进,若不到开悟的境界,不停止参禅。

  宣化上人: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

  沩山老人曾说过,「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唐裴休丞相虽然知道出家是好,但自己身为丞相不能出家,遂造了一间大庙,能安二千多僧人同时办道。当时有很多出家人,听说湖南沩山建了新道场,纷至沓来参学亲近沩山老人,天天坐禅习定,讲演戒律。 裴休看自己出家无分,乃送儿子到庙上出家。这位儿子是翰林学士,即是国立最高学院的毕业生。沩山老人见到这位翰林出家,命名为法海,叫去挑水。当时常住有数千人,这分工作也不轻松。那时没有自来水,要从井里挑水,从早到晚无一刻闲暇。法海一早三点起来,大众去做早课,他就已经开始挑水。如是挑水挑了几年,没做过旁的工作,甚至诵经打坐都未参加。以一位翰林的身分为大众挑水,本来好像受委曲,但法海也不抱怨,尽量去做。 有一天,他碰巧有一点空闲,他从来不知道出家人究竟做什么功课,于是趁机会溜到禅堂,偷偷往里看。一看,在禅堂里有些出家人是端然正坐;有一些则头低低正在睡觉打呼;另有一些则睁着眼睛东张西望。法海自忖,「我天天挑水,做得很疲倦,你们原来坐着睡觉,或睁大眼睛到处看。你们这些出家人,怎值得我供养呢!」于是心里抱怨。 法海这样想,虽然没说出口,但沩山老人已知道了,把他召入方丈室,说,「你在本寺住了几年,现在抱怨,谓出家人不够资格接受你的供养。现在山上不留你住,你收拾行装好了,庙上迁你单啦!」 法海既被寺撵走,便向其师父灵佑禅师告假,「师父,我也没有钱,应该到哪里去呢?」灵佑禅师就给他八个半钱,告之,「你愿意到哪处都可以,总之,把八个半钱用完后则止;若未用完则不要停留。」当时八个半钱,相等于现在的八十五块钱,也不是很多。 法海一路上也不敢用钱,沿途托钵乞食从湖南走到江苏,后来经过镇江,看见长江上有一小岛,岛上有山。法海欲往观山,摇手把船夫叫来,问他要多少钱。船夫也不要多,也不要少,偏偏要八个半钱!法海到了那山上,发觉山不高,很幽静,于是住下来。后来在山上找到一个洞,洞里有几缸金子,故将山名改为「金山」,拿了金子造庙,仍旧专心禅宗。 从当时到现在,金山的道风特别好,历代祖师辈出。中国有名的白蛇传,记载法海方丈的故事,就是这一位。他当时还未受具足戒,仍是沙弥,但他已经是一位开山祖师。 沩山老人的名言,「老僧一打坐,能消万两金」,这是对法海而说的。法海妄想出家人不够资格受他供养,其实不然。为什么? 因为人若能静坐,静极光通达。又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所以万两黄金也消得,因此,我们坐禅人不要把习禅看轻。学佛人欲成佛,必要参禅打坐;要用功,不怕腿痛腰酸,才有成就。故古人云「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百分之九十的烦恼都不会发生:

  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恼”。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一个心胸辽阔的人是不会有那么多烦恼的。诚然,也不是一切烦恼都是自寻的。但外因毕竟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倘若心灵一片光明灿烂,烦恼与苦痛便会远遁他乡。

  生命是一段匆匆而过的旅程,只有把握好我们已有的一切,才能拥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美好人生。

  舌头要绑安全带

  舌头要绑安全带!要修行,所以舌头拿来念佛、诵经、持咒、劝人做好事、真实语、柔软语、和合语讲利益对方的话。我们要这样培养,身体做好事,身体不做坏事。穿得很整齐、庄严,让别人看到你老师像老师,修行者像修行者。所以我劝各位不要喜欢穿得什么很帅、很性感,不要跟着那些世间潮流走,那是不对的,对不对?

  我们修行者有修行者的风范、威仪,这是基本的。所以,希望大家都把这个佛法传播。

  圣空法师:修行人如何面对爱情?

  苟且的事,终归堕落,万万行不得。见地超脱的人,知道爱情不是绝对的,人心变化无常,所以不会被任何人惑乱。

  一个人被别人爱,那多么幸福是不是?关键你别爱他。他爱你可以,你别爱他!如果你爱他就麻烦了,对吧?要把握尺度,世间是一定会有爱的,因为爱才是幸福,但是你要掌握好尺度,这样就是慈悲,就是智慧!

  我走过来这么多年来,后来我发现了我不能太温柔,我是连打带骂的。就像现在在寺院里,我不管你是谁,你说:“师父,我想你。”想我,我就揍你!所以他就不敢想啦!“师父,我想见你!”见我,就揍你!你干嘛要想我?要见我啊?你像一个幽魂一样不散,这不行!

