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倾莲池:空杯心态与观人之道(转载)


   日期:2018/5/30 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本文转自倾莲池博客

  空杯心态与观人之道

  倾莲池

  昨天和一位整天找项目的人聊天,发现他什么都懂点,比如一款产品的整个营销策划流程,他也知道,互联网营销圈的牛人,他也一一知晓。

  聊着聊着,他开始骂那些营销和创业培训了,说那些所谓的大师都是忽悠人而已, 他们向你推销课程不为了别的,只为让你掏钱。我谈到自媒体现在越来越火爆时,他说那帮人无非是为了赚钱。

  我接着聊到小六哥的数据库营销理念:

  怎样转化的效率会更高?

  如何管理你的数据库?

  如何与客户培养信任?

  如何实现二次追销?

  如何选择产品?

  如何挖掘关联产品?

  如何定位你的客户?

  如何找到客户的需求?

  现有需求是什么?

  潜在需求又是什么?

  如何与客户沟通?

  他赞了赞,然后开始评头论足,这些只是正常的营销流程……

  我插了一句:你肯定没有赚到钱!

  他问:牛逼啊,你这也看得出来!

  我不是牛人,但是从传统东方哲学的角度,一个习惯抱怨别人,又懂一点就卖弄的人肯定是无法成功的。就算成功了也不会长久。还要一个重要原因,他没有产品。

  晚上,问小六哥为什么有一些人似乎什么都懂,但是就是没有操作项目成功,或者直白点,没有赚到钱?

  小六哥月入十万,营销圈人物。

  小六哥提到了所有的创业和赚钱都包括两点:卖产品+思考。

  1、懂的东西都是别人的东西,你能懂但是不赚钱,说明这套方法差不多过时了,没有自己的领悟

  2、把握住一个真理,做营销,就是为了卖产品,死死抓住这点,你就不会迷茫了。你学到的方法,是用来卖产品的,找产品,然后想办法卖出去。

  3、这样,你就对那些创业类的培训就不会感冒了,因为他们也是在卖产品,你只是他们的消费者而已。

  我还认识一些人,工作辛苦,他们也想通过网络营销获得一些额外收入,但是懂得不少,眼高手低。他们的思维要么 自负于自己的见解,要么只是做别人的消费者埋怨不已而已。

  想起《易经》里有一句话,大意是上天保佑谦虚的人,使谦逊的人获福,使自满的人衰败。(天道恶盈益谦)

  因此,为人处事,必须要有一个空瓶子的心态。

  如果一个瓶子都装满了水,也就无法装进其他东西了。包括福分。

  所以古人说量大福大是有关系的。南怀瑾说古人观察一个人是否有出息是否能成大器主要看两点:

  一是器量。

  二是见识。

  我个人看法,器量足而见识不足的人为人淳朴老实,此类人会会获得幸福,自天佑之,无不利。

  器量不足而见识高超的人要么属于奸人之列,必有会有不测之祸,;要么不能容人容物而内容抑郁不已,这人如汉朝的贾谊,一个天才的政治家却英年早逝。

  有器量而有见识的定属大才!

  当然,这只是一个评判方法,而不能全部套用,否则就成了攻击别人的武器。

  曾国藩在对自己的弟弟曾国荃的书信中提到,观察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事是否有清晰条理的思路。

  清晰的思路,这是一个关键。

  清晰的思路,其实也是见识的一部分,只是细分而已。

  这篇文章从一开始的思路是一些人物没有自己的思考领悟和产品开始,一直讲到如何观察一个人是否有出息。而怎样才能有高超的见识和思考力?

  空杯心态!

  周易里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吉有凶,唯独一个卦例外。谦卦六爻皆吉。

  想起《了凡四训》里的谦德之效:

  我(指的是袁了凡居士)好几次和许多人去参加考试,每次都看到贫寒的读书人,快要发达考中的时候,脸上一定有一片谦和,而且安详的光采发出来,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样子。

  辛未年,我到京城去会试,我的同乡嘉善人一起去参加会试的,大约有十个人,只有丁敬宇,这个人最年轻,而且非常谦虚,我告诉同去会试的费锦坡讲: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费锦坡问我说:怎样能看出来呢?

  我说:只有谦虚的人,可以承受福报。老兄你看我们十人当中,有诚实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抢在人前,像敬宇的吗?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顺受,小心谦逊,像敬宇的吗?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听到人家毁谤他而不去争辩,像敬宇的吗?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岂有不发达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城里,和冯开之住在一起,看见他总是虚心自谦,面容和顺,一点也不骄傲,大大的改变了他小时候的那种习气。他有一位正直又诚实的朋友季霁岩,时常当面指责他的错处,但却只看到他,平心静气地接受朋友的责备,从来不反驳一句话。我告诉他说:一个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祸,也一定有祸的预兆。只要这个心能够谦虚,上天一定会帮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够登第了!后来冯开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赵裕峰,名光远,是山东省冠县人;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后来又考会试,却多次不中。他的父亲做嘉善县的主任秘书,裕峰随同他父亲上任。裕峰非常羡慕嘉善县名士钱明吾的学问,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见他,那晓得这位钱先生,竟然拿起笔来,把他的文章都涂掉了。裕峰不但不发火,并且心服口服,赶紧把自己文章的缺失改了。如此虚心用功的年轻人,实在是少有,到了明年,裕峰就考中了。

