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佛教中的“如”包含了怎样的特殊意义?


   日期:2018/6/1 11: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经里常常看到如这个字,经文开头的如是我闻,佛陀常常说的如是,如是,佛陀的共号如来等等。我们有必要和大家说说是一个什么状态,有像的意思,有类似的意思。《金刚经》中佛陀说到:什么叫如来?无所从来,也无所去,这是如来。如来字面意思就像来了,但是又说就像,就是没来。所以如来是一种如如不动的状态,即在一切处,又不在一切处,即在一切时,又不在一切时,即在一切物,又不在一切物。

1.身在诸佛中,心在诸佛中

这种境界就非常奇妙了,好像我们说,某沙某石被雕刻为某佛像,那么其他没雕刻成佛像的石头是否就不能雕刻了呢?那些已经雕刻的石头,是否就会永恒保持呢?如来的就像来好像石头被雕刻成像,这像好像是存在着,不过却只是像的存在,而本质是否也同期抵达了呢?很多同修会供奉佛菩萨像,对于这像无外乎种种材质,如《地藏经》里说到金银铜铁木石等等,还有种种技艺雕刻塑漆画等等,当用技艺施加在物质上,形成了所谓的像后,那么这个圣像是否就是他呢?从就像来了这一层来看,当圣像落成,就像佛菩萨莅临住足一般;可是我们再深一层就会发现:这些像确实是木雕泥塑的本质,就进入到没来的层面。于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就可以出现两个层面的探讨:是来了、还是没来。可是这都是在两个极端思维问题,而佛陀完美地把两个看上去矛盾的事物融合一体了。

当我们理解来了,就会有一种身在诸佛中,心在诸佛中的感觉,因为周遭的一切都会提醒我们这是佛菩萨,于是纸笔可以书画,泥木可以雕塑,只要你想这样,可以用任何物质做出圣像来。当我们在电脑手机上发了一张佛像图片,一看是阿弥陀佛,是地藏菩萨,是观音菩萨,是某佛某菩萨,可是我们却应该知道,这图像本质就是一大串1和0的数字。 所以就像来了是可以帮助我们入有,而好像没来是帮助我们入空。这是佛陀把空、有二个状态融合的意思。也是告诉我们:学佛不要走非空即有的极端思维。如五利使中的邪见,就分出断见和常见,断见就偏空,而常见偏有,如果我们理解任何事物都是偏空或者偏有,就是还陷入在邪见中。

2.事物的内外的变化

当一个事物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他显示在外的形象,这个形象的保持并不长久,国人说纸寿千年,石寿万代。就算是石头也会被风雨盘剥,早晚有一天石头的样子不复存在。所以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他有一个存在的长度,这个长度在佛教里叫做相续相。就如电影一样,如果24格连续的底片都是同一个景物,我们视觉就会形成1秒钟的定格;如果24格是有微弱不同的,人脑会借用视觉延迟把这24格视为连续存在;如果24格中每个都不同,我们就看不到任何景物,眼里全是混乱的光影。

我们把相同的那部分当成相续相做观察,相续就是连接状态中很相似的部分。上一个念头是念佛,延续的下一个念头是佛的样子,是佛法的内容,是修行的内容,这是在念佛中;如果上一个念头是念佛,下一个念头就成了晚饭吃什么,这个相续就断裂了,没有形成延续。

我们存在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是刹那刹那在变化的,只是这个变化的频率太快我们观察不到,就形成了相续相的存在。而这种相续相的存在并不是真实存在,就像电影可以一小时也可以三小时,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停止,这一停止前后连续的状态就被打断了。打断就是破坏了相续相,人的存在就是在相续相中存在并发展的。

生物学中说到新陈代谢,新的细胞代替老的细胞。我们看不到细胞的代谢,却能看到洗澡时被搓下来的死皮,这些死皮就是曾经相续中的主力,而彼一刻的主力却成为此一刻的死皮,我们的色身躯命就是在这样地不断更替中,延续着一种存在的假象。于是我们周围的任何物质也都是以这样的形态存在着,佛说这种存在是不真实的,因为这种存在是变化的。佛教里常常说生灭变异生老病死成住异灭成住坏空其实这些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都是在说事物的相续相。

而精神层面,我们的思维,我们神识的流动是否也是这样?答案是肯定的。佛问弥勒菩萨生灭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弥勒菩萨说得吓人啊:一弹指倾,三十二亿百千。也就是在一弹手指那么短的时间里,神识中的意识流已经有天文数字一般的巨大生灭出生了;相续发展;相续被干扰就出现了变异老病;然后相续被打断进入到灭、死、空、无的状态。这是实相部分,是我们生命的真实状态,这个色身存在的相续被打断,色身就死亡了,不能延续了。丢了胳膊,少了脑袋,这是外观能看到的;而内在相续如果断裂,新细胞不再生成,老的细胞在不断死亡,当原有的细胞不能再维持一个基本状态了,就不是萎缩了,而是坍塌。

