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列举一些非时行YIN的过患!


   日期:2018/6/5 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再按《寿康宝鉴》列举一些非时行YIN的过患,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原书。

  月经来时犯YIN,会成血淋症,男女都病;胎前犯YIN伤胎,所以有孕后应分床绝欲。(印光大师曾说,孕后交合一次,胎毒重一次,胞衣厚一次,生产难一次。怀孕时间久,如果行YIN,或致堕胎及伤胎。)产后,十余日内犯YIN,妇女必死;百日之内犯YIN,妇女必病。

  生病、生疮、出痘之后,不是十分复原,万万不可犯YIN,犯YIN多半必死。眼病未痊愈或者刚痊愈,犯YIN必瞎。虚痨症,虽然养好强健,还须断欲一年,如果认为复原而犯YIN,多半必死。伤损筋骨,愈后须要戒一百七八十天,未过百日,犯YIN必死。纵过百日,犯YIN也会导致残废。

  过于辛苦、过于操心、天气过热、过于忧愁、过于惊恐,都不能犯YIN,若犯,轻则成痼疾,重则当即死亡。

  病后,犯则旧病复发。远行百里行房者死,行房百里者病。

  以上根据《寿康宝鉴》大略讲了非时行YIN的过患,从中也可以明白把非时行YIN定为邪YIN的道理所在。

  在家居士除了不邪YIN之外,还要注意房事不能过度。《感应篇》注释当中说,夫妻之间也要寡欲,人身之精散在三焦,荣华百脉,而欲火一动,合聚流通,都从命门出来,非常可怕。人精足,神就生,精神足智慧就生,聪明强固,就能成就事业。如果YIN欲过度,亏损精神,一生事业都会因此而消失。印光大师说:“一切事业,以身为本,身若受亏,事俱消陨。伤身之事,种种不一,最酷烈者,莫过YIN欲。”古语说:“乐极生悲,纵欲成患。”孔子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

  有智者把人体比喻为一盏油灯,精为灯油,如果贪图房事之乐,纵欲而不节制,就象灯油很快就会耗空,年龄一大,百病丛生,到时候后悔莫及。相反,灯油如果不溢,燃烧时间会很长,而且灯很亮,同样人如果能节欲葆精,就能长寿,而且老来有精神。

  明朝衢州地方有一位徐生,才貌双全,不到二十岁就中进士,选任为松江节推,少年得志,亲友都很羡慕。可是他生性好色,年纪轻轻就有十几位宠妾,个个都很娇艳,由于他纵欲过度,上任一个多月就虚脱死亡,一生的前程都化为乌有。

  一九九四年十月,有一位姓翁的老人,六十六岁,下午到宁夏路一家专门放映色情电影的戏院,观赏三级片。到了晚间十点三十分电影散场,管理员发现:老翁暴毙在座位上,全身冰冷,已经气绝多时。经法医验定,死者是因为兴奋过度导致心脏麻痹而死。

  以上两则公案之中,徐生是以有限的精神,供无穷的色欲,透支过度,所以精竭而亡;翁老风烛残年,仍不知保守精神,几个小时的刺激,便使他兴奋而死。色欲真是杀身的利刃!

  印光大师常常说:世间人民,由色欲直接导致死亡的,有十分之四;由色欲间接导致死亡的,又有十分之四,是由色欲亏损遭受别种感触而死。人们把这些死归结为命,岂知贪色者的死,都并非是命。依于命的是居心清贞、不贪YIN欲之人,那些贪色者是自戕寿命,怎能说是死于天命呢?依于命生又以命尽而死的,不过十分之一二。由此可知,天下多半是枉死之人,YIN祸的惨烈,世间再无第二者。相反,不须费一分钱,不必费一分力,就能成就高尚的德行,享受极大的安乐,留给子孙无穷的福荫,使来生获得贤良眷属的善行,唯一是戒YIN。(据《印光大师文钞》译白。)

  宋朝有位李觉,到一百岁面色还红润有光泽,当时杭州知府问他:“如何保养能这么高寿,皮肤还不干瘪?”李老回答:“很简单,就是早些绝欲而已。”

  宋朝包宏斋,八十八岁还在枢密院里任职,他象年轻人一样身体强健,神清气爽。贾士道心想,他必定有特别的养身术,闲聊之时,就向包宏斋询问有什么偏方。包老回答:“我的确有一种药丸,自己服用,从不外传。”贾士道求包老务必要传授给他,不可个人独享。包老慢慢地说:“我是吃了五十年的独睡丸子。”当时满坐听了都哈哈大笑。

  庐陵周和尚,九十多岁,走远路健步如飞,须发不白,他说:“没有它法,只是壮年节欲而已。”

  太仓张翠九十多岁,耳目聪明,还能作画,问他养身秘诀,他说:“平生只是欲心淡、欲事节制而已。”

  由以上公案就知道,老而强健之法,不过是节制YIN欲而已。

  可惜人们没有业果正见,行事多不考虑后果,不仅不考虑后世,就连此生的晚年甚至十年之后的结果都不会考虑。现在的青年一代普遍奉行“不管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观念,可是如果曾经拥有的只是未来痛苦的因,到未来受报时又如何面对呢?没有辨别业果的智慧,人的眼光短浅到只求现前一刻的欲乐,好好的珍宝人身,变成纵欲自残的工具,给自己的未来留下无尽的苦难,怎么可能有幸福的一生呢?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转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