  壬辰年我入京城去觐见皇帝,见到一位叫夏建所的读书人,看到他的气质,虚怀若谷,毫无一点骄傲的神气,而且他那谦虚的光采,就像会逼近人的样子。我回来告诉朋友说:凡是上天要使这个人发达,在没有发他的福时,一定先发他的智慧,这种智慧一发,那就使浮滑的人自然会变得诚实,放肆的人也就自动收敛了,建所他温和善良到这种地步,是已发了智慧了,上天一定要发他的福了。等到放榜的时候,建所果然考中了。

  江阴有一位读书人。名叫张畏岩,他的学问积得很深,文章做得很好,在许多读书人当中,很有名声。甲午年南京乡试,他借住在一处去寺院里,等到放榜,榜上没有他的名字,他不服气,大骂考官,眼睛不清楚,看不出他的文章好。那时候有一个道士在旁微笑,张畏岩马上就把怒火发在道士的身上。道士说:你的文章一定不好。张畏岩更加的发怒说: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写得不好呢?道士说:我常听人说,做文章最要紧的,是心平气和,现在听到你大骂考官,表示你的心非常不平,气也太暴了,你的文章怎么会好呢?

  张畏岩听了道士的话,倒不觉的屈服了,因此,就转过来向道士请教。道士说:要考中功名,全要靠命,命里不该中,文章虽好,也没益处,仍不会考中,一定要你自己改变改变。

  张畏岩问道:既然是命,怎样去改变呢?道士说:造命的权,虽然在天,立命的权,还是在我;只要你肯尽力去做善事,多积阴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呢?

  张畏岩说:我是一个穷读书人,能做什么善事呢?

  道士说:行善事,积阴功,都是从这个心做出来的。只要常常存做善事,积阴功的心,功德就无量无边了。就像谦虚这件事,又不要花钱,你为什么不自我反省,自己工夫太浅,不能谦虚,反而骂考官不公平呢?

  张畏岩听了道士的话,从此以后就压低一向骄傲的志向,自己很留意把持住自己,勿走错了路,天天加功夫去修善,天天加功夫去积德。到了丁酉年,有一天,他做梦到一处很高的房屋里去,看到一本考试录取的名册,中间有许多的缺行。

  他看不懂,就问旁边的人说:这是什么?那个人说:这是今年考试录取的名册。而张畏岩问:为什么名册内有这么多的缺行?那个人又回答说:阴间对那些考试的人,每三年考查一次,一定要积德,没有过失,这册里才会有名字。像名册前面的缺额,都是从前本该考中,但是因为他们最近犯了有罪过的事情,才把名字去掉的。

  后来那个人又指了一行说:你三年来,很留心的把持住自己,没犯罪过,或者是应该补上这个空缺了,希望你珍重自爱,勿犯过失!果然张畏岩就在这次的会考,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日本的经营之圣,创建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他一生遵守的理念是:敬天爱人!

  其实,有些时候,我看一个人的福报高低,是从他是否谦虚开始的,一个人可以自信,但是不等于自满。以前看完了管理学名著《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就发现,能将企业扭转乾坤的管理人物不是那些动不动就自信满满,喊口号的人,而是谦逊而执着的人。

  在西方,文化理念可能就不一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是爱真理不意味着抨击老师。虽然有时候觉得应试教育的失败,但是后来我一直对老师心存敬畏。为什么,阅读了国学经典!

  站在讲台上的,无论一个人认为他讲得多差,按佛家的说法,都是自己的业障,而不是动不动就去抨击师长。毕竟能站在上面的都是有一定资格才能站上去。

  观察一个人,如果总是抱怨别人,怨天尤人,特别是抱怨父母师长,这类人非常损福报,此类人难成大器,如果是身在高位,不久就会被取代。为什么?因为父母师长是乾坤卦,乾者,天也,天德强健,坤者,地也,坤德载物。天地养育万物而为万物之根本,舍根本能成事者,无有是处。

  还有一类是遇到小事而大喜狂喜,遇到好事过于兴奋,这类皆不堪接受更大的喜事和大事。比如那些做个乡长就高兴得不得了的,做不了多大的官。而做了省长依然平静。此人非池中之物。为什么?

  其实研究多了也发现这些不是没有根据的。比如陈姐身体一直虚弱,饮食睡眠都不好。她和她的母亲关系非常之差。在心理学里,父母代表一个人生命元气,生命最初最原始的能量,一旦与父母的关系恶劣,亦即切断了原始能量的通道,那是在自裁而已。

  说了很多,正如袁了凡先生说的,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

  舍弃怨天尤人之,敬天爱人,以谦道修好己心,是为顺天之道。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哪个狂妄哪个自以为是,上天就要去消耗损耗他。

  心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