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独尊湛现:真正的智慧,靠真实的实力所表现的


   日期:2018/5/28 8: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佛,大家吉祥如意。

  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务实,不能做一个自欺欺人,功夫是藏在内心,而不是到处去显露,卖弄。  

1.jpg

  凡是有此举的证明了华而不实。在修行的旅途最大的障碍,就是自以为是。

  凭借自己的记忆,学点皮毛,练点口才,到了用武之时,确无方向。

  所以说真人不露,再者说真正的道法是言语道断,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就是说,真正的道不是靠讲出来的,出口、动念即过。  

2.jpg

  没有体悟如此的我们继续努力学习经典。

  我们要以经为师,虽然我们的老师的身相没有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他们的心与我们大家从未离开,也包括所有的善知识,及所有的一切众生本心。  

3.jpg

  这句话的含义是两个概念,说佛与诸位善知识与我们众生的从未离开,说明的是他们的内心的境界如此之深,时时刻刻达到了无离无合而安住这种表现。

  这个及我们的众生从未离开,这句话的意义是说我们的本性与所有的一切本来就是同体之源。  

4.jpg

  所以说佛,与善知识犹如阳光一样,时时刻刻对我们的常照不息,对我们的时刻有所加持。

  只是我们的妄念之多,业障之深,体悟不到,频率不同,所以就得不到佛力的加持。

  如果能够与佛及善知识心心相应,我们就会感应道交。这个感应道交它不是神话,不要听到一些词语就想到神话。  

5.jpg

  什么是感应道交?我来说明一下。

  大家所修行的目标,内心的境界它是有一个标尺的。都是要符合这个自然的状态,清净无垢,这个无垢指内心的念头。

  这样子的心态也称为真心。真心是如如不动。《心经》里面所表述的。

  我们如果相互达到如此的真心,那么就是合二为一,融合一体,称为感应道交。  

6.jpg

  当然了我们凡夫的内心的功夫,与内心的觉悟还是不够的,但是偶尔在某种条件上,此境界也会显露的。

  所以六祖曾说,上上智的人,他的智慧也会有埋没的时候,下下智的人的智慧,也会有显露的时候。不可忽略初学。

  

7.jpg

  修行主要是从心地上下功夫,由浅入深,我们慢慢的,稳稳的,只要具有一颗坚持不懈的信心就好。

  不能三分热血,忽冷忽热,好了伤疤忘了疼,旋出旋入这样可不行。

  有的人说了,看修行人,或出家人,很可怜的。这种心态非常糟糕。

  不是说修行人可怜,而是迷茫不修行的人可怜,修行的目的就是让众生了脱六道轮回的苦海,让我们大家逃离这个尘牢。  

8.jpg

  虽然在修行的过程中,身体不是那么的享受,但是一时的付出换来的是无量无边的快乐。

  是让我们回到永恒本来的自我。这是一个智慧者的作为。这是一个幸运者。不是说一生的福报,没有任何的负担,环境舒适,好不好。

  如果自心对此贪恋,又不舍得放下这虚幻的自我,就很容易堕落,很容易被影像所困,造成六道轮回的痛苦。  

9.jpg

  被影像所迷,自心而不能自拔,换来无量无边的痛苦,醉生梦死,这才是真正的可怜呢。

  大家要知道诸佛菩萨及善知识,来到我们的尘世间,就是为了解救我们迷茫的众生,让大家赶紧出离六道轮回的苦海。

  在这六道轮回之中,最可怕的就是三途众生。它们是没有办法能够遇到佛法的。更没有办法听懂的,语言不通。

  

11.jpg

  所以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一但失去人道身,万劫难复。这个非常关键。

  希望众亲早日觉悟人生真正的价值观。

  阿弥陀佛,释桑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独尊湛现       智慧)(五明学佛网:独尊湛现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