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自私自利,祸之本源


   日期:2018/5/25 14: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淨空法师开示:

  《感应篇》的文字虽然不长,但是古人所彙编的这些历史公案因缘、感应故事,却非常丰富,有理论、有事实,若详细介绍,永远说不尽。过去有很多感应的事实,现在更多,无论中国、外国,在报纸、电视等资讯中,常常能看到。这些报导确实增长了我们的信心,决不可说我没有亲眼见到,就不承认。李老师曾比喻说:「你的父亲、祖父你见过,你承认;你的曾祖父、高祖父也许没见到,难道就不承认?」我们见不到的事情太多了,现代科学家说,我们眼睛的功能很有限,所见到的光波,只能在适合的波度才能看到,比我们能见光波长的就见不到,短波也见不到,但是用科学仪器测量,确实有长波、短波。我们见不到的,不能说它不存在,不能说它不是事实,否则就是迷信、武断。

  佛是非常科学的,祂让我们去证明,宇宙之大、无奇不有。科学家知道空间有不同的维次,有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在理论上讲,空间是无限度的。而与我们不同维次的空间,我们见不到,也无法接触。科学家了解有不同维次空间的存在,但是无法突破。佛法不仅了解这个事实,而且也清楚其由来与演变,所以佛法有理论、有方法突破空间。佛法讲不同维次的空间,是由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众生的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所以空间维次也就无量无边。知其根源所在,只要消除根源,问题就解决了。

  佛法用禅定的方法,降伏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于是不同维次空间就突破了。放下得愈多,突破的层次愈深。心愈清淨,接触的境界也愈广大;妄念烦恼愈多,生活的空间就愈小,也就无法突破。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然而这种种法门,皆是修禅定的不同方式而已。换言之,皆是以消除妄想、分别、执着,以恢復自性真心为目的。真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学习「看破、放下」。真心、本性是我们的根本,现在染上自私自利,才产生问题。

  真心是什么样子?大乘经讲:「真心离念」。换言之,无妄念的心就是真心,有妄念的心就是妄心。最严重的妄念就是我执,起心动念以「我」为中心,自己的利益至上,这种错误的观念,缩小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也带来了痛苦与烦恼。现代人甚至连夫妻之间都不能坦诚相见,还有个人祕密,这是多么严重的我执!除了我之外,全世界没有一个可靠的人,一生不敢与人说真话,这种人生活在世间,就是经上讲的「可怜悯者」。而学佛人没有自私自利,对待任何人都坦诚公开,没有丝毫祕密。

  所以,学佛要想有成就,要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如果有私心,即使念佛念得再好,也是枉然。何以故?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但是善,而且是最善、上善,我们不善如何去得了?何谓上善?就是决定没有自私自利,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有如此大的心量,才是上善。有自私自利,即使再大的福报,也只能享受一生。因此,首应拓开心量,绝不为自己,一切为正法久住。正法是教化众生,帮助众生觉悟,这是第一等的好事。

  要想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助合作,整个世界是一个大家庭,如何才能落实?政治、武力、经济、科学、技术均无法办到,几千年的历史,使我们明白,能达到这个目的唯有教育。释迦牟尼佛是王子出身,武艺超群,可以作国王、作将军,然而他都捨弃了,终身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用现代的概念来讲,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工作者」,而且是义务教学,不收学费。每天三衣一钵,过最简单的生活,清淨自在,快乐无比。

  世尊当年在世,游学五印度(当时的印度与中国周朝一样,尚未统一),用教学化解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我们在书上常看到,当时十六大国的国王都皈依佛法,依释迦牟尼佛做老师。在佛教未传到中国之前,古圣先贤也懂这个道理,所以提倡孝道,提倡师道。汉武帝制定国家教学的方针,也就是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根据《礼记‧学记》来实施。《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中国古老的教育哲学。

  国家之治乱,在于教育;家庭之兴衰,亦在教育。家能不能兴,端赖父母对小孩的了解,并能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其错误的思想。读书学习志在培养其操守德行,智慧、技能是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世界人类而服务,并不是为自己家庭赚钱。谚语说:「一家饱暖千家怨」,若是你一家很富裕,不照顾别人,别人都是你的冤家债主,到你运衰的时候,群起而攻之,你这个家就灭亡了。所以,要学会布施恩德于人,自己有能力、有财富,要布施贫穷的人,你的家道永远不衰。为什么?贫穷人拥护你,「你是好人,你肯帮助别人,我们希望你发大财」。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帮助别人,帮助社会。我们帮助别人,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才会帮助我们。

  财是通货,像流水一样,大去大来,小去小来,不去就不来。财不可以积,一积就错了,佛经讲「积财丧道」,所以财要用来帮助苦难的人,多做利益社会、大众的事情,这是真实功德。

  归根究柢,学佛就是要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只要把这十二个字放下,学佛就能成佛。你学佛不能成佛,这十二个字总有几个字没放下,造成了障碍。佛菩萨之所以能成佛菩萨,就是这十二字完全没有了。

  我们常说佛菩萨乘愿再来,何谓乘愿再来?发的愿力超过业力,当下就是乘愿再来。佛菩萨是什么愿?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是为大众服务,不是为自己。我们念念为我,为我就是业力。身体不是我的,身体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工具,你就是乘愿再来,与佛菩萨无别。凡夫与佛只在一念之差,一念之迷,迷什么?这个身是我,一切都为我;佛菩萨觉,觉什么?身体不是我,身体是为众生服务的工具,尽量发挥这个工具的作用,为一切众生造福。不为自己,自己的智慧、福报无量无边。我们在这裡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一生肯定成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感应篇)(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感应篇)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