  所以要把他这个念头给他打散,这个念头就是业力。如果想你的人太多了,就不得了啦!如果想你的人,都是恶念的话,那你就不得了啦!如果每个人都恭敬你,这是正能量!你要把他转为正能量!干嘛?威严,严肃认真,又恭敬你,又尊重你,又想着跟你接近,还不敢靠近你,要让他这样,你就能保护了自己。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有很多的缘分,因为在这个世间,只有缘才能相聚;但缘我们可以掌握尺度,我们了缘,我们不能再去结识新的缘,如果我们再不停地结缘的话,那你怎么样了脱生死?

  我们能结的是法缘,成佛之缘,了脱生死之缘。世间的这种尘劳之缘,不能再结了,世间太苦啦!

  学佛也是一种竞争,是在烦恼和智慧之间的竞争,安静和烦躁之间的竞争,迷惑和觉悟之间的竞争,善和恶之间的竞争。若是达到无分别的境界,那就不会再有竞争的观点和概念了。

  一天比一天老,哪有什么可喜的:

  人是一年比一年老,一月比一月老,再告诉诸位,一天比一天老。世间人习俗过年都要恭贺新禧一番,你要实际上把这个事实真相弄明白,有什么可喜的?一年比一年衰老,喜从何来?再说寿命,一年比一年短,有什么可喜的?

  世间人颠倒错乱,把可悲的事情当可喜,真正可喜的事情早忘得干干净净。如果我们世情一年比一年淡薄,道念一年比一年浓厚,那才是可喜!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六道轮回的因缘!世间人迷惑颠倒,天天在搞贪嗔痴慢,天天在搞六道轮回,哪有什么可喜!

  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首偈,每个人都很熟,但是它不起作用,我们每天还是迷惑颠倒,一丝毫的警觉都没有。普贤菩萨这四句话,对于我们是高度的警觉!活一百岁的人不多,就算你能活一百岁,一百岁有多少天?三万六千日。要是给你一个日历,一天撕一张,三万六千张,很快就撕完了。我们每天家里挂的日历,每天撕一张,“命亦随减”,有没有这个警觉心?撕掉一张,我们寿命少了一天,几个人有这个警觉?有这个警觉的人,这是觉悟的人。

  世间人迷惑颠倒,颠倒在哪里?他麻木不仁,他不觉悟,到死了他还不晓得,还不知道。一定要提高警觉,要晓得人命无常,然后真正抓住短暂的光阴,放下假的,要修真的。真的是什么?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越挨骂越漂亮的夜叉:

  夜叉是八部众的第三类,与罗刹同为毗沙门天王的的眷属。他们住于地上或空中,以威势恼害人,或守护正法,属于鬼类。

  有一天,佛陀讲了这样一件事。说,往昔,有一个夜叉,形状长得很矮小,身上的颜色特别难看,脸长得又黑又丑。这一天,这个夜叉心血来潮,跑到了帝释的宝座上。帝释,原是摩伽陀国的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成为三十三天的天主。所以他非常有福德威势,自然身相美丽端庄,天人尊敬。因此,这个夜叉突然跑到帝释的宝座上洋洋自得,三十三天的诸多天众看了,当然便很讨厌他。所以大家先是冷言恶语地劝夜叉下来,最后越说嗔恨心越大,用种种方法毁骂这个夜叉。

  说来也怪,正在这个时候,大家发现这个夜叉越挨骂,他的恶相越减少,而善相却越来越增加,个子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鲜丽。这可真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于是诸天便来到帝释面前,把这个情况汇报了一下。帝释听了,便来到宝座前,很谦虚地对这个夜叉说:“大仙啊,我是帝释!”于是自称了三遍,那个夜叉便渐渐变回了原来的样子。

  帝释对众人说:“从今以后,不要生嗔恨心。如果遇到恶人面对自己时,也不要生嗔恨心。”

  佛陀非常赞叹帝释,并鼓励弟子们向帝释学习,要制服自己的嗔恨心。

  邪淫手淫就等于是打开了自家的门招呼恶鬼冤亲和吸精鬼进来破坏,这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一是他们可以报仇了,二是有肾精可吃,真是两全其美。

  最后,望大家能早日远离邪淫,从而走向光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心       慧语)(五明学佛网:佛心       慧语)  

 如瑞法师:念佛心得 

 王骧陆居士:学佛心要 

 元音老人:附:佛心中心印品中卷下 

 元音老人:附: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上 

 冯学成居士:云门说宝镜 之四 独彰佛心之不二法门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念佛心、念佛人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附录--「空 

 程叔彪居士:无门直指 第十二节 诸佛心体 

 叶曼居士:我的学佛心路历程 

 余金成居士: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15 

 余金成居士: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