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忏悔不止是嘴上随便说说


   日期:2018/5/25 4: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忏悔无始以来身语意造作的恶业。身的恶业为杀生、偷盗、邪YIN,语的恶业为妄语、恶语、两舌、绮语,意的恶业为贪、嗔、痴。妄语是撒谎,欺骗。

  恶语除了明显的恶口骂人外,还包括取笑、故意强调别人的身体缺陷,比如叫人“瞎子”、“瘸子”等等。两舌是指挑拨离间。绮语指说是非,或为消磨时间而说一些无意义的话。大家反省一下自己一天里语业当中有多少是恶业。

  除语业外,身、意又造作了多少恶业。仔细观察之下,发现自己有意无意间造下的恶业实在太多,这些业阻碍着我们获得内在、外在的安乐,并进一步障碍我们从轮回中解脱,所以要远离痛苦、获得安乐,我们需要通过忏悔清净往昔造下的恶业。

  忏悔不是嘴上随便说说就能清净恶业。或者今天忏悔,明天又再犯同样的过错。这种忏悔因为不具足四对治力,所以没有很大的效果。

  四对治力是指忏悔时有对境,有忏前戒后的心,有实际的行动。

  忏悔的对境是阿弥陀佛、金刚萨埵等十方三世诸佛。观想佛真正就在自己面前,无所不知,慈悲地看着我们,耐心地等着我们鼓起勇气发露忏悔。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曾发愿:“使某作佛时,令八方上下,诸无央数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若前世作恶,闻我名字,欲来生我国者,即便返正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欲生我国不断绝,寿终皆令不复泥犁禽兽薜荔,即生我国,在心所愿。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我们要深信十方诸佛拥有拔除恶业的大威神力。阿弥陀佛现已成正觉,以智慧力成就了超胜稀有的极乐世界,他的大愿无不实现。

  所以往昔造作了恶业的众生,听到他的名号,真诚悔过,从此行持善法,守持戒律,发愿往生,愿心不绝,命终时便不会再堕三恶道,而是往生极乐国土。

  我们以阿弥陀佛为忏悔的所依和对境,就是依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迅速清净业障,扭转堕落恶道的趋势,并创造往生极乐世界的殊胜缘起。阿弥陀佛有此一愿,我们要信佛力无边。

  忏悔就要真正地悔过,对往昔造下的恶业,或此生,或前生,自作,教他作,见作随喜,能记起,或记不起,所有的这些恶业都真心追悔。这是第二个对治力:悔过。

  四对治力像是四条绳索,把正在急速下堕的我们牢牢拉住,其中任何一条绳索断了,我们都会失去平衡而有重新下堕的危险。

  悔过很难,人们常常觉得自己做的都对,即使不都对,至少也没有做得不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心安理得,若有不好的结果,也是一味怪罪别人。而且,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多想无益,以后好好做人做事就可以了,不必那样认真地悔过。

  有这种想法,说明还没有认识到恶业给自己和其他众生带来了多少痛苦,也没有认识到习惯的力量有多强大。前世之事我们已记不起来,但当时所造的恶业,部分结果此生可见。

  “若问往世因,今生受者是。”这一生做的很多事也不能记起了,但还是要忏悔,因为不论记不记得,因果都在,我们都要承受其果报。

  想到曾经的和现在的痛苦,想到未来将要感受的痛苦,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歉意。悔过的时间跨度是无始以来至今,范围是贪嗔痴作用下身口意造作的所有恶业,真诚地在阿弥陀佛面前发露忏悔,绝不覆藏。

  第三个对治力是戒后,下定决心从此以后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绝对不再造恶业。

  没有戒后的忏悔,效果不大。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中说,缺少真诚的悔过和戒后,恶业无法完全清净。悔过为戒后奠定下基础,强烈的悔过心能坚定戒后的决心,而决心要靠行动来体现和巩固。身口意的行动就是第四对治力。

  忏前、戒后、行动三者密不可分。

  把戒后的决心落实到行动中,不能靠消极地不作恶。恶的习气力量非常强,无始以来不断熏习,很多恶习潜移默化,我们很难及时认出它,有时候自己造了恶业都不知道。所以有人说:“我不造恶业,对得起良心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特意去行善。”这有点太高估自己的觉察力和行动力了。

  对治恶业最有效的方法是行持善业。我们的心在一念中不可能同时既向善又向恶,当善念生起时,恶念自然就消失了,不需要你特意去消灭它。当善念的力量越强,持续的时间越长,恶念就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偶尔冒出来也是力量微弱,不会带来大的干扰。

  同样的,身体、语言行持善业的同时,就是在避免造恶业。当你念佛、念百字明的同时,你不可能再去骂人,是不是?所以大家平时不辍持咒、念佛,这其中的功德暂且不说,光是语的恶业,就不知要少造多少。

  如果说恶业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它能够被清净,并且正如在何处跌倒就在何处站起来,造作恶业的地方反过来就能成为积累善根的地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忏悔       清净)(五明学佛网:忏悔       清净)  

 一名小三的忏悔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惟觉法师:忍辱与忏悔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六、灵性清净即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