3.在相续中存在,在相续破裂中消亡

当我们老了,皮肤的更新变慢了,沉积的色素不容易被死皮带走,也不容易被血液带走,就出现了老年斑,开始出现皱纹,身体的机能出现衰退老化,这是正常的必然过程。当骨骼里填补的钙质少于被分解的,骨头开始变薄、变脆,人的高度也开始萎缩,原来1米8高,变成1米7了,出现驼背变成1米6了,如果这个相续不能持续保持,这色身就到此为止,死去了。所有的物质都是这样的,在相续中存在,在相续破裂中消亡。我们面对的一切一切人事物都是这样存在着,说是真的却会在无常中瞬间感受到某物相续相的破裂。

这相续相的破裂帮助了很多祖师大德开悟。比如近代的虚云长老是在高旻寺打坐摔了茶杯开悟的。这茶杯一摔碎,就是打破了茶杯的相续相,而我们人的相续存在一如茶杯,如果能做好类推,我们也会很容易看明白这个身是什么。如果知道这身是相续不断的假象,自然不会执著于身、自然不会贪爱于身、自然也不会太过计较这个身体如何如何;不计较并非是放任不管,可是我们能管的范围却是很小的,因为衰老是从DNA开始,并非是从机体,是从内部开始,并非外在能看能观的地方。

色身是相续的,神识也有相续的情况,有的是不相续的。在八识到七识到六识这个过程是相续的,在六识层面很多思维是相续的;但是八识在不断地释放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意识流,这些意识流中绝大多数都是相互不关联的,也就没有相续一说,只是到了七识了,粘着、捡着,就出现了相续;到六识了这种相续相更深重,更容易被观察到了。

4.色身长久住世的秘密

一尊阿罗汉可以令身长住很久,如佛陀问阿难:若证四神足,可得色身常住一劫乃至更久,你说佛陀可以住世多久?阿难因为被魔王迷惑,回答不出来,跑到小树林里去想,当他明白了,佛陀告诉他已经答应了魔王请求,准备入涅槃了。为什么佛说色身败坏,却可以长住一劫呢?各位晓得一劫若按时间推算最少是13亿年,如果按劫的本质来算就是可以住到世界败坏为止,那可就不止是13亿年,可能是130亿年乃至更久了。

到底色身长久住世的秘密是什么?古来长寿者很多,尤其是佛道二教中最多,佛教虽然不支持为色身如此辛劳忙碌,可是却在静心、止心中获得长寿的效果;道家修行的秘诀是致虚极,守静笃,简而言之就是让心安静下来,道家强调的是守,这和佛教里提到的观是非常类似的,可是观、守的点又不同,比如道家里的守可以帮助开周天任督等脉,佛教里的观也可以帮助开通3脉7轮。但是佛教并不以此为修行目标,只是想控制心,要学会调整呼吸和调整身体,身心的关联打理好,会帮助快速安静下来。

如我们做《普门超度》前的引导放松,这是在调整呼吸和调整身体,方便进入调整心的部分,而《能量灌注》就是完整的三者合一的部分,只是这不是修行主体,所以不会过度强调。心安静下来,世界变小了,时间变慢了,内在生命的更替也放慢了脚步。当我们说看心、守心的时候,其实更要配合呼吸和身体的对应调整,因为这三者是关联的,找到适合的节奏就是对了。如果相互的节奏不好,会互相影响干扰,不容易安静下来,只要节奏配合好也可以在动中静若观火。

5.心如止水,深入经藏

这个字我们简略说到了偏空中的实相部分,还有偏有中的相续相部分,这二者是不矛盾的,在深处是合一的,因为是相续的存在,所以这个相是不真的,于是当我们以此来理解佛法、阅读经文,就会发现经文的水相当相当深,正因为经文中的义理非常深才更有趣,才更需要强大的我们去接受强大的法教义理。于是我们若想强大起来,要先学会让自己安静下来,心静下来再看一切事物,或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启发。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如来       佛教)(五明学佛网:如来       佛教)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普献法师:佛教徒的财富观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禅定营--了解缘起性空,才能了解如来真 

 洪启嵩居士:佛教的神通 

 其它:佛教中镜花水月的喻像(董良)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其它:论佛教的财富观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叙述古德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